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斯法
“雅各布斯法”發(fā)明者是赫伯特·雅各布斯,在美國《密爾沃基日報》工作了幾十年,退休后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新聞學。老先生從辦公室看到許多學生在校園里抗議越戰(zhàn),于是想到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估算人群數量。
雅各布斯發(fā)現,學生們站立的區(qū)域總是出現某種重復的網格狀圖案,所以要知道某塊區(qū)域有多少學生,只需要看每個單元格里能站多少個學生就行了。
簡單來說,將一塊區(qū)域根據密度的不同劃分成若干個格子,通過觀察人群的密度,將每個格子的面積除以平均每人所占的面積,就能知道一個格子大概有多少個人了,最后將不同密度格子的人數相加,就能得到這群人的數量。只這就是雅各布斯法。
每個站著的人占了約2.5平方英尺(0.23平方米),這個數字是保證人群安全的上限,如果小于這個值,人群就會發(fā)生踩踏等惡性情況。這個數字也稱為“mosh-pit密度”(搖滾演唱會樂隊前方的一塊區(qū)域,允許樂迷在里面亂舞)。
這是很密集的人群,每個人占了4.5平方英尺(0.42平方米)。
輕度擁擠的人群,每個人能有10平方英尺(0.93平方米)。
“百萬”游行大縮水
參與人數,經常被媒體或活動主辦方拿來說事兒,你可別被忽悠了。就拿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附近舉行的一次“百萬”游行來說,聽這氣勢,肯定得有百來萬人了,更有人稱人數多達200萬。
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那次的“百萬”游行呢?兩位研究員Clark McPhail和John D.McCarthy測算了集會地的面積,再根據每個人2.5平方英尺,最小的安全站立面積計算,得出該地區(qū)最多可以容納1048206人。最后,兩位研究人員通過對比當時集會的照片,認為40萬人加入相當準確。
測算面積哪家強?神器Google Earth
這個時代不用點兒高大上,還真對不起先進科技。Google Earth是一款虛擬的地球儀軟件,將衛(wèi)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有了Google Earth,就可以精確測算出某塊區(qū)域的面積,并將這塊區(qū)域劃分成若干網絡,知道哪塊格子的面積就不是難事兒了。
要想知道某次活動的參加人數,你需要先知道活動現場大致的人口密度,現在媒體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有了媒體的圖片或視頻,就能大概知道活動上各處人群的密度,再套用“雅各布斯法”,掐指一算,還不了然于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