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有一個(gè)叫沈葆楨的外甥,自幼聰明過人,16歲就考取了秀才,接著又考取了舉人,官位不斷上升。仕途如意的他,漸漸有了驕傲之心。
一次,沈葆楨和朋友在月夜中飲酒,喝得十分起興。沈葆楨漸漸有了幾分醉意。他聽見酒桌上的朋友奉承自己,十分得意,于是詩興大發(fā),借著月題寫了兩句詩: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此話一出,在場的朋友都臉面上不太好看,紛紛揮袖而去。因?yàn)樗倪@兩句詩實(shí)際上是在諷刺其他官員的“無能”,而同樣身在官場的朋友哪能忍受如此諷刺呢?后來有人把這兩句詩拿給林則徐那,林則徐看罷,即向來人表示了歉意,說自己沒有花時(shí)間教育好外甥。隨后,他又起筆來,把“何必”的“必”字改成了“況”字,使原詩變成了一鉤已足明天下,何況清輝滿十分。雖只一字之差,但意思已完全不一樣,由原來自負(fù)自滿的口吻變成了謙虛豁達(dá)的口吻,沈葆楨知道后,自覺十分羞愧。從那以后,他在與人交往時(shí),也變得越來越謙虛好學(xué),后來,林則徐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