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色彩就是天堂的顏色,它為人的一生打上底色,培育了命運的根基。因此隨著年紀(jì)的增大.會更加向往能再次躲進(jìn)童年的天堂。
我兒時的冬季是真正的冰天雪地.沒有被冰雪覆蓋的土地被凍得裂開一道道很深的大口子。即使如此,農(nóng)村的小子除去睡覺也很少待在屋里.整天在雪地里摸爬滾打。因此,棉靴頭和襪子永遠(yuǎn)是濕漉漉的.手腳年年都凍得像胡蘿卜.卻仍然喜歡一邊啃著凍得棒硬的胡蘿卜,一邊在外面玩耍:撞拐、彈球……
母親為防備我直接用棉襖袖子抹鼻涕.卻又不肯浪費布做兩只套袖.就把舊線襪子筒縫在我的襖袖上.像兩只毛烘烘的螃蟹爪,太難看了。這樣一來,我抹鼻涕就成“官”的了,不必嘀嘀咕咕,偷偷摸摸,可以大大方方地隨有隨抹,左右開弓。半個冬天下來.我的兩只襖袖便锃光瓦亮.像包著鐵板一樣光滑剛硬。一直要到過年的時候.母親才會給我摘掉兩塊鐵板.終于能看見并享受到真實而柔軟的兩只棉襖袖子了。
春節(jié)過后.待到地上的大雪漸漸消融.最先感知到春天訊息的反倒是地下的蟲子。在場院的邊邊角角比較松軟的土面上.出現(xiàn)了一些綠豆般大小的孔眼.我到陽坡挖一根細(xì)嫩的草根伸到孔眼里.就能釣出一條條白色的麥芽蟲.然后再用麥芽蟲去捉烏或破冰釣魚。烏和魚并不是那么容易捉到,作為一種游戲卻很刺激.極富誘惑力,年年玩兒,年年玩不夠。
二月二“龍?zhí)ь^”之后.大地開始泛綠,農(nóng)村就活起來了。我最盼望的是榆樹開花,枝頭掛滿一串串青白色的榆錢兒.清香,微甜,可生吃,可熬粥,可摻到糧食面子里貼餑餑.無論怎么吃都是美味……
春小麥一灌漿就可以在地里燒著吃,那種香、那種美、那種富有野趣的歡樂,是現(xiàn)在的孩子吃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進(jìn)入夏、秋兩季,地里的莊稼開始陸續(xù)成熟,場院里的瓜果梨桃逐漸飽滿.農(nóng)村小子天天都可以大飽口福。青豆、玉米在地里現(xiàn)掰現(xiàn)燒.就比拿回家再放到灶坑里燒出來的香……
星星點燈
作者將自己的童年時光比作天堂,因為它既簡單又豐富,簡單在于童年的主旋律就是“吃”“玩”二字:豐富在于生活雖不富裕,但日子卻同樣百般滋味,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