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周易》作為群經(jīng)之首,其經(jīng)和傳兩個部分都包含了豐富的育人思想,對人們的人生追求,治學態(tài)度和行為教化都有十分精辟的闡述?!吨芤住穼ⅰ俺绲聫V業(yè)”的人生追求作為育人的終極目標,主張一種“至誠謙卑”的治學態(tài)度和以身作則的行為教化原則,而對于不同的育人對象則要采用因材施教的行為教化方法,《周易》這些育人觀念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們?nèi)匀痪哂兄匾慕梃b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周易》 “崇德廣業(yè)” “至誠謙卑” 行為教化
數(shù)千年來《周易》一直被視為“卜筮之書”,但其經(jīng)文和傳文充滿了樸素的哲學思想,因此人們又視其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典籍,而這本作為群經(jīng)之首的《周易》同時也是中國育人思想之濫觴。《周易》經(jīng)文是古人對卜筮活動的記錄,而《周易》傳文則是對經(jīng)文的哲學闡釋,包括《彖傳》上下篇、《大象傳》、《小象傳》、《文言傳》、《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透過《周易》神秘的卜筮外衣,《周易》闡發(fā)了我國古代先哲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并滲透出發(fā)人深思的育人思想?!吨芤住返挠擞^貫穿于經(jīng)傳全文,與中國古典社會哲學渾然一體,包括對個人修養(yǎng),思想道德,人倫秩序等社會哲學的精辟論述?!吨芤住坟S富的育人思想不應該被歷史塵封,其崇德廣業(yè)的人生追求,至誠謙卑的治學態(tài)度,以及行為教化的育人原則對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nèi)匀痪哂兄匾膯⑹咀饔谩?/p>
一、崇德廣業(yè)的人生追求
《周易·系辭(上)》指出:“《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yè)也?!?“崇德”,即讓品德變得越來越高尚?!皬V業(yè)”,即使事業(yè)越來越廣大。{1}“崇德廣業(yè)”是《周易》所倡導的人生追求,同時也是“育人”的最終目標。人們要將培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和成就事業(yè)結合起來,成就事業(yè)以道德修養(yǎng)為基礎,而道德修養(yǎng)最終將體現(xiàn)為成就事業(yè)。“德”是《周易》育人觀的主要內(nèi)容,《周易·乾卦》提出了德育的四個基本方面,即元、亨、利、貞,對應到個人修養(yǎng)就是要合符仁、禮、義、智的道德規(guī)范?!俺绲隆辈⒎强斩吹恼f教,而是要采取具體行動?!吨芤住の难浴吩唬骸熬右猿傻聻樾?,日可見之行也?!?《周易·蒙卦》又曰:“君子以果行育德?!本又乱憩F(xiàn)在行動上,通過行動可以看到君子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君子又以果敢的實踐行為來進一步培育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充分說明德與行是相輔相成的。“崇德”也并不僅僅是個人內(nèi)心道德修養(yǎng)的完善,而是最終要落實到“廣業(yè)”的社會實踐中去,即秉持高尚的德性,去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yè),創(chuàng)造輝煌的成績?!皬V業(yè)”是個體生命外在價值的體現(xiàn),但絕非滿足一己之私利,而是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融合,以社會為己任,造福于民。
“崇德廣業(yè)”的人生追求要求人們具備“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厚德載物”的人文情懷。《乾卦·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碧斓赖倪\行無比剛健,歷經(jīng)春、夏、秋、冬四季循環(huán)反復卻從不曾停歇,而有為的君子當效法天道,樹立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拼搏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這種強大不僅是能力的增強,而且也是事業(yè)的廣進?!肚浴肪湃秤衷唬骸熬咏K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擁有偉大抱負的君子對“廣業(yè)”的孜孜以求是永無止境的,他們白天兢兢業(yè)業(yè)地勤勉于事,即使到了夜晚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始終保持著一份謹慎的心態(tài)而“三省吾身”,這份勤勉和謹慎能增進他們的事業(yè),更能使他們即使身處危境而不至于犯錯。