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什么都可以發(fā)生,即使似是而非也沒關(guān)系,只要作者能把故事寫好。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規(guī)則。有趣的是,科幻這一流派的開放性卻反而意味著條條框框的存在。有一些是不成文的,而有一些則白紙黑字一目了然。
有時,打破規(guī)則是創(chuàng)造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唯一方式。我們在這里列出十大定律,而科幻作者們應該知道,現(xiàn)在是時候考慮打破它們了。
注意:我們不是說你必須打破如下規(guī)則。你可以遵守所有的規(guī)則并寫一份出色的作品。大多數(shù)規(guī)則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打破它們時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會把一切都搞得一塌糊涂。也許有些規(guī)則過于陳舊,所以你可以搞出全新的扭轉(zhuǎn)。但與此同時,規(guī)則太多通常是創(chuàng)造力的殺手,偶爾搞一些“不規(guī)矩”的行動會讓你受益匪淺。
1. 不要上帝視角
上帝視角曾經(jīng)是許多小說家的默認模式——很多經(jīng)典文學和科幻小說都有一個無所不知的第三人稱。簡而言之,這意味著敘述者可以窺探任何人物的思想,可以輕快地隨著故事的需要改變其觀察位置。而近年來,小說作家都開始選擇第一人稱視角或有限的第三人稱視角——每次只有一個人可以作為視點人物。有些第三人稱小說的視點人物實在太多,常常令人感到自己像一位無所不知的敘述者選擇玩一個游戲。
上帝視角實際上可以很神奇——你不用動腦子看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游指南》,就能很自然地知道阿瑟·登特、福特·普利菲柯特和各種其他角色在給定的時刻考慮的任何問題。還有無數(shù)的經(jīng)典科幻作家也這樣做。但我也請求:任何想要認真寫作風格小說的人都應該讀亨利·菲爾丁——他讓上帝視角成為了一種藝術(shù)。在《約瑟芬·安德魯斯》和《湯姆·瓊斯》這些小說中,菲爾丁部署了聰明卓絕的靜止畫面,停頓下來展示每個人的思想,以及每個人各自的意見。這幫助他成為了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也創(chuàng)造了美麗有趣的舞臺布景。
2.不要寫序言
這是我多年來一直聽到的:有些代理商和編輯們說,如果他們看到一本書有序言,會立即停止閱讀。但序言自有其用處,特別是在你開始介紹主要人物前,需要建立一種情緒或者提供一些重要的背景故事。像很多這個列表里的其他規(guī)定一樣,序言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做得很可怕。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要費盡心血地尋找一個好的序言例子——喬治·馬丁為《冰與火之歌》系列的每一部書都做了序,而這些序言存在的原因也很清楚。它們幫助建立每本書之間的矛盾,通過一個人物的某次胡來的經(jīng)歷。
3.避免信息傾瀉
如同這條禁令的表親“不要泄密”一樣,它本可以是個好想法,但也會給你帶來麻煩。有時候,信息傾瀉會變成羅列一大堆可怕的基本信息或技術(shù)示意圖,堵住你可憐的讀者的喉嚨。但在其他時候,作者也可以設(shè)置死長死長的內(nèi)容,以避免親自跳出來解釋的情況,比如設(shè)計好的對話,或者通過奇怪的“樂教時刻”來傳達基本的世界構(gòu)筑,然后故事就可以順下來。
你或許已注意到,每當文學作家嘗試寫作科幻或奇幻小說時,他們總難免會制造大量的信息傾瀉。這也許是因為他們不熟悉這個流派,結(jié)果陷入許多“真正的”科幻作家會盡力避免的雷區(qū)——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是對的。有時你只是需要解釋一點點。做到盡可能的蜻蜓點水就夠了。
4.科幻小說要成系列,不能獨立成篇
