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聽著陳綺貞,穿著格子襯衫,在南鑼鼓巷的陽光或陰霾中,手捧一杯星巴克咖啡,用單反表達出村上春樹帶來的悲傷和疼痛……”這是豆瓣上流行一時的測試題:你屬于哪一種小清新?有人說,小清新是繼詩人、搖滾青年之后的新生標簽人群,那么,何為小清新呢?
小清新的說法最早源自音樂流派“獨立流行樂”,以旋律優(yōu)美清爽為特點。當(dāng)下,偏愛清新、唯美的文藝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風(fēng)格影響的一批年輕人,也被叫作小清新。這類人相信直覺,他們的世界干凈溫暖而略帶敏感,不喜歡憤世嫉俗,他們總是與這些詞語相關(guān)聯(lián):帆布鞋、棉布長裙、單反、天空、咖啡、音樂、文字、疼痛和溫暖。
小清新看上去跟小資很像,實際上截然不同。小資更多是一個消費概念,而小清新雖然延續(xù)了小資中的生活情趣追求,但小清新是反消費更反浪費的。小清新一族,不脫離群眾,但常常想要通過某些東西表現(xiàn)出她們的不同,是有品位的。她們在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也向往著純樸簡單的情調(diào)。
無論是作為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還是個人憧憬的美好意境,小清新都是秉承淡雅、自然、樸實、超脫、靜謐的特點而存在著。小清新不是自命清高,不是嫉世憤俗,更不是自以為是,小清新只是想在這個物欲橫流、喧囂繁雜的大干世界找尋一處真正屬于自我心靈的港灣。如今,小清新的群體越來越龐大,中學(xué)生居多,他們有著非常相似的愛好,如喜歡自然,喜歡花卉,喜歡獨居,崇尚溫暖唯美,向往自由的生活。你,是小清新一族嗎?
Part 1
小清新的族群特點
小清新一族,多數(shù)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但是追求品味和純樸是不矛盾的。小清新們有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不抑郁不消沉,不寂寞不孤獨,有時候,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許并不能完全懂,但他們真的感動了,真的受到影響了。小清新們有自己的神,有獨特的衣食住行風(fēng)格。他們喜歡的東西大多帶著清新、唯美、溫暖、治愈等元素,充分滿足了青春期的小情緒、小憂傷、小文藝,更重要的是這些情懷背后,總藏著某種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思。
小清新的幾個神
鼻祖:巖井俊二
巖井俊二可以說是小清新的鼻祖,他的電影作品大都與青春、愛情有關(guān),在清新唯美的影像中,流露出細膩豐富的情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如《情書》。他說:“很多時候,生活就像一枚再普通不過的果實。你只有切開它,然后用放大鏡細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它獨一無二的魅力。對我來說,攝影機就是那個放大鏡?!?/p>
巖井俊二有些發(fā)胖,一頭微鬈的長發(fā),灰色麻布襯衣上開了一個口子,露出一片慘白的皮膚。標準無印良品式的清新打扮,哪怕他已近50歲,也無愧為小清新鼻祖以及日本文藝片大師的地位。《情書》上映近20年了,現(xiàn)在的巖井俊二,仍保留著齊肩的頭發(fā),仍愛穿牛仔褲與跑鞋,仍喜歡細膩的風(fēng)格,“我喜歡細膩的敘事風(fēng)格,這也許是我在電影界的指紋。”
女神:陳綺貞
叫陳綺貞可千萬不能連名帶姓,那樣太嚴肅,不夠溫暖,不夠清澈,不夠美好,不夠清新。叫綺貞吧,太溫暖了。叫老師吧,太尊敬了。最好要叫她的英文名Cheer。
