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展示】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鑒賞品析】
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歷代詩人都寫它壯觀的氣象,留下了“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這首絕句則別出心裁,以纖巧輕柔的筆觸,描繪出了“澄泓湛凝綠,物影巧相映”(韓愈《岳陽樓別竇直》)的精細圖景。
這首描繪洞庭君山的詩,起筆就很獨特。詩人不是從正面寫君山,而是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顯得更為輕靈秀麗。起筆兩句,不僅將湖光山色的倒影寫得逼真,而且筆勢凝煉,重彩描畫出君山在水中的深翠倒影。這種富有神秘色彩的寧靜,很容易引發(fā)詩人的遐想。但在第三、四句,詩人卻筆鋒一轉(zhuǎn),將湘君、湘夫人的神話傳說融入湖山景物的描寫中。傳說,舜妃、湘君姊妹化為湘水女神遨游于君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處”這一句,在仿佛之間虛寫一筆: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接著,詩人又以比擬的手法輕輕點出:“一螺青黛鏡中心”,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像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呀!這種“鏡花水月”的筆法,形成了這首小詩新巧清麗的格調(diào),從而使君山秀美的特征形神皆備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達標(biāo)練習(xí)】
1.詩歌前兩句對君山的描寫十分精妙,有人稱之為“起筆別致”。請簡要賞析。
2.詩歌的后兩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