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于挫折的承受能力是其在學習、生活甚至于日后的工作過程中的一種必備的能力,抗挫折教育正是為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設置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在挫折中盡快恢復,勇于面對挫折。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階段,人們對于培養(yǎng)學生抗挫折的能力越來越重視,也有很多家長和學校故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挫折。據教育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中小學生都在焦慮、自卑、嫉妒等方面存在著心理上的障礙,有的程度較深,表現的較為明顯,已經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有的則程度較淺,不太容易看出來,則被家長和老師忽略了。筆者是一名體育教師,分析了學生的心理后,覺得可以從體育方面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并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從思想入手,讓學生正視挫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抽每節(jié)課前的5-10分鐘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勇于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并在挫折產生后不畏懼、不后退。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挫折為學生講解“苦難促人奮進”的道理,即使痛苦,即使悲傷,那些挫折卻能夠給我們帶來強大的意志力,讓我們逐漸成熟,成為更加堅強的人。當學生經過了多次努力終于完成了一項復雜的體育動作時,教師可以適時教育學生: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地克服各種困難,與挫折進行斗爭的過程,每次的困難和挫折都是我們人生中的一種機遇和挑戰(zhàn),只要我們努力,最終肯定能夠戰(zhàn)勝困難,打敗挫折,贏得人生的勝利。而我們的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抗挫折情境
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家庭情況不同,導致他們產生了千差萬別的性格差異,因此,面對挫折,每個人的感受和態(tài)度也是不同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承受能力的多樣性,為學生設置一些他們能夠很好地適應,也能以較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的情境,切勿選擇那些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情境,以免學生退縮,影響教育的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謹慎對待身體殘疾或是父母離異的孩子,設計情境時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心理,不能草率處理。要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在合適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信,讓他們具備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在體育課上,教師要利用優(yōu)美的動作來給學生做示范,利用完善的措施來保護學生的安全,利用恰當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的信心與參與熱情,使學生克服內心害怕困難的因子。俗話說:“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多為學生開展一些集體性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融入集體之中,學生就會鼓起勇氣,從困難和挫折中成長,獲得成功的體驗,得到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的發(fā)展,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穩(wěn)扎穩(wěn)打,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后再展開設計,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入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地展開。同時,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培養(yǎng)全局思想。當學生對于某些挫折和困難實在無法克服時,教師要伸出手來,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讓他們的信念更加堅定,遇到挫折后不輕言放棄,形成良好的抗挫折品質。
三、讓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中培養(yǎng)抗挫折能力
體育游戲和體育比賽是體育課中常見的課堂組織形式,教師要利用游戲和競賽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讓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更加融洽。當游戲或比賽中遇到挫折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面對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在學生自己無法解決的情況下,要提醒他們請教其他同學,或者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集體強大的力量,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與人合作的意識,讓他們從中發(fā)現自身不足的地方,向其他學生學習,進而使自己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體育課的合作需要的不僅是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要求他們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如體操表演,如果學生對于集體榮譽沒有渴望,就很容易做錯動作,給整體表演帶來不協(xié)調的因素。
在當前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功,也要面臨不同的挫折,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遇到挫折和挑戰(zhàn)要勇于面對,增加一些與人合作的機會與技巧,使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四、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培養(yǎng)抗挫折能力
體育課是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最好課程,但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別,對不同性格類型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特別是對于內向型和抑郁性的學生,更要注意教育手段的合宜性。內向型的學生少言寡語、不善言表,應采取啟發(fā)誘導的方法感化學生;而抑郁型的學生則要講究策略,要采取導引法,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讓他們參加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體育小游戲,如丟沙包、大網魚、兩人三足、小足球、小籃球等集體活動,可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參加如跳遠接力、跳短繩等活動可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自信心;參加如30米快速跑、墊上滾翻等運動項目可以培養(yǎng)他們果敢的意志品質。
除此之外,家長與學校溝通也是培養(yǎng)學生抗挫能力的一個重要措施。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度過,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對待生活中挫折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挫折的認識。因此,教師要爭取家長的支持,要和家長攜手共管,培養(yǎng)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