陳老師的音樂符合一切清新系的情感需求:干凈清澈的聲音,從《花的姿態(tài)》到《還是會寂寞》,從《旅行的意義》到《華麗的冒險》。她在這些旋律甜美的歌里反復(fù)吟唱的,是自己的小情緒和私人化的生活,如《我的驕傲無可救藥》、《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我喜歡木村拓哉》。小清新們喜歡的正是這種自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陳老師本人也完全符合小清新的審美需求,永遠的長發(fā)和長裙,穿著帆布鞋背著木吉他,站在舞臺上靜靜低唱。她的《旅行的意義》成了許多小清新的“國歌”,在這首歌曲的MV里,她戴著機車帽騎摩托車,清新而又帥氣。小清新們也因為這首《旅行的意義》而把“旅游”稱為“旅行”,他們認為,“旅游”太俗,“旅行”才夠清新,夠文藝。
教主: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這個名字聽上去就很文藝,他被小清新們奉為教主。小清新的生活中須臾不離村上春樹,讀村上春樹,就好比一次仿真的小規(guī)模春游,連大門都不用出,臆想就夠了。在想象中的春天物語里,總有樹木森森,通常都是橡樹、橄欖樹、棕櫚樹之類的喬木,偶爾能聽到鳥叫聲,整個世界美好而靜謐。崇拜村上春樹的小清新們,也總是對森林情有獨鐘。村上春樹教導(dǎo)說: “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入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比欢∏逍聜兛偸窍喾暝谕黄餐纳掷?。有人說村上春樹是流行性病毒,他打了一個噴嚏,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感冒了。全世界的小清新都在追隨村上春樹筆下的生活方式,那里就是他們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泰斗:宮崎駿
宮崎駿算是“老清新”了,他的動畫里從不缺藍天、白云、清風(fēng),劇情娓娓道來之外,還有令人感動的震撼,這樣的風(fēng)格簡直就是為小清新量身制作的。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國際,這位鶴發(fā)長者都不乏追隨的粉絲。在年幼者看來,他的故事親切唯美;在成年人眼里,超現(xiàn)實的劇情又有悲夭憫人的人文情懷,比如經(jīng)典作品《千與千尋》,“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zāi)沟牧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dāng)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p>
在這個興起用電腦作畫的年代,宮崎駿依然一心一意地用手去創(chuàng)造一個寧靜的美麗的禪之世界,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這生動的亮點,不是靠大量的音樂或高科技去傳遞,而是靠簡單的出色的手藝。這也正中小清新的口味。
女王:桂綸鎂
幾年前一部《藍色大門》讓純真倔強的桂綸鎂成為臺灣小清新女演員的代言人,“純過蒸餾水”是許多人對她的印象。然后是《不能說的秘密》及《最遙遠的距離》,她穿著校服彈奏鋼琴和戴著耳機閉眼傾聽的文藝小清新畫面,頓成經(jīng)典。這個瘦弱女生身上,總有一種清新氣息讓人不由自主被吸引,也正是這種氣質(zhì)讓她成為“文藝片女王”。她恬靜的外表,清新的氣質(zhì),獨特的穿衣風(fēng)格,是文藝范兒的典型。
達人:張愛玲、三毛
張愛玲和三毛作為小清新們喜歡的兩個女性作家,她們的身上都有著傳奇,一個冷傲,一個浪漫。張愛玲的高度是她對人生的理解,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三毛的高度是她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她的一生都做著一個絕色浪漫的夢,這個夢就是讓她不斷地追求自由的人生與浪漫的情懷,以及一切一切美好的東西,“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笨粗鴥扇说淖髌罚∏逍掠挚梢宰悴怀鰬衾寺乃囈幌铝?。
