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引起?
慢性胃炎多是由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飲食不注意調(diào)理引起的。首先,飲食不規(guī)律、無節(jié)制,長期進食粗糙性食物或烈酒、濃茶、過熱飲料、腌制食品等,導致胃黏膜損傷。長期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亦會引起胃黏膜損傷而發(fā)生炎癥。另外,煙草中的尼古丁也可破壞吸煙者的胃黏膜屏障或影響胃黏膜的血液循環(huán),是慢性胃炎不可忽視的一個病因。
當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時,十二指腸內(nèi)液體易反流進胃,這些液體中含有膽汁、腸液、胰液等,對胃黏膜會造成損害,產(chǎn)生炎癥、糜爛和出血等。其他如口腔、咽部、鼻腔內(nèi)長期慢性炎癥;內(nèi)科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門脈高壓、尿毒癥、營養(yǎng)不良等都可引起慢性胃炎;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和干燥綜合征等患者,同時伴有萎縮性胃炎也較多見。
慢性胃炎如何治愈?
治療慢性胃炎需要聯(lián)合用藥,即殺菌(幽門螺桿菌)、制酸、保護胃黏膜等藥物的合理聯(lián)合使用?;颊唠S意更醫(yī)更藥,病情發(fā)作則用藥,病止則停藥,是治療慢性胃炎療效不佳的原因。慢性胃炎一定要按療程服藥,慢性淺表性胃炎一般需1~2個療程(每療程約3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有效治療時間更長,有時達半年以上。
得了慢性胃炎不僅要及時治療,還要重視鞏固和維持治療。要把住病從口入關,飯前便后洗手,盡量吃高溫加熱的熟食,喝開水,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凈,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要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飯后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脹或胃酸過多。
患者平時選擇什么食物?
平常應多吃高蛋白食物,還應多進食富含β-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葉酸的食物,如獼猴桃、柑橘、草莓和動物肝臟、綠色蔬菜等。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多喝酸奶,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會吸附在胃壁上起到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有利于胃炎的治療和恢復。如出現(xiàn)胃酸過少癥狀,可補充一些濃縮的肉汁,少吃難于消化的脂肪;如有胃酸過多的癥狀,則不宜進食濃縮肉湯、肉汁等食物、酸味的食物、咖啡、煙、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食物;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也應留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