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1941年日軍進攻上海孤島,輾轉(zhuǎn)流徙,貧病交加,仍堅持翻譯,先后譯有莎劇31種,新中國成立前出版27種,部分散失,后因勞累過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一人。
本文摘錄自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這位被朋友笑謔為“沒有情欲”的木訥書生,寫起情書來實在極品。
1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dāng)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2
你不懂寫信的藝術(shù),像“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種句子,怎么可以放在信的開頭地方呢?你試想一想,要是我這信偶爾被別人在旁邊偷看見了,開頭第一句便是這樣的話,我要不要難為情?理應(yīng)是放在中段才是。否則把下面“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二句搬在頭上做帽子,也很好?!敖裉焯鞖庹婧?,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我沒有什么意見”這樣的句法,一點意味都沒有;但如果說“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那就是絕妙好詞了。如果你缺少這種poetical instinct,至少也得把稱呼上的“朱先生”三字改作“好友”,或者肉麻一點就用“孩子”;你瞧“朱先生,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樣的話多么刺耳;“好友,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就給人一個好像含有不得不苦衷的印象了,雖然本身的意義實無二致;問題并不在“朱先生”或“好友”的稱呼上,而是“請你莫怪我……”十個字,根本可以表示無情的拒絕和委婉的推辭兩種意味。你該多讀讀《左傳》。
3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彷徨著。你是unique(獨一無二)的。我將永遠永遠多么多么地歡喜你。
4
不許你再叫我朱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上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你的來信如同續(xù)命湯一樣,今天我算是活過來了,但明天我又要死去四分之一,后天又將成為半死半活的狀態(tài),再后天死去四分之三,再再后天死去八分之七……等等,直至你再來信,如果你一直不來信,我也不會完全死完,第六天死去十六分之十五,第七天死去三十二分之三十一,第八天死去六十四分之六十三,如是等等,我的算學(xué)好不好?
……
5
我希望世上有兩個宋清如,我愛第一個宋清如,但和第二個宋清如通著信,我并不愛第二個宋清如,我對第二個宋清如所說的話,意中都指著第一個宋清如,但第一個宋清如甚至不知道我的存在。要你知道我愛你,真是太乏味的事,為什么我不從頭開始就保守秘密呢?
為什么我一想起你,你總是那么小,小得可以藏在衣袋里?我伸手向衣袋里一摸,衣袋里果然有一個宋清如,不過她已變成一把小刀(你早時候送給我的)。
6
要是這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
我愛宋清如,因為她是那么好。比她更好的人,古時候沒有,以后也不會有,現(xiàn)在絕對再找不到,我甘心被她吃癟。
我吃力得很,祝你非常好,許我和你偎一偎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