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伙伴們癡迷于一種游戲——打沙包。
這不,休息時間到了,我和伙伴們又拿著沙包如火箭般沖向了操場。
我們一共有八個人,通過“剪刀石頭布”決定打沙包的攻擊方和防守方。為了玩得更加痛快,我們這次同時使用兩個沙包,負責進攻的四個人分成兩組,一邊兩個,這次,我就是攻擊方的一員。我們負責扔出沙包擊打對手胸部以下的位置,對方的四個人則站在中間,接受我們的挑戰(zhàn)。如果對方?jīng)]有躲開沙包,不幸被擊中,就算“中彈身亡”;如果他接住沙包,則是積了一分,等于為本組“身亡”的成員取得了一次“復活”的機會。
“開始!”一聲令下,我和盟友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沙包,向站在中間的四個對手扔去。5分鐘過去了,卻沒有一個人中彈落馬,我們開始有些著急。
怎么回事呢?我仔細觀察場上的形勢。原來,我們雖然有兩個沙包,但我們缺少默契的配合,再加上有些伙伴拋擲沙包的準確率不高,不能形成有效的攻勢。該怎么辦呢?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我撿起對面同盟擲過來的沙包,先不忙著進攻,而是藏在袖子里,我身邊的李函筱則撿起另一個沙包奮力扔出去,對方又一次躲過我們的襲擊。見我這邊沒有動靜,就紛紛跑過來,調轉身子,以躲避對面吳昊檑手中的沙包。對面的吳昊檑心領神會,撿起沙包,做出瞄準并準備強力攻擊的樣子,防守方緊張地盯著吳昊檑,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另一個沙包的存在?!皺C會來了!”我心里一陣狂喜,急忙拿出沙包,照準離我最近的廉訊打去,正打在他的腰眼上……
很快,場上就只剩下扈書齊了?!安缓?!”我正在慶幸我們計策的成功,忽然看見扈書齊一捂胸脯,接住了打在她身上的沙包。她拿著沙包得意地向我們揮動起來,并示意已經(jīng)“犧牲”了的李安琪“復活”入場。我氣急了,拿出藏在袖子里的沙包瞄準扈書齊的腹部打去,只見她輕輕一閃,一個神龍?zhí)阶?,廉訊也成功“復活”了!重新復活的對手變得更加難以對付。他們吸取先前的教訓,不再站在中央被動挨打,而是分散站在兩邊,用眼睛的余光留意每一個沙包的動靜。一時之間,戰(zhàn)局又回到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久攻不下,我和同伴亮出了殺手锏——定。(在沙包規(guī)則中,“定”就是指攻擊方把沙包高高拋起,讓自己的盟友接住。接住沙包的盟友喊一聲“定”,正在躲避的對手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牢牢站在原地,必須等到沙包出手時才能移動。)
“定!”只聽吳昊檑大喊一聲,把沙包高高拋起,我高高地躍起,穩(wěn)穩(wěn)地接住飛過來的沙包。場上的幾個人猶如木雕石塑一樣,保持著各自最后的姿態(tài),靜靜地立在當場。我得意地欣賞著被“定”在原地只有一步之遙的“敵人”,和同伴一起舉起了手中的沙包……
推薦理由
游戲是孩子成長的舞臺,他們從中學到了在課堂上永遠也學不到的東西:
聲東擊西,兩線夾擊;重點防御,兼顧全局……孩子們在實戰(zhàn)中自覺地應用兵法,這儼然是一個運籌帷幄的微型戰(zhàn)場。
開局之初的狂轟濫炸,遇挫之后的冷靜思考,得手之后的“大意失荊州”,再次遇挫之后的策略調整……孩子們的真性情在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在分工、合作和互動中得到了交流、成長與快樂。
【指導并置評: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