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是有高低的。葉錦添評價周迅有一句話:她會帶著我的衣服朝她自己的方向走。
即使一件道具服裝,也可以穿出獨一無二的個人味。這就是個人悟性。曾看過一個別致的桌布,普通的江南土布,主人卻在中間錯色縫了兩個小方塊,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打破了沉悶,清盈許多。加了個人創(chuàng)意,變成自己的東西。
曾被人夸頭發(fā)好,問用的什么洗發(fā)水,怎么保養(yǎng)的,我還真答不上來,勤洗,少吹燙折騰,天然就最好。頭發(fā)是自己的,干凈整潔就好,我不太注重什么發(fā)型、款式,我是個怕麻煩的人,什么最簡單別致,從中找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持下去,就成自己的風格了。人的臉和姿態(tài)是從心而發(fā)的,管理好自己的內(nèi)心通常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如果常常猶疑和左顧右盼,內(nèi)心通常也是四分五裂,一盤散沙。
曾經(jīng)在龍脊梯田喝到一種粗茶,就是山里人自己喝的,黑黑的,散裝,飯后,他們給我泡了一碗,居然香冽無比,當時,山風清涼,真正粗茶淡飯,回味滿滿當當。碰巧看到作家楊葵提起一段關于茶的文字:“老嫗泡茶,大碗,各種散茶放進去,開水沖,一股菜油味,可能是炒菜的鍋炒茶,可能是吃飯碗泡茶,喝的人說很開放,很有活力?!狈浅1普娴脑u價,這個獨一無二就是自己的了。不要那么多的講究,又是茶器,又是茶具,又要經(jīng)過多少年的風霜雨雪,就是原始,開放,充滿了活力和能量。
曾經(jīng)收到過一個國外旅居的友人寄過來的信,信寫在餐巾紙上,而紙巾上印著她家的LOGO,獨一無二,這種訂制非常用心。只是小物品,卻有了屬于自己的味道??梢韵胂笏诤韧晗挛绮韬?,坐在午后暖陽下,順手寫下一些字時的心情。
一個朋友是打底衫高手,深灰、淺灰、黑色、米色的打底抓領衫,她穿得自如好看,卻常常令人驚艷。可時尚可知性可女人味,比如有年冬天,她穿薄荷綠打底衫,配上黑短襖,一長一短,令人過目難忘;參加某個Party,深灰、淺灰兩件薄打底衫疊穿,配厚實小背心,再套淺灰外套,層層疊疊,卻簡潔諧調(diào),外套一脫,恰到好處。她從不穿秋衣,打底衫就是內(nèi)衣,普通打底衫被她穿得游刃有余,動感十足。帶著衣服朝自己的方向走,就是好看,穿衣的悟性真重要。
同樣是那種小資的紅酒,紅酒其實口感并不好,只不過不小心成了浪漫的替代物,有些人喜歡附庸風雅而已。但一個友人提到的紅酒,我卻覺得紅酒朝著她的方向走了,妙不可言:拿紅酒橙皮漬梨子,雪梨漬過后,變成酒紅色,是讓人想入非非的那種鬼魅色澤,齒頰留芳,吃過幾塊后,臉上潮紅起來,好像涂了胭脂。這是她的私房紅酒雪梨。這樣用紅酒,真正是紅酒為她所用了,妙不可言。
關于國外的書店,有這樣的描述,比如一本關于釣魚的書,不是扎在書堆里,變成實用的大路貨書,而是營造出這本書的氛圍:書、魚桿、休閑椅、便當、魚簍,還有防曬霜,他們在營造一種生活方式,書和生活緊密相聯(lián)。這個真是符合我的想法。我不喜歡很多大書店的原因是,壓抑,沉重,累,沒有樂趣。
有段時間我也經(jīng)常做飯,但真的沒辦法像很多女人說自己喜愛廚房,家事經(jīng)常做,多少會顯得瑣碎,沒那么多樂趣,所以我常常很慚愧,我修行不夠,還沒真正愛上廚房,我很怕做麻煩的菜,但對做各類湯,尤其是魚湯卻談得上喜歡,汁白湯濃,鮮魚、豆腐、蘿卜,魚煎好,然后放水,加豆腐和蘿卜,燉上個把小時,不用管,一大鍋湯,撒上青綠蔥花,好看,好吃,有營養(yǎng),不那么費事,做湯的時候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個怕麻煩的人,不是太感興趣但又必需做的事,只能盡量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記得一款關于粥的描述,一個女人是粥癡,她日夜要給辛苦工作的老公準備一碗經(jīng)典的粥,當作午后點心,這個畫面真令人想象,佩服。一碗粥,簡單卻又不同尋常,天天熬,粥已多少帶著她的個人風格了,成了她的招牌粥。每個女人的生活中總得有那么一兩件招牌吧。
想起了自己的行李箱,黑色,很簡潔?,F(xiàn)在的箱子都是高大上,花花綠綠。說實話,我很不喜歡托運箱子,有一次托運箱子,我就差點認不出我的箱子。我只用過兩個箱子。一個是我結婚時媽媽送給我的,不便宜,深灰色,很好用,用了十多年,一直都沒壞。換掉,只是因為想換一個更小一點的,更輕巧的,我買了一款無印良品的最小款,剛夠放三四件衣裳、兩三本書和一些隨身日用品,輕巧簡潔,黑色,坐火車或飛機都可隨身帶,很喜歡,這個箱子就像我,適合便是好的了。
某個人說,有很多自己唯一的樂趣,這個唯一,真好,只是屬于自己的娛樂,無需人參與。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