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阿爾卑斯山腹地經(jīng)常在深夜或者清晨迎來一次紛紛揚揚的雪,輕柔干爽的雪花,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是滑雪愛好者所熱愛的“粉雪”,遠山已是白頭,但是山腳下一些裸露的地方又能看到草色還有殘留的綠意,溫度在零度左右,風力不大,沿著小鎮(zhèn)漫步,特別是在雪道的下方,經(jīng)常能夠看到山谷里的流水,流水不腐,嚴冬也不會冰封,植被和地下水資源的優(yōu)良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日內(nèi)瓦到達Val Thorens約三個小時的車程,經(jīng)常是山下的小鎮(zhèn)或者深秋初冬的景象,但是上升到一定的海拔,仿佛是經(jīng)過一個“點”之后,馬上就露出了雪線,樹梢上有類似霧凇的景象沿著山谷鋪層,溫度和體感卻很舒適。當說到一個優(yōu)良的滑雪勝地需要具備的幾大因素:合理落差、溫度和壯美旖旎的風光誘惑,Val Thorens都具備了。從這個意義上,我特別能理解為什么滑雪發(fā)燒友都向往阿爾卑斯山脈。
Val Thorens,有人將它翻譯為“蔥仁谷”,由6條冰河環(huán)繞,以2300米的高海拔成為歐洲海拔最高的滑雪勝地。白雪覆蓋下的是蔓延的森林,植被優(yōu)良,相對高的海拔也保證了這里有充足的陽光,高遠處耀眼的雪道上活躍著星星點點的人,那是狂熱的資深雪友熱愛的山巔,當?shù)氐幕┲改蠒ㄗh你去Aguille du Peclet,海拔3562,是冰河的最高點——可以看到整個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的全景,連綿不絕的山峰,那感覺讓人窒息。
Val Thorens山谷里高山滑雪雪道就有六十多條,這在國內(nèi)是難以想象的土豪級別,一般國內(nèi)的雪場都是以擁有幾三兩條高級雪道為招牌。據(jù)滑雪難易程度分為黑色道、紅色道、藍色道、綠色道,共計150公里左右的高山滑雪雪道,另外還有設指示牌并加以保護的山間滑雪小道;當然也包括新型滑雪項目區(qū)單板雪板公園、跳臺等。不同滑雪能力的人都能夠在這里找到樂子,一整天呆在雪道上盡興。
國內(nèi)在建設雪場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阿爾卑斯式的浪漫,木屋是一種標配設計,還包括露天咖啡館。在Val Thorens小鎮(zhèn)上,露天咖啡館不少,有種隨意發(fā)揮的法式生活的慵懶氣息,一般都是下午滑雪累了喝一杯咖啡曬曬太陽,一邊有放置雪板雪杖的木架,遛狗漫步的人從這里擦過,這種法式浪漫看起來總是渾然天成。
生活在Val Thorens小鎮(zhèn)的人幾乎天生就會滑雪,法國有個著名的滑雪學校ESF(法國國立滑雪學校),這里的ESF滑雪教練很多都是Val Thorens小鎮(zhèn)本地人,我們的滑雪教練Anne已經(jīng)六十歲,滑了一輩子雪,在Val Thorens山谷里有自己的小別墅和酒莊,雪季到來的時候他選擇擔任滑雪教練。
如果問Anne從什么時候開始滑雪,“從媽媽的肚子里開始的”。在Val Thorens小鎮(zhèn),這種“叼著奶嘴就開始滑雪”的景象也算常見,一般都是四五歲的孩子,周末的早上,不時有駕車而來的滑雪家庭,孩子穿好了滑雪裝備,叼著奶嘴坐在后備箱里,父母開始換上自己的雪鞋。
Val Thorens小鎮(zhèn)上也活躍著類似于以班級為單位的青少年滑雪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雪具,學校也有滑雪課程,總感覺滑雪已然融入了法國人的骨子里。
在提到國內(nèi)外之間的滑雪差距時,阿爾卑斯山脈除了自然地理的優(yōu)勢,歐洲人自小的滑雪教育也是重要的因素。我也意識到,中國滑雪大多數(shù)只是一年去一兩次雪場的體驗,和阿爾卑斯式滑雪之間,似乎還隔著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