MWC2015最佳智能手機和設備獲獎名單
3月2日,201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5)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盛大召開。
每年的MWC都是移動通信產業(yè)鏈交流合作、新品展示、技術溝通、趨勢展望的最大舞臺,今年的移動通信產業(yè),依然在快速變化甚至變革之中,LTE全球部署加速、5G初露崢嶸、SDN/NFV改變電信業(yè)架構、OTT對傳統(tǒng)電信業(yè)的顛覆、智能手機競爭白熱化、可穿戴設備嶄露頭角,這些變化,都在今年的MWC上——呈現,為觀眾奉上一頓饕餮盛宴。
MWC在北京時間3月4日下午公布了MWC2015獲獎名單,意料之中的是iPhone6依舊獲得最佳智能手機,而LG G3也同樣獲此殊榮。另外,最佳廉價智能手機被Mote E奪取,最佳平板電腦頒給了微軟Surface Pro 3,最佳穿戴設備毫不意外由Moto 360奪得。另外,華為和中興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國產品牌在國際認可度得到一定提高。
好玩才是王道MWC上
那些新奇的智能產品
每年的MWC大會,都是科技界的一次狂歡,各家科技公司都會趁著MWC推出自家的新產品。相比往年的MWC大會,今年的智能產品特別多,不管是大廠還是小廠,科技公司還是時尚潮牌,甚至是汽車巨頭,都紛紛帶來了自家的智能產品。不過產品太多,看得有點眼花繚亂,于是本羊挑選了幾款比較新奇有趣的智能產品來介紹,也能讓大家看得輕松點。
集大成這之作——HUAWEI Watch
華為在展會第一天就發(fā)布了自家的智能手表HUAWEI Watch,這確實是讓不少看客為之側目。先不說別的,光是屏幕能夠填充滿整個表盤這一點,感覺就比Moto 360那個逼死強迫癥的黑下巴的設計要好不少。
HUAWEI Watch是首款采用藍寶石作為屏幕材料的智能手表,圓形的表盤設計再加上冷鑄不銹鋼工藝,讓手表整體看起來十分古典高雅。搭載AndroidWear,體驗上跟Moto 360相類似,不過高清晰度的屏幕,讓觀感舒適不少。表盤背面設置了一個心率和血壓監(jiān)測儀,還有一些無線充電需要用到的觸點。對于追求個性的用戶,華為也提供了大量可供DIY的表帶,方便他們襯出最適合自己的HUAWEIWatch。
盡管那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可能會導致HUAWE I Watch在國內的體驗效果大打折扣,不過,它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國產智能手表的空白。比較遺憾的是,在20個首發(fā)國家當中,并沒有出現中國的身影,因此想要入手的小伙伴們,估計還得再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了。
試水智能市場——HTC VIVE
眼看著競爭對手們已經帶著自家的智能產品在智能產品領域躍躍欲試,HTO也終于找準了自己的定位,選擇了與其他領域的巨頭進行跨界合作的方式,并在MWO上推出了兩款試水之作,分別是智能手環(huán)Grip和VR設備VIVE。
HTO Grip智能手環(huán)與歐美運動設備巨頭UnderArmour進行合作,運動風的設計和主打健康監(jiān)控的功能并沒有什么太過亮眼的地方。而HTO的另一款智能產品,VR設備VIVE則更有看透。這次HTC選擇與在游戲開發(fā)領域鼎鼎大名的VALVE進行合作,VALVE在游戲開發(fā)上多年的經驗能夠為VIVE搭建一個更好的內容平臺,從而讓VIVE避開目前VR設備內容不足的這個弱勢。
HTO VIVE比三星Gear VR和略大,不過它不像Gear VR那樣需要搭配手機使用,VIVE本身就內置有顯示屏,能夠為每只眼睛提供1200×1080像素的分辨率,顯示刷新頻率達到每秒90幀,足以提供逼真的畫面。它的正面有多種傳感器,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和激光等等,能精確地跟蹤用戶頭部運動,提供出色的VR體驗。再加上VALVE在內容上的支持,總的來說,HTO VIVE還是值得期待的。
潮牌也來玩智能——GUESS智能手表
盡管在目前的智能手表市場上,科技公司仍然是處于主導地位,不過,在看到智能手表市場這塊美味的大餅后,不少傳統(tǒng)鐘表廠家甚至是時尚潮牌都紛紛拿出了自己的“餐具”,表示要從中分一杯羹。
