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女鄰居,今年已經(jīng)六十歲,提起她大半生的經(jīng)歷,真可謂曲折坎坷啊!
她十九歲嫁人,丈夫是個司機,家庭條件還不錯。一開始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憧憬著以后的幸福生活。可是婚后多年她與丈夫一直沒有孩子,為此她愧疚不已,對丈夫也加倍的疼愛,以此來彌補自己無法生育,而沒有孩子的事實給丈夫帶來的不快。后來,她與丈夫商量好后,他們領(lǐng)養(yǎng)了一個女兒。丈夫出車經(jīng)常在外,孩子幾乎是她一個人拉扯長大。她聽說丈夫在外邊行為不檢點,可她從來沒有責(zé)怪過,因為丈夫是司機,她怕與他生氣吵架后,影響他開車。她婆家的兄弟,因為她沒有子嗣,經(jīng)常欺負她,她也從來不在丈夫面前提起,為了他們的三口之家,她忍辱負重。
可命運似乎覺得她的精神壓力還不夠大,又和她開了個大玩笑。女兒七歲那年,丈夫得了腎病,需要立即動手術(shù)換腎,手術(shù)費高達四十多萬元。有人勸她放棄治療,說這病即使換了腎也不會支持太長時間,何況丈夫?qū)λ植缓谩?伤龍詻Q要為丈夫動手術(shù),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又借了許多外債,她跑前跑后、費盡心血,終于為丈夫順利做完了手術(shù)。手術(shù)后,丈夫?qū)λ膽B(tài)度有了好轉(zhuǎn),她讓丈夫在家休息,她開始在汽車站附近賣水果賺錢來還債、供女兒上學(xué)。
如若這樣的日子可以持久,她還是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雖然掙錢苦點,至少她還擁有一個完整的家??擅\沒有垂憐這個柔弱的女子,丈夫手術(shù)后一年因為不注意有腎病的禁忌,竟然與世長辭,撇下了她們孤兒寡母和還不清的外債。
丈夫死后,她把車和房子都賣了抵債,可這些對巨大的債務(wù)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這時有人勸她改嫁,可她對婚姻已經(jīng)失望,帶著女兒在外租房獨自過活。她依然靠賣水果養(yǎng)活自己和女兒,一有結(jié)余就用來還債。每到丈夫的忌日,她都會到丈夫的墳上燒紙,向丈夫哭訴一個女人獨自帶孩子還債的苦楚,鐵石心腸的人看到也會辛酸。
這樣孤獨難熬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多年,在此期間女兒已經(jīng)考上了大學(xué),丈夫死時欠下的債還沒有還清。她年紀大了,依然孑身一人賣水果,老鄰居們實在看不過去,張羅著給她介紹了一個老伴兒。那個老頭的妻子因病去世了,有一個女兒也在上大學(xué),他是一個退休老干部,有退休工資,有房子,條件還算不錯,兩人見面后也很談的來。于是五十多歲的她,又一次做了新娘。
婚后,她有了自己的固定住所,老伴對她也很好,她覺得自己很幸福。為了替前夫還債,又不拖累現(xiàn)在的丈夫,她依然賣水果,老伴看她辛苦,洗衣做飯全包了。還經(jīng)常給他送飯,幫她看水果攤,這樣夫唱婦隨的日子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終于,在組建新家庭后兩年,她替前夫還清了所有的債務(wù),開始了無債一身輕的晚年幸福生活。
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她真沒想到,花甲之年她竟能收獲一份美滿姻緣,晚霞滿天、絢麗無比。這真是莫道桑榆晚,福在苦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