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發(fā)誓要捉住太陽,為后人造福,卻最終渴死在半路上,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戰(zhàn)勝自然的強烈愿望;蒂姆與龍卷風賽跑,是世界上第一個拍攝到龍卷風內部畫面的人,也是人類測量到龍卷風內部氣壓最低值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他用自己的生命為科研事業(yè)換來了珍貴的數(shù)據(jù)。雖然他們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卻都在用同樣的故事感動著我們……
美國每年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龍卷風約有1000次,大多降臨到一個叫做“龍卷風山谷”的地方。它就在落基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包括伊利諾伊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得克薩斯州、丹佛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等中西部州。這里的龍卷風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強度大,常會卷倒房屋,吹折電線桿,甚至把人卷到空中。
出生在美國丹佛州西部落基山脈腳下的蒂姆·薩馬拉斯小時候就親眼見過那種大場面。當他的父母都非常恐慌,急著要轉移時,他一點兒都不怕,只想再多看一眼。龍卷風神秘莫測,但是蒂姆卻希望與它有個約會。
30歲那年,蒂姆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重要決定,他要開辟他人生的第二戰(zhàn)場:去追逐龍卷風!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蒂姆最忙碌的時候,因為在此期間也是龍卷風的多發(fā)期。他甚至會暫時放下工作,開著一輛小貨車上路,開始他追風的旅程。他的車里裝著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收音機、相機、攝像機和天氣情況監(jiān)視器。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研究最新的氣象圖,預測龍卷風可能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
但龍卷風是地球上最難以理解、最難以捕捉,也是最神秘的自然現(xiàn)象之一。蒂姆預測過10次龍卷風,通常只能趕上一兩次。在追逐龍卷風的日子里,他經(jīng)常不能睡覺。大清早出門,天黑收工,由于太過投入,他經(jīng)常忘了吃飯。
蒂姆與龍卷風最親密的接觸,發(fā)生在2003年6月24日的南達科他州。當時一個4級龍卷風從天而降,離他只有91米遠。60秒鐘過后,龍卷風席卷了他待過的地方。整個小鎮(zhèn)都在顫動,各種碎片殘骸從他頭頂飛過。電線桿被拔起后,被風帶到300米外。當它經(jīng)過玉米田的時候,所有的莖葉都被夷平了。
無疑,跟這樣的“情人”約會是無比危險的。蒂姆就曾有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jīng)歷。那是2006年的某天,他在密蘇里追逐龍卷風,由于看錯了地圖,他把車開進了一個死胡同。當時,他眼睜睜地看著風向他襲來,卻找不到出路。狂風不停地拍打車身,蒂姆以為自己死定了。他閉上眼睛,向上帝祈禱,卻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后來,他才知道,汽車的防彈玻璃,還有所處的低于地平線的地方,是他得以幸存的主要原因。
在20多年的追風生涯中,蒂姆見證了100多場龍卷風,拍了成千上萬張照片,還贏得了“龍卷風蒂姆”的雅號。其實,在美國,“龍卷風蒂姆”并不孤獨。目前,美國大約有2000名追逐龍卷風的人,而且數(shù)量還在增多。追逐龍卷風,讓他們保持年輕,但也絕不單純?yōu)榱藢で蟠碳?,而是為了更深刻地懂得敬畏自然。他們還通過自己的極限運動,向公眾普及龍卷風安全常識。
夸父與日逐走的壯舉,作為中國古人的英雄情結,源遠流長,直至今日。而在美國,與龍卷風的“約會”還在繼續(xù),他們是現(xiàn)實版的“風語者”。而追風者并非不懂得恐懼,“但更準確的詞應該是尊敬。你必須對那些能夠傷害你的力量保持敬意”,這些當代英雄們說。
(選自《現(xiàn)代青年·細節(jié)版》2011年第1期,有改動)
賞析
追逐龍卷風,一項看似不可思議的行動,卻是蒂姆·薩馬拉斯過去一段時間所從事的職業(yè)?!褒埦盹L內部所呈現(xiàn)的強有力的氣旋和壯美的景觀,不斷激發(fā)著我追逐的熱情?!钡倌飞霸袊@道。對于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蒂姆卻堅持了20多年,這份與生俱來的熱情與堅持不懈的態(tài)度令我們敬仰。
思考
1.文章在講述蒂姆“追風”的故事前,先介紹了美國的“龍卷風山谷”,這樣寫有何用意?
2.蒂姆追逐龍卷風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3.為什么美國的追風者們如此熱衷于這項極限運動呢?其中,“約會”一詞體現(xiàn)了他們對龍卷風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