我們像癮君子一樣渴求偉大的史詩三部曲。但有時一個獨立的故事也能大受歡迎。不用非寫扣人心弦的或者松松垮垮的結(jié)尾,一個令人滿意的故事可以濃縮在一卷書中。有時在作者不需要為以后的書留一手的前提下,人物可以表現(xiàn)得更充分。
5.不要傳送門幻想
傳送門幻想是科幻小說的中流砥柱。在這一類型的書中,有人發(fā)現(xiàn)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通道,在那里他或她就成了我們?nèi)祟惖南闰?qū)探索者,我們通過他們的眼睛看這個新世界。仍有人能對這種概念作出新嘗試,比如列夫·格羅斯曼的《魔法師》就樹立了很多里程碑——不管是布雷克比爾斯魔法學校還是魔法世界費羅,都是昆廷從現(xiàn)實世界通過不同方式進入的陌生世界,有很多的傳送門在里面。很多人說“傳送門幻想”結(jié)束了,菜鳥們從書中學習魔法世界的時代的結(jié)束了?,F(xiàn)在每個人都想要主角一開頭就身在魔法或科幻世界的故事。
但我們認為,在平凡的人前往陌生世界的故事套路中,還有大量令人敬畏的展開方式等待我們發(fā)掘。這不正是我們開始探索科幻流派的起因嗎?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類型小說的鐵桿粉絲看過太多類似的故事,以至于他們對套路感到厭倦,但這類東西還是能吸引很多主流和新手讀者。
6.不要超光速
是的,人類目前對于物理的理解會令我們對超光速太空旅行皺眉——不管那什么新奇的中微子能不能起作用。但排除萬難探索太陽系而仍能保持科學合理性的小說肯定是存在的。但話又說回來,不可否認的是,跳轉(zhuǎn)到多維空間有明顯的誘人之處。也許有時非現(xiàn)實主義是必要的,能增加太空旅行的興奮點。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成長在太空劇場設(shè)定的時代里,快到不切實際的星際旅行仍是我們習慣的設(shè)定。
7.女性寫不出硬科幻
這條“規(guī)則”至少大多數(shù)人能明智地不要大聲講出來——但通常來說,似乎硬科幻是白人男性的專利。女性通常進軍軟科幻或奇幻小說,還常有人爭論某個特定女作家是否真正算得上硬科幻小說作家。在某種程度上這來自于偏見型的硬科幻讀者,間接地影響到人們對這種寫作風格的繼承者的預期。但一旦你擴大你的科學領(lǐng)域到生物或計算機科學,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女性作家寫過硬科幻。
8.魔法只是幻想世界的一小部分
這可能要歸功于《冰與火之歌》的成功。魔法不過是個安靜的謠言,是大多數(shù)人并不真正相信的東西。魔法應該受到限制,當然——但它仍然可以作為主人公世界的核心。
9.不要現(xiàn)在時態(tài)
至少我知道有一些人把這視為一個很大的禁忌。當敘述者告訴你有些相關(guān)的東西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時,我們作為讀者可能會有點別扭。但現(xiàn)在時態(tài)也可以讓故事的感覺更直接。它可以更藝術(shù),因為很多模糊文學用的正是現(xiàn)在時態(tài)。此外,如果你想看到有人用現(xiàn)在時態(tài)來創(chuàng)建一種黑暗、強烈的情緒,看看理查德·凱德利的《睡魔薩利姆》。
10.不要“冷漠”的角色
當然,如果你想有一個混蛋主人公,你就要加倍努力地贏得讀者——可愛點的角色顯然更容易拉讀者入伙。但與此同時,給你的主角,或者你所有的主要人物套上同情的枷鎖會成為你寫作的絆腳石。你試圖寫出一個令所有讀者都贊同的人物,無論他們來自于什么文化背景和價值系統(tǒng),但這樣一來你就會嚴重限制你的角色的行動范圍?!百澩边@個底線并不等同于“引人注目”——一個角色可以冷漠,但絕對要迷人并充滿魅力。如果你想創(chuàng)造一個從根本上冷酷無情或不可靠的主角,你就要做大量的工作令讀者關(guān)心他或她的一切。
所以你要開始寫科幻小說了是嗎?雖然創(chuàng)意寫作沒法教,但你還是能從前人的經(jīng)驗中學到東西。除了奉上這十條定律,剩下的我們也只能祝您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