小清新的書影樂
小清新們有著非常相似的愛好,喜歡的圖書、音樂、電影也都追尋著一致的風(fēng)格:唯美、文藝、溫暖。
對小清新而言,包里裝著一本《小王子》,坐在草地上靜靜地看,偶爾抬頭看看藍色的天空,低頭看看綠色的草地,整個世界瞬間文藝了。《小王子》是傷感版的《彼得·潘》,永遠不老的小王子,是逃避世界的好借口。比小王子更有代表性的是故事中的狐貍和玫瑰花。再文藝一點的可以讀讀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的《玩偶之家》、五六十年代的《牛虻》、七八十年代的《飄》、八九十年代的《廊橋遺夢》。
小清新必然熱愛電影,言必談王家衛(wèi)、巖井俊二君流派的導(dǎo)演,再怎么著,也要知道《藍色大門》究竟講什么。這些電影干篇一律的有藍天呀白云呀綠草地呀單車呀等元素,代表影片有《盛夏光年》、《夏天的尾巴》、《花吃了那女孩》。
小清新的音樂也應(yīng)該是清爽的曲風(fēng)和隨意的創(chuàng)作。雖然聽上去很小眾,但這個范圍還是比較廣的。王箏的《越單純越幸福》、《我們都是好孩子》,關(guān)于青春與學(xué)生時代的校園歌曲,也是80后、90初喜愛的小清新風(fēng)格音樂。牛奶咖啡的《越長大越孤單》、《明天你好》、《帶我離開》.小清新們一看到歌名就醉了。關(guān)于成長與孤獨的音樂,是典型的小清新風(fēng)格。
既然圖書、電影、音樂都有統(tǒng)一的格調(diào),那么,小清新們?nèi)ツ睦锵鄷兀恳粋€群體總會催生出一個聚居地。在陳綺貞專輯大賣的那年,一個叫豆瓣網(wǎng)的網(wǎng)站成立,此后,成為小清新的一個大本營。豆瓣有三大內(nèi)容:圖書、音樂、電影,與傳統(tǒng)網(wǎng)站的最大區(qū)別是,資料庫可由任意網(wǎng)友添加,推薦電影,看完還可以打分、寫評論。豆瓣網(wǎng)還以“相同興趣”為紐帶,推出了“小組”、“同城”功能(常有看文藝電影、郊游等活動),為志同道合的小清新提供了抱團機會。
后來,小清新類型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越來越活躍,主要有下面幾種表現(xiàn)形式:輕博客作為傳統(tǒng)博客的一種“變體”,介于微博之間,日志短小,分享自由。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個引用,這種“意識流”式的瑣碎記憶特別小清新們的口味。
喜歡文藝作品嗎?喜歡唯美畫面嗎?喜歡清新曲風(fēng)嗎?喜歡玩豆瓣網(wǎng)嗎?喜歡陽光、藍天、大自然、墻上的手影、棉花糖般的白云朵朵、小雨過后街角的茉莉香味、卡布奇諾的溫暖、夏天的凍檸茶在玻璃杯上凝成的水珠嗎?會仰望摩天輪上的燈光、追逐流光溢彩的旋轉(zhuǎn)木馬、用枯葉當(dāng)作詩集的書簽、聆聽雪花落在睫毛上的聲音、嘟起嘴巴吹風(fēng)車和蒲公英、背著卡其色的帆布包奔上未知終點的公車嗎?會對著三毛的流浪文字黯然神傷嗎?看到一段傷感句子后會摘抄下來嗎?看到小清新的話題會想著如何才能更清新嗎?滿足上訴愛好者,請自動舉手加入小清新的行列,并且可以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小清新修煉記。
Part 2
小清新養(yǎng)成路線
重點提示:太高的男生請自覺成為旁觀者吧。男生高點確實好,但是小清新不能太高啊,比如姚明,無論如何打扮也不能叫他小清新。超過一米九的,請自動離開這個歸類。另外,男生要有一件格子襯衫,女生要有一條棉布長裙,面料要柔軟透氣,設(shè)計要簡單干凈,尺寸要寬松舒適,不求最貴,但求自我風(fēng)格。
頭發(fā):女生最好有一頭海藻一樣的長發(fā)或者有慵懶的小卷貼在頭皮上,千萬別把頭發(fā)燙成爆炸頭再染成彩虹色,那叫非主流,和小清新八竿子打不著。寸頭、光頭的男生請靠邊站,光頭、寸頭都是和“硬漢”這類詞聯(lián)系到一起的,小清新們都鐘情長度適中的清爽發(fā)型,可以適當(dāng)留一點劉海。