“自強不息”固然能“廣業(yè)”,然而在喧囂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有多少人卻在事業(yè)的頂峰墜入萬劫不復的罪惡深淵,何也?只因為他們不具有“厚德載物”的崇德思想?!独へ浴は髠鳌吩唬骸暗貏?,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贝蟮刈躺巳f物,也默默地承載著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納,君子效法大地而培養(yǎng)起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且勇于承擔重任,以其深厚的美德和敢于擔當?shù)木袢ソ逃透谢恕!独へ浴肪哦骋嘣唬骸爸薄⒎?、大,不習,無不利?!薄爸薄本褪钦?,“方”就是方正,“大”就是博大的意思。{2}根據(jù)廖名春考證,“習”當系“摺”字的假借,“摺”與“折”同義,即“敗”的意思。人們?nèi)缒軌蜃龅絼傊辈话?、行為方方正正、胸懷博大就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也就無所不利,從而實現(xiàn)“崇德廣業(yè)”的人生追求。
二、至誠謙卑的治學態(tài)度
樹立了“崇德廣業(yè)”的人生追求,人們還應該培養(yǎng)起“至誠謙卑”的治學態(tài)度。《蒙卦》卦辭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边@句話說明治學之事是“學子”有求于“師”,并非“師”求“學子”。{3}求教者是治學的主體,只有出于求教者主觀愿望自覺地學習,治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誠心求教是治學的前提?!睹韶浴坟赞o再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也就是說,如果是初筮,心懷誠意,就告知以占筮的結果。若心無誠意,再三求筮,則是對神靈的褻瀆,就不告知以結果?!吨芤住芬哉俭咦鞅扔?,說明治學就如同求筮問卜一樣,應當懷有至誠之心。如果求學者態(tài)度誠懇,為師者就應當給予教誨;如果求學者心意不誠,就是對傳教者的輕慢,傳教者對這樣的學子可不予理會。這三句話強調(diào)求學者應端正學習態(tài)度,再次體現(xiàn)了誠心求教的治學原則,同時也闡明師道尊嚴不容褻瀆,凸顯了傳教者在教育行為中的主導性?!睹韶浴坟韵笠搀w現(xiàn)了傳教者的主導作用:蒙卦上卦為山,下卦為水,故《蒙卦·象傳》曰:“山下出泉,蒙?!比绯龅乇?,四處漫流而不知所終,此時應有人開溝挖渠加以疏導,才能匯流成河,比喻傳教者對于無知的學子當施以啟發(fā)教育,循循善誘,方能使之成才。
以至誠之心求學還必須保持一份謙虛的態(tài)度?!爸t受益,滿招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是中華民族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周易》對“謙”之德尤為重視。在《謙卦》六爻中,前三爻皆判之以“吉”,后三爻皆判之以“利”,這種評判在《周易》經(jīng)文中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謙虛之美德在《周易》作者心目中具有無比崇高的地位?!吨芤住穼⒅t之德分為四類,即“謙謙、鳴謙、勞謙、■謙”?!吨t卦》初六曰:“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敝t謙是謙而又謙的意思,“用涉大川”比喻君子積極主動地開創(chuàng)事業(yè)并克服重重困難。君子利用極其謙卑的態(tài)度去治學,在事業(yè)中就能夠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結果自然是吉利的?!吨t卦》六二爻曰:“鳴謙,貞吉。”君子謙虛的治學態(tài)度能引起全社會的共鳴,讓謙虛的美德蔚然成風。“貞”是堅守的意思,謙虛能給人帶來美名和成就,但功成名就之后仍然需要堅守謙虛的正道,如此才能獲得最終的吉利?!吨t卦》九三爻曰:“勞謙,君子有終,吉?!本油ㄟ^勤勉勞作建立起功業(yè),但他仍然保持著謙虛的治學態(tài)度,這樣的君子終究能獲得一個吉利的結局。《謙卦》六四爻曰:“無不利,■謙。”“■”是施行的意思。{4}謙虛的治學態(tài)度使人不斷進步,無論人們處于何種境地,施行謙虛的美德自當是無所不利的。
三、行為教化原則
