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造化給予了青島婀娜多姿、令人遐想的海灣。從前海一線自西向東,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等海灣依次排開,灣岬環(huán)抱,靜臥著片片蔚藍。
在這些海灣的沿岸,紅瓦湮湮、綠樹層層、建筑清秀。從空中看,是怎樣的一種風情呢?
青島人稱之為“前海沿兒”的青島灣,青島的兩大經(jīng)典地標性建筑——棧橋、小青島就坐落在此,在舊時青島的十大勝景中被譽為“飛閣回瀾”和“琴嶼飄燈”。棧橋是130多年前青島建置時守軍的簡易碼頭,德軍登陸青島后,對棧橋進行了擴建和加固作為軍用碼頭使用,國民政府收回青島后,于1931年9月在橋南端加蓋了一座雙層飛檐八角亭閣稱之為“回瀾閣”。小青島上的燈塔也是德國人所建,它的作用是與遙海相望的花旗山(現(xiàn)稱信號山)上的旗語信號,共同為進出膠州灣的艦船引航。
從匯泉角到小青島以東的海灣是匯泉灣,海灣西側有一座紅礁石延展的海濱公園,是國內罕見的紅礁石地質公園。碧水紅礁間有一座綠色琉璃飛檐的中式建筑,那是建于上世紀30年代初的中國首座水族館。坐落于灣底的是一片月牙形海灘,這便是司名全國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這里沙細浪緩,水質優(yōu)良,一百多年前,德國人就將這里辟為浴場并興建了度假旅館等配套設施。
匯泉角與太平角兩個海岬之間是太平灣,它背依著的那片陸地,樹木茂密、建筑奇特,是八大關和太平角風景區(qū)。上世紀三十年代,這里被整齊的規(guī)劃建設了十幾條街道,其中八條分別以山海關、嘉峪關、正陽關等我國的八個關隘命名,稱之為“八大關”,并分別栽種了八個品種的行道樹。八大關和太平角風景區(qū)里散落著近百棟英國、美國、法國、俄國、丹麥等國風格的別墅,其中以花石樓、公主樓最為著名。
從空中俯視青島老城,紅瓦、綠樹、碧海、金灘,山、海、漁、歌,經(jīng)典而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