著裝:小清新的清新特質(zhì),是由純棉織物服裝和帆布鞋來表達的,色調(diào)傾向于單純的素色。純棉質(zhì)地意味著生態(tài)主義,單純的素色意味著清純,而帆布鞋則暗示多少有一點“旅行癖”。穿著風(fēng)格多為小碎花、田園等花朵為元素,碎花朵朵牽動著少女細膩的心思,在繁花盛開的夏季,每一朵花都有著獨屬于它的浪漫故事,就如同少女心中裝載的小秘密。淡色系、白色或米色蕾絲裙子便是其小清新的代表,點點花色綻放裙身,觸摸著輕柔的顏色,仿佛來到了藝術(shù)家的后花園,那里開滿了薔薇,寫滿了法式的浪漫。布料也是大多用雪紡,因為其質(zhì)地柔軟親膚且觸感清爽宜人。中學(xué)生穿著校服就夠清新了??偠灾?,小清新的著裝風(fēng)格要給人清新、自然、超凡脫俗的感覺,讓人覺得這個人如同從森林里走出來的。
顏色:小清新的顏色,飽和度一定不要太高,色彩也避免過于艷麗,太張揚了可不好。這樣看來,淡藍的色彩最符合要求,它既非極左的,亦非保守的,而是一種中性的,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現(xiàn)代主義色彩。象征著天空的白色和象征著海洋的藍色混合在一起,給小清新添上了浪漫和自由色彩。
讀書:小清新對巖井俊二、張愛玲、杜拉斯等經(jīng)典人物尤為偏愛,他們的文字都有各自的特別但都有共同之處。書中總是彌漫著淡淡的哀傷,再興高采烈的喜悅也寫得很平和,再憤世嫉俗的事情也寫得很冷靜,讀來很有美感。文字上,拋棄濃烈的愛與恨,一切都是淡淡的,平和的,溫暖人心而又不溫不火的。
寫字:小清新熱衷于書寫,喜歡記錄每日的衣著和心情,在既嚴肅又活潑的言辭里,顯示出輕盈、小巧和童稚氣的俏皮。在小清新的世界里沒有“故事”,只有“物語”;沒有“情緒”,只有“情愫”,還要重點強調(diào)一個人獨處時的思緒,比如:一個人的世界,很安靜,安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冷了,給自己加件外套;餓了,給自己買個面包;病了,給自己一份堅強;失敗了,給自己一個目標;跌倒了,在傷痛中爬起并給自己一個寬容的微笑;是啊,我總是一個人,你從來不曾來過。我也從來不曾出現(xiàn)在你的世界。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看著看著,就累了,星光也暗了;聽著聽著,就醒了,開始埋怨了;回頭發(fā)現(xiàn),你不見了,我突然亂了。
旅行:小清新喜歡把旅游叫旅行,因為他們認為“旅游”是庸俗的,大眾的。而旅行么,陳老師不就唱過《旅行的意義》么?也有小清新喜歡把旅游叫作流浪,并且首選地點基本離不開四大圣地:麗江,鳳凰,陽朔,西藏。小清新的旅行的意義是象征性的,意在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現(xiàn)狀的叛離,迷戀一種“在路上”的狀態(tài)。但實際上能去的地方并不太多,走得也并不太遠,更多的時候是遠郊的農(nóng)莊。
音樂:一個人的時候,放上幾首音樂,就不會覺得那么孤單,那么寂寞。小清新們覺得,音樂才是自己最真的朋友,可以溝通,有時候一首歌就可以表達他們當(dāng)下的心情,有時候聽著聽著就流下了眼淚。音樂,它可以清新脫俗,它可以不用那么現(xiàn)實。
攝影:90%的小清新喜歡攝影,這90%中有60%喜歡LOMO(一種成像色彩濃郁的相機)必拍素材有三:天空,腳丫子,電線桿。穿條白色棉布裙子,往耳邊塞個大耳機,再找一片金燦燦的小麥田兒,往里一站,拿出手機一拍,咔嚓一聲,小清新定格了。那種帶有小情節(jié)、小情緒和生活氣息、溫情柔和的照片也是小清新的最愛。