《周易》同其他文化典籍一樣,其最大的功用在于施教化于民,在所有的教化手段中最有效的莫過于行為教化了,施教者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為去引導和教化他人。《晉卦·象傳》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薄罢选笔秋@耀的意思,{5}晉卦象征著太陽從地上升起來,“明德”就是君子如同太陽普照大地一樣顯耀自己高尚的品德,“明德”的目的是為了起到榜樣作用,讓天下所有的人都來效仿,然而“明德”的前提是“自明”,即君子自己必須首先培養(yǎng)起高尚的德行,然后才能去教化天下之人。《觀卦》九五爻曰:“觀我生,君子無咎?!鄙暇咆吃唬骸坝^其生,君子無咎?!薄队^卦》講君王觀察民情,以教化天下。古代君王作為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為萬民所敬仰,其一言一行無不對民風民俗造成影響?!坝^其生”就是君王反觀自身,九五爻是陽爻且位于《觀卦》上卦中位,其行為至剛至正,至中至和,因此他自身能夠做到無咎?!坝^其生”指君王觀察普通百姓的行為,因為處于上位的君王為天下人做出了表率,普通百姓無不效仿,民風自然也就中正淳樸。行為教化于國能端正民風,于家則能規(guī)正家教?!都胰素浴飞暇旁唬骸坝墟谕?,終吉?!薄断髠鳌酚衷唬骸巴缰?,反身之謂也?!薄版凇本褪怯姓\信,言行一致,“威”就是威望。所謂正人先正己,一家之長的威嚴不是來自聲色俱厲,也不是來自強權和暴力,而是來自于自己的道德魅力,如果自己能做到以身作則,那么自然就能在家樹立威信,治家達到吉祥如意的結果。
行為教化不僅是以身作則,更是對受教者行為的影響,特別是對幼稚蒙童的行為必須施以積極的引導和約束。俗話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針對不同的對象《周易》主張“因材施教”的教化原則?!吨芤住访韶猿趿吃唬骸鞍l(fā)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刑”是“型”的通假字,即典范,示范的意思。{6}“說”是“脫”的通假字,擺脫的意思。{7}“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就是說要用示范或樹立榜樣的辦法使人擺脫蒙昧的桎梏。初六爻位于蒙卦的最下方,象征啟蒙的初始階段,啟蒙的對象是最幼稚的蒙童,如果采用空洞的說教,恐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通過形象的示范讓蒙童去模仿,或者利用具體的榜樣對蒙童施以影響,則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睹韶浴妨遑吃唬骸巴桑??!薄断髠鳌吩唬骸巴芍?,順以巽也?!薄百恪奔础爸t遜,順從”的意思。{8}該爻講對于謙遜而順從地接受教導的蒙童,傳教者應當依其本性順勢引導,使之走上正道?!睹韶浴飞暇咆吃唬骸皳裘?,不利為寇,利御寇。”上九位于《蒙卦》最高位置,象征最昏蒙至極,冥頑不化的蒙童,對于這樣的頑童宜采用“擊蒙”的方式,即施以必要的懲罰加以管教和約束,矯正他們的錯誤行為?!盀榭堋北扔鞅┝疫^甚的方式,“御寇”比喻適當?shù)膰绤?。{9}對冥頑之蒙童的懲戒應適可而止,不宜采用過于嚴苛的手段?!吨芤住丰槍γ赏牟煌攸c,分別提出了“刑人”“順以巽”“擊蒙”的教化方法以塑造其行為,并達到最佳的行為教化效果。
四、結語
現(xiàn)代社會創(chuàng)造了空前繁榮的物質(zhì)文明,而人們的思想和靈魂卻變得有些困惑。站在新時代發(fā)展的歷史潮頭,我們重溫經(jīng)典,期冀經(jīng)典中的微言大義能給我們指點迷津。古代先賢利用《周易》的諄諄教導培養(yǎng)了無數(shù)能人賢達,而我們今天仍然能夠從《周易》的教誨中找到人生的真義:“崇德”是立人之本,“廣業(yè)”是我們一生不倦的追求,“至誠謙卑”是我們不變的治學態(tài)度,而以身作則和因材施教的行為教化則是我們理當肩負的社會責任?!?/p>
■
{1}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頁。
{2} 廖名春:《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五考,載《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3}{9}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頁,第38頁。
{4} 唐明邦:《周易評注》,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40頁。
{5} 周振甫:《周易譯注》,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125頁。
{6}{7} 曹先擢:《通假字例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頁,第129頁。
{8} 李申:《周易經(jīng)傳評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頁。
基金項目:西南科技大學教務處人文素質(zhì)課程項目“中國文化概況(英文)”,編號208002
■
作 者:任運忠,碩士,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典籍翻譯。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