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家的老母雞下了幾個圓溜溜的雞蛋,奶奶給它做了一個溫暖的窩,讓它安心孵小雞,我和弟弟都興奮極了。
過了三周,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發(fā)生了——小雞孵出來了。小雞們濕潤的黃毛一縷一縷的,好像剛洗完頭發(fā)似的:圓溜溜的眼睛好似綠豆大小,東張西望,顯得炯炯有神;腳爪瘦得可憐,真的是“骨瘦如柴”:心情愉快的時候,就歡快地“哼哼小曲”:心情不愉快時,就肆意地“大吼大叫”。
過了幾天,小雞們終于“羽翼豐滿”了,胖乎乎的身子配上黃澄澄的羽毛,像一只只金黃的絨球在老母雞身邊滾來滾去,可愛極了。叫聲也與往常不大一樣,更有力了,更響亮了。
一天上午,我正在房間里津津有味地看電視,突然,聽見老母雞凄慘的叫聲。我想:老母雞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肚子餓了?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險了?出于好奇,我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卻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隔壁家的小狗正在欺負我家可愛的小雞。老母雞生氣極了,開始發(fā)飆了:身上的羽毛都豎了起來,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尖嘴,朝小狗的身上使勁地啄,小狗好像有幾分膽怯,往后退了幾步,老母雞見小狗害怕了,也就放松了警惕,正要帶著小雞們回家時,小狗又趁火打劫,朝老母雞身上撲了過去,老母雞倒在了地上,嚇得小雞們慌忙地逃到了一邊。小狗用爪子把老母雞摁在地上,用鋒利的牙齒撕扯老母雞的羽毛,雞毛一片一片地往下掉:老母雞則用爪子去抓小狗的身子,用力一抓,只抓了一點毛下來,對于小狗來說,根本就無所謂;老母雞企圖掙扎,但卻無濟于事。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立刻朝小狗大吼,小狗預(yù)知大事不妙,落荒而逃。老母雞已是傷痕累累,它艱難地爬了起來,抖了兩下身子,帶著小雞們朝雞窩走去……此時,我覺得老母雞對小雞的愛不輸于人間一切的母愛!
又過了一段時間,小雞們漸漸地長大了,自我生存能力也越來越強了,可老母雞對小雞的關(guān)愛卻一點也沒有變。
一天,老母雞花了整整一上午的時間去草叢里找蚯蚓。眼看臨近中午了,小雞們也都饑腸轆轆了,站在雞窩口四處張望,這時,老母雞叼著幾條蟲子回來了,情緒非常低落,大概是因為食物不多吧。小雞們歡快地叫著,隨著老母雞一塊兒進了窩。老母雞把蟲子吐到地上,小雞們爭先恐后地啄食。不一會兒,小雞們就吃飽了,“伸個懶腰”,躺在雞窩里美美地睡覺。老母雞卻可憐巴巴地餓著肚子守在窩外,大概對上次小狗的“冒名來訪”還心有余悸,所以,它心甘情愿地守在窩口。
人世間,母愛不分大小,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平等的。有母親在的地方,永遠是孩子最安全、最幸福、最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