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是個勵志的大典型。他兩歲死了父親,四歲隨母親改嫁,寄養(yǎng)山東。他讀書極為刻苦,“劃粥而食”不說,大冷天還用冷水澆臉醒神,最厲害的是“五年不解帶”,也就是說五年沒脫衣服睡覺。從這些來看,范仲淹對自己有點狠。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有人說他裝,其實,他還真是敢于與當(dāng)權(quán)者對著干的。
宋仁宗二十歲的時候,基本上是個傀儡皇帝,掌朝的是太后劉娥,滿朝文武和皇帝,都得看她的臉色。宋仁宗為了拍劉娥的馬屁,打算率領(lǐng)百官給劉娥賀壽。滿朝文武沒人敢說一個“不”字,只有范仲淹站了出來。他強(qiáng)烈反對,并寫了一封奏章,干脆要求太后撤簾還政,還說,太后過生日,皇帝一個人去,倒還說得過去,帶領(lǐng)百官跪拜,豈不是壞了體統(tǒng)?皇帝代表國家??!不用說,太后很生氣,要下旨處分范仲淹,宋仁宗還算精明,提前貶他到河中府任通判去了。
后來,太后劉娥去世,宋仁宗親政。有一年七月,旱災(zāi)、蝗災(zāi)在全國蔓延,淮南、京東一帶特別嚴(yán)重,范仲淹請求仁宗派人去賑災(zāi),仁宗卻愛理不理的。于是范仲淹說話就不客氣了,他質(zhì)問仁宗:“如果宮中的人半天沒飯吃,會怎樣?那么多老百姓餓了多少天肚子了,您將心比心想一想吧!”宋仁宗只好派范仲淹到災(zāi)區(qū)去安撫賑災(zāi)。
慶歷年間,范仲淹幫助仁宗進(jìn)行改革,時稱“慶歷新政”?!靶抡钡闹仡^戲是干部制度改革,范仲淹大刀闊斧整頓吏治,遇上貪腐官員就大筆一揮,把名字劃掉,有人戲稱他的一支筆比閻羅判官手中的筆還狠。富弼勸他:“你這大筆一勾,可知道他全家都要哭。”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總比一個地區(qū)的人哭要好?!?/p>
范仲淹死時,家財散盡,一家人貧困交加,暫借官屋居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真不是說著玩的。
知識鏈接
范仲淹,字希文,謚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軍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陜西省彬縣),后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shù)度被貶。他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