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讀典范作品】
背著母親去看海
崔 立
母親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看到電視里的大海。母親忽然興沖沖地說了句,要是能親眼去看看海,就好了。
母親癱在床上有些日子了,母親見坐在一旁的張山沒說話,有些失望。
不過,母親說過這話,也就忘了。母親也知道,看一次大海真的是一個太大的奢望。自己又不能走,大海也不可能搬到自家門口,怎么去看呢?說起來,這大海也真是遠得夠嗆,母親想了想,有了別的事的牽絆,就不再想這事了。
那段日子,張山似乎有些怪。每天很早就起了床,然后匆匆忙忙地就往外跑,母親剛想喊他,人已經到了幾十米之外了。而且,張山每天回家,都顯得很勞累的樣子。兒是娘心頭的肉。母親看著心疼,問,張山,是不是有什么事???張山笑笑,說,媽,沒什么事。換一天,張山依然很早起來,忙忙碌碌,問他,張山還是那話。母親的心頭,漸漸地有了些隱憂。
那一天一早,母親剛吃完早飯,就聽到了屋外汽車的聲音。然后張山走了進來,說,媽,我向朋友借了輛車,您收拾收拾,一會兒我們去看海。母親有些不信,說,去看海?張山說,是啊。一切收拾完畢,張山抱起母親,小心地放在汽車后座上。張山開動汽車,徐徐地往前行。
足足開了有四五個小時,能遠遠看到大海了。離海邊有一段好幾百米的泥路,汽車是開不進去的。張山似乎信心十足地下了車,打開了后車門,說,媽,您到我背上,我背著您過去吧。母親滿是擔心,說,那么遠,你背得動嗎?要不就在這里看看海吧。張山堅持著,說,媽,您先上來吧。母親上了張山的背,穩(wěn)穩(wěn)的。張山以前是背過母親的,沒那么穩(wěn)當。母親說,張山,你是不是去練過啥?張山就笑了,說,媽,您猜對了,我這段時間一直在鍛煉。我早就打聽到了,到海邊是有一段路要行走的……
張山說著話,已經走出了好幾十米??粗鴱埳讲粫r流出的汗,母親很是心疼,說,我這樣,讓你受累了。張山笑了,說,媽,您還說這,您忘了,我小的時候生病,您半夜背著我趕了兩個多小時夜路,走到醫(yī)院才發(fā)現鞋不見了。還有還有……
母親臉上帶著欣慰的笑。一陣清涼的海風吹來,母親像個孩子般樂開懷,說,我聞到大海的氣息了,兒子,你也聞聞,趕緊聞聞……
張山用力聞著,并且用力點著頭。
(選自《西南商報》2015年4月15日)
寫作借鑒
這篇文章語言樸素自然,情感表達真摯,敘述了張山不惜一切代價滿足癱瘓的母親去看海心情的故事,表達了母子之間濃濃的深情。文章對親情的描述很樸素,沒有豪言壯語,但讀后深入人心,讓讀者為之動容。文章采用第三人稱,不受時空的限制,直接把文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自由靈活,情真意摯。
【右寫模仿文章】
想帶奶奶去看海
高 萍
5歲那年,林靜又一次踏進奶奶的屋子。她看見奶奶正在竹椅上看電視,電視上的大海吸引了林靜。林靜托起小小的下巴問:“奶奶,您見過大海嗎?可不可以帶我去看?”“沒有。但你爺爺見過?!蹦棠填D了頓,聲音依然那樣平緩,慈祥,“他說啊,大海藍藍的,就像天空一樣?!彼ь^,透過小小的窗戶仰望天空,仿佛看到了遙不可及的海。“奶奶,我長大了,一定帶您去看藍藍的大海,然后在海邊蓋一棟很高的大樓給您??!”奶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瞬間開出一朵菊花。她說:“那樣就好,那樣就好……”
年幼的林靜,不懂這句話,以為長大只是單純的時間的流逝,殊不知人也會變老。長大后的她,也不懂。直到奶奶去世。
雪白的病房,雪白的床單,臉色蒼白得像一張紙,奶奶已到彌留之際?!澳棠滩灰撸€要和我一起去看大海,不要走,您不守信用,撒謊……”林靜已經哭得說不出話來,緊緊地拽住奶奶的手,生怕死神從她身邊奪走奶奶。“乖囡,真傻……”奶奶慈祥地,似乎還想說什么,卻微笑地閉上了眼睛,離她而去。
林靜忽然明白了那句話。于是她獨自一人,去了海邊。
那個情景,幾乎和她夢里的一模一樣。
巨大的海浪遠遠地襲來,拍打著她的腳。就像奶奶說的一樣,海真的很藍。藍得寫意,藍得深邃,藍得縹緲,藍得如同她5歲那年看到的一塵不染的天空一般,藍得讓她心酸,令她落淚。那一刻,她所有的悲傷涌上心頭,眼淚奪眶而出。林靜揮灑著淚水在海邊奔跑著,向海的盡頭嘶喊著——
“奶奶,我看到大海了!大海很美很美,很藍很藍,像天空一樣,您看到了嗎——”遠處幾朵白云,像奶奶一樣,安詳地飄動著,微笑著,回應著林靜……
幾天后,林靜回到奶奶居住了一輩子的家,環(huán)顧四周:舊舊的竹椅,八仙桌,粗糙的地面,全都蒙上了厚厚一層灰,如同她塵封的記憶,但擺設一如從前。她靜靜地佇立著,呼吸著,懷念著??諝庵袕浡棠痰奈兜?。她來到桌前,盯著奶奶的遺像,淚水不知何時已流下,她多想帶奶奶去看?!?/p>
對比點評
本文與《背著母親去看海》同樣都寫了“去看?!钡氖?,都與親情相關,都將一份樸素的感情寫得引人注目,令人難忘。文章用第三人稱敘述,寫主人公與奶奶的促膝長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奶奶的懷念之情。文章多處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加了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