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的可愛,還是兒時的印象。夏日,晚飯后,左鄰右舍都從家中搬出竹床、竹椅或板凳出來乘涼,每人手中執(zhí)一把蒲扇,閑適地享受著暑夜的清涼。這時夜幕中會輕輕地飛來幾個亮點,又輕輕地飛去,那就是螢火蟲?!度纸?jīng)》中有車胤家貧囊螢讀書的故事,我也曾經(jīng)捉過幾只,放在小玻璃瓶里,觀察螢火蟲時亮時息的秘密。原來,它腹部尾端有個發(fā)光器,隨著它的呼吸便一亮一亮的,像個小燈籠。如要真的將它當成一盞小燈讀書,要捉多少螢火蟲???后來看到書上說,隋煬帝下江南,在揚州令人捉了好幾斛螢火蟲,夜間散放,供他游覽欣賞,可見古時螢火蟲是很多的。
近日應(yīng)邀去馬來西亞吉隆坡辦畫展,有空就想看看風景。牛忠先生說:“螢火蟲村不可不去?!蔽蚁嘈潘脑?,于是與道平、方駿,還有謝先生一道駕車前往。我們先去漁村吃飯,等太陽偏西,便向南行。等我們到達“螢火蟲村”后,斜照已經(jīng)落輝,西天映出火紅的一片。我們買了門票進去,直走到渡口。這兒風景平平,卻氣候宜人,居然一只蚊蟲也沒有。我們耐心地等著天黑,笑道,如今螢火蟲也能賺錢了。
雜木叢終于成了剪影,天上升起了一彎殘月。導(dǎo)游叮囑每人穿上救生衣,分十個人一條船,好似要赴一個探險似的。船無槳,無馬達聲,用電瓶開得很慢很慢,大概是怕驚擾了螢火蟲吧。天黑得已伸手不見五指,四周靜得有點怕人。小船悄悄地靠著樹叢前行,才一拐彎,果然無數(shù)的小亮點就出現(xiàn)了。哇!這么多啊,隋煬帝一定都沒看過。亮點一閃一閃,層層疊疊,或聚或散,在天、水、樹渾然一體的黑背景上變化著。放眼望去,這閃亮的晶晶點點,與天上的星星已真假難分,空空蒙蒙,我們仿佛是行走在滿天星斗的銀河系,沉浸在這樣的夢境里,一時真不知身在何處?偶有一只螢火蟲飛進船里來,我們想捉,卻沒有捉住。哦,它是來提醒我們,這不是夢,是現(xiàn)實。
螢火蟲為什么這么喜歡聚集在這里?專門研究昆蟲的法布爾有沒有來過這里?他的研究曾記下了兩件有趣的事:螢火蟲雖然外表弱小無害,可它卻是個食肉動物,它的獵物通常是蝸牛,它在吃蝸牛前,先給它注射一針麻醉藥,使它失去知覺,這工具很簡單,就靠一根細的像頭發(fā)一樣的小彎鉤,在麻醉之前,還三番五次地給獵物按摩,真是既巧妙又惡毒。雌的螢火蟲沒有翅膀,不會飛,它一直保持幼蟲的卑俗形態(tài),可它和雄的螢火蟲一樣,一直點著尾腹部那盞明亮的“小燈”。這“燈”點著到底有什么用呢?可惜,法布爾也不知道。
螢火蟲或許是沒有國界的。我真懷疑兒時看到的螢火蟲是不是都飛出國了?那什么時候再飛回中國呢?
(選自《揚子晚報》2014年9月20日,有刪節(jié))
讀與悟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惫艜r,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現(xiàn)在人們則將其視為浪漫、愛情的象征??墒墙陙?,螢火蟲的棲息環(huán)境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螢光閃閃”的曼妙夜景似乎在詩中才尋得見。保護螢火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讀與寫
作者由兒時印象起筆,引入車胤和隋煬帝的故事,并結(jié)合自身感受來寫,極富生活氣息。接著,作者的筆觸由過去移至現(xiàn)在,由國內(nèi)移到國外,過渡自然:先細寫“螢火蟲村”的盛景,形象地再現(xiàn)了其美麗的景象;后由美景延伸到對螢火蟲這種昆蟲的介紹,極大地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結(jié)尾發(fā)問,引人思索,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物、生態(tài)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使文章主題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