對比科技公司,傳統(tǒng)鐘表廠家、時尚潮牌的優(yōu)勢在于產品外觀的設計,像這次MWC大會上,由歐美潮牌GUESS所帶來的智能手表那樣,顏值可是比其他的智能手表要高出不少。畢竟這是一個看外表的世界,也只有好看的表,你才會愿意帶出去吧,不然在新鮮感過后,就只會放在家里吃灰塵了。
當然,GUESS智能手表也并非是虛有其表的。在它的表盤位置有一個長條形的OLED顯示屏,在手表與手機進行連接后,用戶可以通過這個長條形的顯示屏接受從手機推送而來的信息,所支持的APP基本涵括日常應用。用戶還可以通過這款手表完成語音通話和語音短信回復,在某程度上能夠滿足一部分的日常溝通需要。
或許GUESS的功能在眾多的智能手表上并不亮眼,不過它的確能夠為這個市場帶來一點新鮮感。至于以后的智能手表市場是科技公司還是傳統(tǒng)鐘表行業(yè)/時尚潮牌的天下,還是等時間為我們揭開謎底把。
汽車巨頭加入智能戰(zhàn)場——這福特智能電動自行車
作為MWO大會的???,這次汽車巨頭福特公司也未了,還帶來了他們的“智能騎行”計劃,以及兩款分別名為MoDe:Me和MoDe:Pro的智能電動自行車原型。
在兩者之中,MoDe:Pro看上去更加堅固一些,它主要用于商業(yè)用途,適用于快遞員、送貨員和送餐員等職業(yè)從業(yè)者。而MoDe:Me則顯得更為輕便和消息,它主要用于平常出行,適合城市通勤者使用,它也能夠非常輕易地放入車尾箱或者帶上公交車,方便電動自行車與城市公共交通的對接。兩款的電動自行車車身后方均內置有傳感器,能夠及時提醒用戶后方有車,也可以通過藍牙與iPhone進行連接,實現多功能導航、智能路線安排、輔助調速、SYNC語音操控等功能。
來到2015年,智能產品的市場開始出現百家爭鳴的狀況,但與此同時,產品同質化的現象也更加嚴重。目前來說,人們對智能產品的需求和依賴程度遠沒有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和依賴程度那么高,不過從長遠來說,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漸趨飽和,而智能產品市場則仍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蛟S大廠們更應該去尋找用戶的下一個痛點,而并非一窩蜂的去推出各種功能上相類似的產品。希望在下一年的MWO大會上,我們能看到更多更新奇有趣,也更能觸摸到用戶痛點的智能產品。
為手機加特技NIWC不可小看VR虛擬現實
在MWC2015大會上早就體現出手機廠商不甘心只做手機的野心,其中VR虛擬現實設備被一再提及。面對VR虛擬這個新機遇,前有三星、索尼和LG帶路,HTO也在MWO自然也不甘落后,推出與游戲大頭開發(fā)商Steam合作的VR頭盔HTC Vive,就連蘋果最近也在招聘相關VR技術人才。而針對VR虛擬現實技術,早前就有多家媒體斷言未來手機廠商都會做VR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業(yè)界也做出相關的展望方向,宣稱VR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將借助手機這個平臺,在2018年將得到蓬勃發(fā)展。
VR虛擬現實設備是什么鬼,其實它并不是什么新興產品。早在三十年前,游戲Pc產業(yè)就成火過一下子。像任天堂、索尼這些老牌優(yōu)勢公司那時候已經在基于PC顯示器探索虛擬現實設備。目前市場上比較成熟的虛擬現實設備有兩款,一個是索尼的Project Morpheus,一個是OculusRift。簡單來說,依靠這類虛擬現實設備,用戶可讓自己身臨其境于某些特定場景,會讓游戲和電影體驗更加立體化和現實化。虛擬現實設備與手機的真正結合是在2014年,開頭提到的眾多手機廠商,目前都有和游戲廠商合作的相關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上市,不過大部分都只適配自家機型,市場上也有相關廉價方案出現,谷歌去年在I/O大會上就推出的廉價3D眼鏡Cardboard。如果你百度一下你都能獲得很多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DIY制作方案。
