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城市多是藝術(shù)和文化之都,歷史遺跡、博物館、名人故居和歌劇院等人文景觀數(shù)不勝數(shù)。街道廣告牌輪翻播著最新的藝術(shù)展覽、各種博覽會、音樂會和電影廣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路邊咖啡館和餐館飄出的芳香讓人滿口生津,使你在想象與憧憬中不自覺地放松心情。
在巴黎住久了,摸到這樣一個規(guī)律:既不是周末,也不是圣誕節(jié)或夏日大假期,但早上駕車出門時發(fā)現(xiàn)原本車水馬龍的道路上車輛變得稀稀拉拉,上班的人流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么去查日歷吧,肯定是個什么名堂的休息日,諸如萬靈節(jié)、復(fù)活節(jié)、一戰(zhàn)停戰(zhàn)日等,如果這些節(jié)日碰巧在周四,那么周五也順帶休息,美其名曰“搭橋”。翻看法國日歷,紅色的休息日遍布12個月間,就像一盞盞紅燈,迫使趕路的人們停上一停。
法國人大多不知道什么叫“過勞死”。即便知道,也對此嗤之以鼻。對他們來說,生活的目的并非囤積錢,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兩不誤。
法國亞義賽公司的老板貝特朗·克里斯托日常忙得不可開交?!耙坏睫k公室就像被放進烤箱里,想不被弄得焦頭爛額都不行。沒完沒了的電話和來訪者,搞得上個衛(wèi)生間都要小跑。中午飯多是便餐,邊吃邊談生意,晚上很晚才能回家?!本褪沁@樣一個敬業(yè)的人,卻也把握一條原則:“工作重要,休閑必要”。
周末克里斯托不去公司,而是去朋友家聚會、跑跑郊外園林、在家里聽音樂,品嘗夫人為家人烤制的甜點。反正工作了一周,總要放松一下,為自己的健康加加潤滑劑。每年一到假期,克里斯托不是到國外去散心,就到父母留下的鄉(xiāng)間住所去享受清靜。
每逢周末,通往海濱或旅游勝地的高速公路上便不斷閃過一輛輛載著一家人出去郊游的房車、拉著帆船舢板的拖車、載著跑車或自行車的轎車。不用問,這些法國人都是去找地方放松自己的。周五旅游大軍出城,周日則浩浩蕩蕩地回城。
法國人的生活節(jié)奏雖然慢些,但并不是懶惰和拖拉。他們慢而有序、慢中有樂。上班的步伐總比下班邁得大,辦公室講話要比家里語速快。夜晚,地鐵載著乘客回家,年輕人喜歡抱著本書讀,老年人則對雜志上的填字游戲感興趣,沒有喧囂,好像任由車頭拉到哪里。
如今我們很多人都在推崇“幸福哲學(xué)”,那么到底什么是“幸?!??一味地努力賺錢而不懂得欣賞生活必然不幸福;一味過度地享受安逸的生活也不是幸福,唯獨把握好你在人生蹺蹺板上的平衡,適度工作,適度休息,當(dāng)你自身達到一種平衡的時候,也就是你最幸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