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學符合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求。在語文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能夠?qū)W生的學習興趣帶動起來,能夠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更有效。因此,教師要多從學生視角設計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以“趣”豐富語文課堂教學。
以往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多站在自身角度設計語文教學,忽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因而學生的學習激情不高。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主動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采用趣味教學,讓語文課堂充滿趣味性,從而帶動學生參與課堂,共建、共享趣味十足的語文教學。
一、巧用趣味導入,誘發(fā)學習興趣
一節(jié)課始于導入,因而它對整堂課具有重大的影響。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多以復習方法導入,學生對語文課堂沒有多大的期待性,因而也難以調(diào)集情感融入課堂。新課改更加注重教學中融入生本理念,以學生喜愛的方式授課得到廣泛推崇。因此,作為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要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融入一定的趣味元素,以趣味性的內(nèi)容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出來。在設計趣味導入時,教師要考慮趣味內(nèi)容與教材內(nèi)容的銜接性,以順利導入新課。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小松鼠找花生果》這一課時,教師巧用趣味導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猜謎語是小學生喜歡的一項趣味活動,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以趣味猜謎語形式導入新課,營造活潑的學習氛圍。師:同學們,喜不喜歡猜謎語呀?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猜謎語活動,老師想看看哪一位學生最快最準確地說出謎語。豎起耳朵,一起認真聽。學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了語文課堂上,都等待教師出示謎語。教師繼續(xù),謎語一:形狀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謎語二:紅房子,麻帳子,里面有個白胖子。謎語一出,學生競相猜測,語文課堂氛圍被營造起來。很快,學生便猜出了謎底:松鼠和花生。緊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各個角度拍攝的小松鼠,利用可愛的小松鼠形象帶動更強的學習興趣。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以猜謎語形式導入新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表現(xiàn)心理,以“猜”帶動學生的思維,再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示小松鼠形象,從抽象到具體,從枯燥到生動,引出語文學習。
二、巧用趣味教法,營造活躍氛圍
“教無定法”,但對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教”要突出“趣”。只有運用趣味性的教法,語文課堂氛圍才會越發(fā)活躍起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才會更高。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多以講解分析方式進行授課,學生的個性并未得到突出與發(fā)揮。為此,教師要轉(zhuǎn)換思維角度,從“趣”字出發(fā),多融入趣味元素,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更活潑生動。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美麗的丹頂鶴》這一課時,教師巧用趣味教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深化學生對丹頂鶴的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呈現(xiàn)不同角度、不同地方拍攝的丹頂鶴。通過欣賞丹頂鶴,給予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學生對丹頂鶴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教師設計趣味活動,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利用詞語描述丹頂鶴。頓時,語文課堂活躍起來?!白藙輧?yōu)美、脖子長、雪白的羽毛、腿長勝似長腿美女、高雅……”,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著。緊接著,為了將語文課堂推向高潮,教師播放與之相配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欣賞這篇課文。音樂響起,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起來: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配樂總結自己所學習的、所感悟的丹頂鶴,形成獨特的印象。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不斷變換教法,以不同的教法激趣、生趣,讓語文課堂越來越活躍,越來越精彩紛呈,從而增強教學實效。
三、巧設趣味活動,點燃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一定的活動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趣味活動,利用趣味十足的活動,點燃語文課堂。當然,僅僅追求“趣”字只能滿足學生的“玩”的需求,教師還必須思考趣味活動對于學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教師所設計的趣味活動要達到怎么樣的一個教學效果,這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教師可以設計競賽活動,將學生分為均衡的小組,一起玩“開火車比賽讀字活動”,強化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又如:教師可以設計表演活動,利用演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猴子種果樹》這一課時,教師設計“表演活動”,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將文本內(nèi)容以對話、角色表演形式演繹出來,取得很好的效果。各小組學生需要分別扮演烏鴉、喜鵲、杜鵑、猴子,并在基于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設計對話,表演練習。這樣的活動趣味十足,學生甚是喜歡,因而收效頗高。又如:在學習了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狼和小羊》這一課后,教師設計寫故事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描寫的是狼和小羊的故事,學生可以自選喜歡的動物,創(chuàng)編狐貍和老虎的故事、小鴨與猴子的故事等等。引導學生發(fā)揮思維,創(chuàng)編趣味而又有啟發(fā)性的故事。
通過設計多元化的趣味活動,學生享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愿意融入課堂學習。
總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離不開“趣”字。教師要在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實施趣味教學,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周旭.淺談語文的趣味教學[J].學周刊.2011(13)
[2]劉捷.玩要精彩學要輕松——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探索[J].語文天地.2014(12)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唯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