生活:在學(xué)習(xí)桌子上放上一些可愛的小草小花。養(yǎng)一條小魚,不要好看,只要看著心里舒服就好。買一把自己喜歡的雨傘,不要名牌,簡約一點就好。買一個可愛一點的杯子,倒上溫白開水,一邊做著你所想的事情。梳一個簡單的馬尾辮,帶上一個簡單的小頭飾??奁臅r候,把頭埋起來吧。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須有情調(diào),要善于塑造自己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比如拿起水彩在膝上的畫板上涂鴉、在下午三點拉上窗簾蹲在角落里戴巨型耳機、在床頭上的玩偶臉上尋找笑容、把傘打偏尋找淋濕劉海的感覺……
光講理論是遠遠不夠的,舉幾個例子吧。比如今天下雪了,要在晚上拍一張照片,街上沒有多少車輛和行人,路燈在雪地上照出一片溫暖的橘黃色。然后配一段文字:我最喜歡冬日雪后毛茸茸的陽光,可是,今天雪下了一天,我甚至沒有等到那雪后的夕陽。晚上,走在安靜的街上,雪還在緩慢地飄著,綿綿的雪落在我的身上,也覆蓋了這座小城。多年之后,我還會記得今天,在夜幕中行走,整個世界的雪,仿佛都是為我而下。再比如參加了一場同學(xué)聚會,盡管回到家很累,卻還要記錄幾筆:我不喜歡說話卻每天說最多的話,我不喜歡笑卻總笑個不停,身邊的每個人都說我的生活好快樂,于是我也就認為自己真的快樂……可是為什么我會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看見秋天樹木瘋狂地掉葉子我就忘記了說話,看見天色漸晚路上暖黃色的燈火,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方向。
當(dāng)然,已經(jīng)完全符合小清新路線的,只鐘情于某一種小清新元素的,可以從小清新中自成分支派別,比如清新文藝范和治愈系清新。
Part 3
小清新的分支派別
由于小清新團體太過龐大,而且每個人關(guān)注的小清新元素也不完全相同,小清新內(nèi)部開始出現(xiàn)分支派別,有代表性的是清新文藝范和治愈系清新,清新文藝范的重點是文字,治愈系清新關(guān)注的重點是動畫。
清新文藝范
“文藝范”已經(jīng)成為社會上的一個流行詞匯,經(jīng)常和“小清新”連在一起使用,合稱“清新文藝范”。不同的人對“文藝范”有著不同的理解,而且“文藝范”本身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的領(lǐng)域和不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一般來講,就是喜歡文學(xué),喜歡看文藝電影,收藏挺文藝的東西。
文藝范的小清新提筆必然是文藝的句子。每天的記錄不能像流水賬,比如今天幾點起床、吃了啥、穿了什么樣的衣服……若最后再加上一句“好了,記錄完畢!”這簡直一點文藝細胞也沒有??梢赃@樣寫:夜晚,我的世界太過安靜,靜得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這般的輪回。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盡管沒有被人騙過,盡管你確實每天上學(xué)放學(xué)重復(fù)著,但是文藝范嘛,總要制造一些情景才配得上文藝的情調(diào)。
若你真的在某個節(jié)假日出去旅行了一次,拍張文藝水墨照,配點憂傷文字,那文藝的格調(diào)瞬間上升一個級別。走過江南,你的文筆可以秒殺大多數(shù)只能臆想的文藝范,所有文藝的意象可以信手拈來:煙雨的江南氳氤了誰的等待?如荼似火的紫藤蘿里盛滿了誰的憂傷?我的夢縈繞在淡墨淺韻的江南水鄉(xiāng)。杏花煙雨的街頭,彌漫著一簾疏雨的芳香,撐一把油紙傘,從唐風(fēng)宋雨里出發(fā),輕輕地,輕輕地走進我再折千回的小巷。踩著細碎的足音,在微涼的風(fēng)中把時光暈染成通透的流水,任悠長的期盼,縈繞在平靜如初的心頭……
以下是清新文藝范速成習(xí)題,熟讀并背誦下面的段落,有條件的可進行現(xiàn)場演練。
總是在冗長的夢境里完成生命現(xiàn)實里不愿上演的別離和割舍,這樣的夢境,是否太過冰涼與殘忍?看世界多危險多難,如反復(fù)無常的氣象。沒有地圖,我們一路走一路被辜負,一路點燃希望一路尋找答案。過去的暢想有多快樂,現(xiàn)世的遺憾就有多悠長。原來我只不過是只華麗的木偶,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才發(fā)現(xiàn)身后無數(shù)的金絲銀線,牽動我的,哪怕,一舉手,一投足。
