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易楊林的葉子被秋風吹得稀疏,老秦家的胎菊就要收獲了。射陽人愛把制茶用的菊花種在易楊樹下。夏天,易楊的濃蔭可以擋日頭,防止一望無際白晃晃的太陽把菊花苗烤焦。等菊花要結胎了——長出了累累重重的花苞——易楊林也開始落葉,把珍貴的陽光讓出來。
采摘胎菊要趕時辰,等花苞全炸開來,菊花的花粉散到空氣中,就只能制作白菊茶了,保健作用和濃香味大減。因此,上好的胎菊要趁花苞完全長鼓,第一枚花瓣剛剛翹起,就像嬰兒團攏的小拳頭忽然張開了他的小拇指,就可以采摘了。
老秦兩口子都是早上五點即起,開始趟著露水采摘胎菊。七點鐘,直起腰來準備吃早飯時,褲腿上的露水印子已爬到離膝蓋只有十厘米的地方。胎菊的花粉,把褲腳都染香、染黃了。老秦走到哪兒,都有蜜蜂嚶嚶嗡嗡地跟著。
早一次晚一次的采摘,要持續(xù)差不多一個月。這對年過六旬的老秦夫婦來說,是體力上的考驗。此刻,他們比平時更盼著兒女們周末開車回來幫忙,好讓他們的老腰歇一歇。老秦的孫子9歲,外孫女7歲,易楊樹下的胎菊叢,是他們玩耍的樂園。不僅如此,這兩年,每到收獲季,兒女們還把他們的同事和朋友也帶來了,城里客人大多帶著小孩子,由著他們在易楊林里撒個歡,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老秦覺得易楊林里添了許多生氣。
易楊林里不但可采摘一袋袋的胎菊,還可收獲一窩窩的白蘑菇。老秦親自上灶,用自家榨的菜籽油煎蘑菇片給大家吃。厚厚的蘑菇片上鼓出金黃的小油泡,香氣散出老遠,往往還沒上桌,就被小孩子們搶吃一空。老秦的兒子搶到了一片,說這蘑菇還是這樣油煎了好吃。射陽離海近,土壤有鹽分,加上易楊樹下每年堆積了那么多腐葉,出產(chǎn)的蘑菇肥腴鮮香,韌性十足,倒有幾分像松茸的味道。
吃了老秦家的土灶飯,第二天一早,城里來客也不管皮鞋是否被露水浸得塌軟,麻利地干了一氣,把該收的胎菊都收了,把該收的蘋果也收了。老秦家還種著二三十棵蘋果樹,基本不用聯(lián)系銷售,都是兒女們的同事和朋友買走了。春天就訂了貨,秋天自己來采摘。蘋果的顏色濃郁如油畫,一半被秋陽烤成了橙紅色,另一半還是青黃的,個頭兒都不大。果樹下埋過有機肥,又基本不打藥,蘋果在衣服上擦一擦就能吃。來客咬第一口時多半嗆著了——這樣噴涌而出的果汁,令人猝不及防。
所有的小孩子都樂不思返。等到老秦幫著把成筐的蘋果搬上汽車后備箱,老秦妻子把胎菊茶怎么泡、菊花枕怎么用都交代好,汽車喇叭催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們還在易楊林里呼喊玩耍。那時刻,黃海之濱的落日是如此輝煌,易楊林的盡頭云深如墨,云層的縫隙里蜿蜒著一條金龍,那金龍幾秒間就幻化成絲帶,兜著紅紗燈一樣的落日是不讓它下墜。這種輝煌持續(xù)了約一分鐘,空氣里彌散著胎菊的干爽藥香,城里來客都看呆了。
有一次城里客返程路上,兒子發(fā)來短信:“爸,同事說小伢子們到你這兒來了以后很神奇,肯干活,還不要冰激凌、肯德基之類的獎賞?!崩锨匦πΓ匝宰哉Z道:“勞動本身不就是一種獎賞嗎?”
(選自《揚子晚報》2013年9月6日,有改動)
讀后一品
熱愛勞動就是熱愛生活,尊重勞動就是尊重自己。那些用勞動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就是對我們最好的獎賞。
思有所悟
1.本文作者擬題“采菊易楊下”與陶淵明的哪兩句詩有關,其作用是什么?
2.文中寫采蘑菇、收蘋果這樣的情節(jié)是否離題,為什么?
3.賞析文中黑體詞語的妙處。
4.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中的畫線句。
5.結合文章,談談你對“勞動本身不就是一種獎賞嗎”的理解。
【孫曉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