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黃蓋在第三只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蓋乘一天順風,望赤壁進發(fā)。是時東風大作,波浪洶涌。操在中軍遙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操迎風大笑,自以為得志。忽一軍指說:“江南隱隱一簇帆幔,使風而來?!辈賾{高望之。報稱:“皆插青龍牙旗。內中有大旗,大書先鋒黃蓋名字。”操笑曰:“公覆來降,此天助我也!”來船漸近。程昱觀望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辈僭唬骸昂我灾俊背剃旁唬骸凹Z在船中,船必穩(wěn)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操省悟,便問:“誰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頗熟,愿請一往?!毖援?,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數(shù)只巡船,隨文聘船出。聘立在船頭,大叫:“丞相鈞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北娷婟R喝:“快下了篷!”言未絕,弓弦響處,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亂,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fā)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fā),煙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時盡著;又被鐵環(huán)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點讀:選段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是赤壁之戰(zhàn)的高潮內容:火燒赤壁。作者讓戰(zhàn)爭情節(jié)始終遵循雙方智勇較量這一主線展開。黃蓋詐降,曹操兩次發(fā)笑,表明他并未識破對方計謀。程昱的提醒,恰恰從側面烘托了曹操智謀不及周瑜、孔明,也進一步凸顯了黃蓋的忠勇氣概。另外,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江月美景,以此烘托人物心情,頗有浪漫溫馨氣息。待戰(zhàn)火燃起時,則以急促有力的短句、雷霆萬鈞的氣勢,將戰(zhàn)況的激烈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用粗獷豪放的筆墨將情節(jié)推向了高潮。
二
既然他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zhàn)斗的能力,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在今天,在凄涼的明天,他用什么來證明自己不是在虛度光陰呢?用什么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嗎?僅僅作為一名無能為力的旁觀者,看著同志們戰(zhàn)斗前進嗎?就這樣成為這個隊伍的累贅?該不該毀掉這個已經(jīng)背叛了他的肉體?只要朝心口打一槍,一切難題都解決了!過去能夠生活得不錯,現(xiàn)在就應當能夠及時結束這個生命。一個垂死的戰(zhàn)士不愿再痛苦掙扎,有誰能指責他呢?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著勃朗寧手槍扁平的槍身,手指習慣地握住了槍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槍。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點讀:戰(zhàn)爭對人們的傷害,不僅表現(xiàn)在身體上,更體現(xiàn)在心理上。選段描寫的是保爾的一次精神危機,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及連續(xù)幾個反問句,生動地刻畫出保爾在疾病纏身、喪失了戰(zhàn)斗能力的嚴峻時刻,內心的絕望、動搖的全過程,心理刻畫細膩感人。
三
跟著那女救護員,就有一個手按著胸口的士兵站起來了,大概他是受的輕傷,全身沒有血痕,只是臉色特別白。還有一個,他的腿部扎著白色的繃帶。還有一個很直地躺在車板上,而他的手就和蟲子的腳爪攀住了樹木那樣緊抓著車廂的板條。
這部車子載著七八個傷兵,其中有一個,他綠色的軍衣在肩頭染著血的部分好像被水浸了那么濕,但他也站起來了,他用另一只健康的手去扶著別的一只受傷的手。
……
他們的臉色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色的,除掉這些,呼叫,呼聲,一點也沒有,好像正在受著創(chuàng)痛的不是人類,不是動物……靜靜的,靜得好像是一棵樹木。
——蕭 紅《火線外(二章)》
點讀:對于戰(zhàn)爭,人們往往會崇拜勝利者,并稱他們?yōu)橛⑿?,然而,那些?zhàn)場上所謂的失敗者、傷兵們,也理應受到無限深沉的敬仰。選段對這些傷兵們的神態(tài)進行了客觀的描繪,蒼白的,冷冷的,靜靜的,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