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他喜歡上了篆刻藝術,登門拜訪一位篆刻大師。說明來意,老先生微笑著對他說:“這次我先不教你什么訣竅。你先去后院,挑一擔石頭回家。等這擔石頭變成泥漿,你再來找我。”
回家后,他夜以繼日地刻著這堆石頭,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時間一長,手上起了血泡。血泡破了,鉆心的疼。結(jié)疤后,又奇癢無比。時間一天天過去,石頭日漸減少,地上的淤泥越積越厚。十年后,這堆石頭全部化作泥漿。他趕忙收拾行李,再次去往那個心中的“圣地”。
老先生見他滿手老繭,輕輕捋了捋胡須,說:“年輕人,所有技巧和訣竅,都已融化在這堆石頭中。我再沒有什么可以教你了,相信未來你一定會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就?!贝撕螅麕资耆缫蝗?,不曾有一日松懈。他刻的印雄健,洗練,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他就是齊白石,一位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影響深遠的泰斗級人物。
讀后收藏
人們很早就知道從燃燒火焰的顏色變化來觀察溫度的變化.爐火溫度在500℃以下呈暗黑色:升到700℃時.火焰變?yōu)樽霞t色:也就是俗稱的“爐火通紅”:再上升到800~900℃后,火焰由紅變黃,1200℃時,火焰發(fā)亮.逐漸變白,繼續(xù)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熱化,相當于燈泡鎢絲發(fā)亮的溫度,如果超過3000℃,火焰由白轉(zhuǎn)藍,這就是“爐火純青”了,是燃燒溫度的最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