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nèi),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fēng)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口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fēng)。
——茅 盾《白楊禮贊》
【片段二】
懷念祖母,是從一片葉子開始的,替那些果實遮過陰涼、從枝頭跌落、背井離鄉(xiāng)的葉子。
祖母在秋天的離世毫無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風(fēng),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樹稀里嘩啦地掉落了所有的葉子。其實,也只有風(fēng)能讓葉子喘息或者感嘆。在葉子的生命中,風(fēng)往往扮演著接生婆和送行者的雙重角色,所以葉子的心思只和風(fēng)說,它只和風(fēng)竊竊私語。
落葉也有遺言嗎?在離開枝頭的剎那,它和風(fēng)都說了什么?誰聽過它們交代的后事?
那些齊刷刷掉落的葉子們,是去陪祖母了嗎?
我的祖母,一片寫滿詩句的落葉,一片不知愁的落葉,把生命的結(jié)束當(dāng)作一次旅行。
——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葉》
【比較鑒賞】
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表達出某種思想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恰當(dāng)?shù)剡\用象征手法寫作,可以把較為抽象的精神、品質(zhì)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可把不便于明說的內(nèi)容含蓄地表達出來,賦予文章以深意,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片段一中,作者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白楊樹枝干筆直、葉子片片向上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了它倔強挺立、不屈不撓的性格特點。白楊樹象征著華北農(nóng)民質(zhì)樸、嚴肅,在抗日戰(zhàn)爭中頑強不屈的精神品質(zhì)。
片段二中,“落葉”這一物象既象征著祖母臉上的皺紋如同落葉上的脈絡(luò)般密密麻麻,也象征著祖母在一個秋天,如同落葉般安詳離去,表達了作者對祖母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