其實我們心知肚明。iPhone的發(fā)布讓智能手機達到基本成型,這幾年在都只是在性能方面微創(chuàng)新。高端智能手機性能過剩,處理能力被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等廠商充分挖掘,有些還能與前幾年的電腦媲美。屏幕分辨率被夏普等廠商瘋狂擴大,都超出人眼能夠識別的范疇,音質也被vivo玩轉得專業(yè),但這些性能提升帶來的用戶體驗,老實說其實并不明顯。有專業(yè)媒體稱,智能手機的發(fā)展也要遵循PC時代的安迪一比爾定律。也就是說,手機廠商需要想辦法通過某種服務消耗這些性能,或者使性能再次不足,促使消費者追求更高產品,手機廠商長有錢賺。而VR虛擬現實設備,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基本上,針對手機設計的虛擬現實設備都是使用手機作為內容輸出媒介。依靠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手機作為一個裝載內容的平臺,需要在影音方面和GPU處理性能上有所凸顯。另外,戴式虛擬現實設備輕巧便捷,并不會基于PC終端的游戲產品一樣臃腫龐大,所以能很好地從家用領域融入到手機領域。最后,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還有一個十分實際的優(yōu)勢,就是價格比家用虛擬現實現實設備便宜,比如谷歌的Cardboard紙板眼鏡售價200元人民幣,蔡司的VR One僅為600多元;而即便是略昂貴的三星Gear VR,也比家用的便宜不少。相信有一批親民產品的帶動,VR虛擬現實設備與手機的結合并不困難。
當前虛擬現實在游戲產業(yè)也成為一個新的發(fā)展方面,就在近期于舊金山舉辦的年度游戲開發(fā)者大會(GDC)上,游戲發(fā)行商、開發(fā)者以及一些科技行業(yè)巨頭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利用最新的軟件和硬件技術在玩家眼前呈現虛擬世界。
在游戲產業(yè)市場,曾經被Facebook天價收購的Oculus VR與三星合作推出Gear VR后,其動作很大,高調挖人,還成立應用市場,這對競爭對手Valve來說,沖擊不小。三星已經選擇了Oculus,留給Valve的選擇已經不多了。這家開發(fā)出風靡全球的CS、半條命,運營過Dota 2的游戲開發(fā),在GDC上也推出了自己的頭戴式設備——SteamVR。可見游戲產業(yè)當前非常注重VR現實設備的發(fā)展。未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也有望打破游戲和電影的局限,擴大到體育、教育以及醫(yī)療行業(yè),實現商務會談和網絡辦公等更深感情的交流。
不過,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發(fā)展也并不會一帆風順。
上文也提到,要借助手機體驗虛擬現實技術的魅力,需要強大的性能作為支撐。當前手機性能雖然過剩,但手機CPU和GPU性能發(fā)揮到最大時,其差生的功耗和散熱問題上還未完全解決。另外手機目前的刷新率比較低,運行特定的虛擬現實技術軟件有時候會出現閃屏現象,一定程度影響了內容顯示。最后,手機傳感器目前也很難做到頭部動作在虛擬場景中的位置追蹤。不過,這也是鞭笞手機廠商推出更高好手機滿足頭戴式虛擬現實技術的動力所在,也是消費者購買更好手機的誘因。
基于用戶體驗方面,雖然眾多手機廠商聲稱其推出的頭戴式虛擬現實非常輕巧,但誰都不能擔保每個人佩戴就不會影響大腦和身體,目前神經學和醫(yī)學方面也并沒有對此做出過充分的研究論證,有些用戶使用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會出現惡心和頭暈現象,美軍也拒絕采用類似技術的設備進行模擬訓練。所以這類產品目前還沒有成功打消用戶的疑慮,有人也斷言會重蹈裸眼3D手機的覆轍。
作為一種新興設備,VR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還擁有很多不確定性。但不管如何,VR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推出,讓手機紅海又有了新的增值和發(fā)展方向。加上廉價虛擬產品的推出,也促使手機下游廠商發(fā)布周邊產品加大自身手機噱頭。若VR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發(fā)展得好,未來也將成為用戶購買性能更優(yōu)、價格更貴的手機的驅動力,也成為手機廠商跨業(yè)務發(fā)展的契機。目前,手機廠商已經邁出第一步,是好是壞,留待市場驗證。
