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就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引起學生自我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引導 自主學習 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對剛?cè)雽W的學生來說顯得抽象、枯燥,但漢語拼音教學內(nèi)容卻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以往的漢語拼音教學大多是先教師示范,并講解拼音方法,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方法雖然也能讓學生記住拼音字母,學會拼讀,但它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壓抑,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這樣的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充分利用插圖,引導探究字母的音和形
教材上的每個拼音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動、極富童趣的插圖,有的圖表示字母的形狀,如用椅子表示“h”,用傘把表示“t”等;有的表示字母的音,如人用力砍柴發(fā)出“ei!ei!ei!”的聲音;更多的圖則既能表示音又能表形,如用母雞表示“j”,用西瓜表示“x”等。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些插圖,和學生一起體會字母的形狀,探究字母的發(fā)音,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演示探究拼音字母的讀音和體會拼音字母形狀的過程
如在教學“g、k、h”三個聲母時,我先要求學生看書上與它們相應(yīng)的圖,我也表現(xiàn)出認真看圖的樣子,然后驚喜地告訴學生:“你們看,這個聲母的形狀看上去好像一根橄欖枝彎曲著的樣子,是嗎?”接著自言自語:“可它該怎么讀呢?”再若有所悟地對學生說:“噢!同學們看,圖上還有一只鴿子,也許這個拼音字母的讀音與鴿子有聯(lián)系,對了!很可能它就讀‘鴿’。”接著放錄音校對,我高興地說:“瞧,它還真讀‘鴿’,看來,有些聲母的讀音,只要我們認真看圖,會不難發(fā)現(xiàn)的。”
(二)引導學生探究
先要求學生看與k相應(yīng)的插圖,并提出疑問:“這個聲母的形狀像什么?可能怎么讀呢?”然后教師巡視并適時與個別學生一起探究k的形狀與讀音。
(三)了解探究情況
學生能說出這個聲母的形狀,而對讀音的猜測會出現(xiàn)一些不同的結(jié)果。這時,教師及時鼓勵那些能大膽發(fā)音的學生,對他們得出的結(jié)果作出這類評價:“你真棒!”“你真聰明!”……
(四)確定讀音
學生通過自已的觀察、猜測得出的讀音有時不準確,如何讓學生得知準確的讀音呢?我通過播放錄音來最后確定某個拼音字母的正確讀音,通常我是播放三個音差很大的字母的讀音,讓學生自已選擇出一個正確讀音。
(五)教師示范發(fā)音
教師邊讀邊講解發(fā)音部位和方法,再讓學生練習發(fā)音,體會發(fā)音要領(lǐng)(包括第一個聲母g,并以同樣的方法學習h)。
對于那些只表形,不表音的字母,如,“t、n、l”等,我盡量做到不直接呼出讀音,而是引導學生從音節(jié)中分辨出字母的讀音。如教學“t”,我先讀出“他”,然后拉長“tā”音節(jié)的讀音,然后提問:“是發(fā)t(讀音)呢?還是發(fā)a(讀音)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聲母的讀音。
二、領(lǐng)悟拼讀方法,自主拼讀音節(jié)
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沒有示范拼讀過的音節(jié),很多學生就不會拼讀的。因此,如何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拼讀方法,盡快實現(xiàn)自主拼讀音節(jié),是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我是按照“體驗-探究-領(lǐng)悟-拼讀”的模式進行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演示拼讀
如教學“ba”的拼讀時,先讓學生看圖,然后出示卡b、a,演示兩張卡片相碰的動作,再演示拼讀動作,即先讀出b的音,再讀出a的音,兩唇猛地一碰,同時發(fā)出“吧”的嘴唇動作過程。學生練習拼讀“ba”,體驗拼讀方法。讓學生自主拼讀新音節(jié)。
當學生對拼讀“ba”有了一定的體驗后,出示音節(jié)“bu”,讓學生自主拼讀,教師適時不出聲演示拼讀動作,提示拼讀方法,讓學生自主碰出讀音來。
(二)引導學生怎樣碰
如讓學生試拼“bu”時,會出現(xiàn)一些學生碰不出音來,這時我不急于示范,而是引導學生再去碰“ba”并向?qū)W生演示助拼方法:先讀b ,后讀a,然后重復地讀它們,而且越讀越快,快到一定程度,再猛地碰一下,得出“吧”的音。學生領(lǐng)悟了“ba”的拼讀方法以后,再讓學生拼讀“bu”,并要求學生在碰的時候要大膽。
三、呵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漢語拼音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被一些難點所扼殺,致使學生的學習陷于被動狀態(tài),機械記憶成了他們學習漢語拼音的唯一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本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和“正確書寫聲母、韻母、音節(jié)”的精神,對一些學生會感到難的教學內(nèi)容作了相應(yīng)的處理。
1.針對學生覺得書寫漢字比書寫拼音字母容易的特點,對漢語拼音的書寫先不作要求,而是將這一教學內(nèi)容放于學生能識一定量的漢字以后,并且一開始不要求學生在四線格中書寫,只要求“正確書寫”。2.對一些學生難以掌握的拼音字母以及不易拼讀的音節(jié),也是放于學生能識一定量漢字以后。3.不要求學生熟練地拼讀,注重“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這樣做,既降低要求,又減緩了難度,對呵護學生學習興趣無疑起著積極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科學引導學生,運用適當?shù)慕逃虒W方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拼音的快樂和成就感,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為學生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