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是為今后的學習打基礎(chǔ)的階段。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習不是簡單地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打基礎(chǔ)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正確的態(tài)度與濃厚的興趣。而以往的英語教學枯燥而單調(diào),不僅不利于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讓許多學生望而生畏,這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新課改非常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倡導趣味教學法,提出要重視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讓學生展開快樂的英語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并且讓學生形成持久而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那么在小學階段如何來展開趣味教學,讓小學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精彩而高效呢?
一、趣味游戲,玩中學
小學生活潑好動,游戲正是迎合了學生好動的特點,而成為小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將游戲與教學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了寓教于樂,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玩的氛圍,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游戲的激情與動力,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這樣的教學更有活力,深受小學生的喜愛,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既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玩中學到相關(guān)知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放松身心,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例如,在學習身體部位的單詞hand,head,eye,nose,mouth,leg時,我將單詞制成卡片,讓學生兩兩一組,其中一名學生隨意抽取卡片讀出單詞,另一名學生指出相關(guān)的身體部位,看哪個小組合作最密切,單詞讀得準確,部位指得準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邊指部位邊說單詞。
又如,為了讓學生記憶單詞,我們可以制作相關(guān)的卡片,或是直接在黑板上書寫,讓學生觀察幾分鐘,然后撤掉其中一張或幾張卡片,或是用板擦擦掉其中的幾個單詞,然后讓學生寫下所缺的單詞??凑l能記得又快又準。諸如此類的英語游戲活動,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課堂教學氛圍異?;钴S,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知識。
二、生動故事,聽中學
語言本身的學習是較為枯燥單調(diào)的,而無法激起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飽滿熱情。而將故事運用于英語教學中,可以以故事生動的情節(jié)、可愛的人物、豐富的情感來表現(xiàn)與傳達語言知識,這樣的故事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于故事上,從而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中來提高語言水平。
在教學中我采用教師講學生復述故事的教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而不是機械地照搬教材,而是要在全面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來設(shè)計富有趣味性的生動故事。英語學習不外乎就是新的單詞、語法與句型,為此我們用學生所熟悉的卡通人物來為學生設(shè)計包含所要學習的新知的生動故事。
1.教師講述。教師在講解故事的過程中要適當?shù)胤怕俣?,并輔以肢體動作等,以讓學生能夠聽清、聽懂。當學生新單詞、新句型時可以重復,從而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聽。
2.制成課件,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圖文并茂、聲像俱全,這樣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此來呈現(xiàn)故事,可以增強故事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更能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之中,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更利于學生對于新知的學習。為了強化學生對新知的學習,在講述完故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故事的復述。這樣的故事講解與復述,包含著豐富的語言信息,實現(xiàn)了學生語言輸入與輸出的一體化,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角色表演,演中學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運用語言來進行交流與交際。而以往的教學只重視讀寫,忽視聽說,造成許多學生英語成績好,但是就是無法用英語來進行正常的交流活動。采用角色扮演,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角色,在真實的場景中展開交流活動,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好表演的心理,激起學生參與表演的積極性,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與交際,這對于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
1.讓學生角色表演對話。課堂教學受時空的限制,并不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而采用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角色,展現(xiàn)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這樣更能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與掌握在不同的場合運用不同的語言。
2.讓學生角色表演故事。前面我們講到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故事的復述,復述也可以讓學生用角色表演的方式來完成。這樣學生就不再是單一的語言描述,而是會結(jié)合特定的場景,運用不同的表情、動作等,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掌握。
3.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表演。指定話題,讓學生圍繞著話題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劇本的創(chuàng)編,并進行編排,然后讓學生集中進行表演。不管哪種形式,都不要讓學生只是機械運用,而是要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融入自己的理解,加一些個性化的內(nèi)容,這樣可以讓表演更生動,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這樣更加利于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與英語聽說讀寫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學唱歌曲,唱中學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簡短的歌詞、優(yōu)美的旋律、歡快的節(jié)奏,可以讓學生的心理更放松,精神更亢奮,可以緩解學生的消極心理與畏難情緒,更能集中學生的思維,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歌曲,可以將聲音與語言結(jié)合在一起,更能起到渲染氛圍的效果,通過學生的學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輕松學習。
1.用歌曲調(diào)控情緒。小學生自制能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很難在一節(jié)課中保持集中的思維與注意力。而歌曲悅耳動聽,對于小學生來說絕對是一個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我們可以一曲歡快而輕松的歌曲來營造愉悅而寬松的教學氛圍,調(diào)控學生的情緒,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讓學生的精神更抖擻,這樣可以再次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提高教學效益。
2.用歌曲強化記憶。在課堂上學生所形成的只是短暫的記憶,如果不加以及時復習與鞏固,轉(zhuǎn)化為長久記憶,很快就會為學生所遺忘。將抽象枯燥的單詞、句型等以歌曲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進行學唱,可以避免復習的枯燥無味,讓學生在不斷的哼唱中來轉(zhuǎn)化為長久記憶。如歌曲“My Days of the Week”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復習關(guān)于星期的單詞,這比起以往枯燥而機械的重復訓練更有新意,更有趣味,能夠讓學生輕松學英語。
總之,我們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結(jié)合小學生的特點來采用學生所喜愛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激情,讓學生展開快樂的學,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水平的全面提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