富士通推出虹膜識別原型機眨眨眼就能解鎖
在本屆MWC 2015移動世界大會上,來自日本的富士通公司為智能手機帶來了虹膜識別的全新生物識別技術。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智能手機仍在使用PIN碼或手勢圖案作為安全認證手段,而三星與蘋果等公司也已嘗試過指紋掃描識別技術。
在MWC大會上,富士通帶來了一臺可以直接通過眨眼就能解鎖的智能手機原型機。由于人眼虹膜有著比指紋更高的認證等級,因此非常有望成為在智能機上部署的下一個生物識別技術。
與指紋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虹膜紋路,因此得以用來辨識個人身份,而且虹膜的紋路不太會改變,也不容易受傷,也很難偽造。利用虹膜識別,使用者只要用眼睛看著手機就能解鎖,或登錄銀行賬號、進行轉賬或購物。
富士通的這套原型系統(tǒng)會用紅外LED光線照向用戶的眼球,并通過前置攝像頭對拍攝的虹膜照片進行識別。初始照片會被存儲到設備上,以便在下次需要時進行比對。虹膜認證系統(tǒng)會在后臺進行檢索匹配,并有望在未來實現虹膜解鎖。
當然,這項系統(tǒng)依賴于富士通開發(fā)定制的高輸出紅外LED照明系統(tǒng)。其合作伙伴Delta ID則提供了某些智能相機控制技術和主動式虹膜高速生物認證技術。
富士通稱,其原型設備已能夠實現快速解鎖,并且能夠在視網膜認證上耗費比其它系統(tǒng)更少的時間。同時,該系統(tǒng)可在電話的常規(guī)觀看距離內使用,而不是像之前大多數虹膜識別系統(tǒng)必須要在10厘米以內才有效。此外,富士通還強調,這套系統(tǒng)使用的紅外LED光線對用戶的眼睛還說也相當安全,不會產生傷害。
目前富士通所開發(fā)的虹膜識別系統(tǒng)可被應用在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上,未來也可被應用在安全解決方案等其他服務,該公司準備技術強化該技術與應用范圍,期望在今年能夠將相關技術商品化。
128GB不夠用?閃迪推出200GB microSD卡
就在各大手機廠商競相推出自己的全新旗艦之時,配件廠商們也緊隨其后發(fā)布了諸多新品。全球著名的存儲設備制造商日前在MWC 2015上推出了數款全新的移動存儲設備,其中容量高達200GB的UHS-I microSD卡更是引來了多方關注。
據悉,這款閃迪200GB microSD卡可存儲長達20小時的1080p全高清視頻,但是它仍然只有大拇指甲蓋那么大。不僅如此,它也是目前市面上容量最大的microSD儲存卡,同時也刷新了去年閃迪自己所創(chuàng)下的128GB的容量記錄,當然它的售價也不便宜,39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509元)絕非一般用戶所能承受。
閃迪要做的可不僅僅提高容量,microSD卡的使用耐久度也是他們所非常關心的。除了200GB的超大容量microSD卡以外,閃迪還推出了一款高耐久度microSD卡,不僅能夠承受監(jiān)控設備高強度的讀寫壓力,還能應對高溫高濕等極端氣候,時刻保證數據安全。至于售價,32GB與64GB版本分別為85美元(約合人民幣533元)和150美元(約合人民幣941元)。
除了閃存以外,這次閃迪還帶來了兩款雙接口優(yōu)盤,分別可以向And roid與ios設備直接傳輸數據。其中Ultra Dual USB Drive配備了雙向USB 3.0接口,而且采用了不分正反插入的Type-c設計,容量為32GB。而根據之前的報道,Type-c USB接口將很可能出現在新款的iPhone、iPad以及Mac中。iXpand Flash Drive是一款專為ios設備設計的雙接口優(yōu)盤,一端為標準的USB接口,而另一端則為蘋果的Lightni ng接口,最大容量為1286B。值得一提的是,與iXpand Flash Drive配套的App程序已經支持Touch ID,方便用戶用指紋來管理機密文件。據悉,ultra Dual USB Drive與iXpand Flash Drive的售價分別為40美元(約合人民幣250元)和150美元(約合人民幣941元),不討前者者要等到今年第二季度才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