時光漫步,日光傾城。石頭在潺潺的流水下已被磨礪了棱角。那隨風(fēng)而逝的花香,那墜下的落花,在那一刻,悄悄吻了流水。是曾經(jīng)的張牙舞爪,抑或又是曾經(jīng)的乖僻孤戾。許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變得那么模糊,曾經(jīng)那么堅信的,那么執(zhí)著的,一直相信著的,其實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很傻,傻得不行。我笑了,笑得眼淚都掉了。
時光微涼,那一場遠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風(fēng)吹拂,早已洗去鉛華。以為歷經(jīng)人生匆匆聚散,嘗過塵世種種煙火,應(yīng)該承擔(dān)歲月帶給我們的滄桑??闪髂攴置靼踩粺o恙,而山石草木是這樣毫發(fā)無傷。只是曾經(jīng)許過地老天荒的城,在細雨中越發(fā)地清瘦單薄。青梅煎好的茶水,還是當(dāng)年的味道;而我們等候的人,不會再來。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閑逸時光,靜坐一角,在午后溫暖的陽光下,一盞茶的時光,靜看花開花落,默念寂寞舒卷,洋洋灑灑的落葉,如蝶舞蹁躚,似落英繽紛。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慷。涼風(fēng)吹起書頁,這煙雨讓塵封在書卷里的辭章和故事彌漫著潮濕的氣息。獨倚幽窗,看轉(zhuǎn)角處的青石小巷,一柄久違的油紙傘,遮住了低過屋檐的光陰。
治愈系清新
小清新和治愈系的東西,都能溫暖人心、凈化心靈。它們?nèi)岷褪婢?,平淡清新,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人類在本質(zhì)上身心都擁有治愈成分,或者說人們都需要一些溫暖人心的東西,特別是在身心都積存了不少壓力時,有人會采取激進的方式發(fā)泄,“激進”這種情感因為有瞬時性的特征,而且反復(fù)無常容易給心臟以強烈刺激。跟這種方式相比,治愈系的小清新可以給予身心以持續(xù)、恒久、連續(xù)的舒暢感,更能深入心底,能慰藉、溫暖人們。
治愈系清新多在音樂和動漫上體現(xiàn)出來。音樂屆的治愈系代表是日本治愈系歌手新居昭乃,她的嗓音獨特柔美,音樂風(fēng)格也是很有特色,優(yōu)美的歌詞,與靜謐的曲調(diào),大多都充滿著神秘意境、異國風(fēng)情的色彩。新居昭乃說自己的音樂就像是畫圖一樣,用音樂來描繪風(fēng)景,但是她希望畫出來的,并非只有小部分人能理解的抽象畫,而是任何人都看得懂的風(fēng)景畫。另一個是藤田麻衣子,聽藤田麻衣子時會感到一個較小而富有生命力的聲音一次次地穿透自己的心靈,可能這也是她被稱作“奇跡般的治愈歌聲”的原因。
動畫,則是治愈系清新的重頭戲。一股節(jié)奏舒緩,情節(jié)平淡清新,沒有絕對的邪惡,沒有所謂的服務(wù)性,能治愈心靈中的創(chuàng)傷、修補心靈上缺陷,有勵志傾向的動畫也能算作治愈系動畫。此類動畫的故事情節(jié)多為現(xiàn)實題材,以能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細節(jié)的動畫表現(xiàn)形式為觀眾打造一個觸手可及的心理接受平臺,以動畫中的生活細節(jié)去詮釋現(xiàn)實生活。覺得疲憊不堪的時候,這類動漫能夠?qū)θ爽F(xiàn)在的處境和心境起到共鳴。哪怕是很小的細節(jié),都能讓人覺得舒坦,如釋重負。
治愈系動畫是純潔而純粹的動畫藝術(shù),代表作品有《螢火之森》,講訴妖怪和人的故事,畫風(fēng)唯美新穎。主要圍繞“男主角是一個不能被人類觸摸的妖怪”這個設(shè)定來開展故事情節(jié),由于一旦被人類觸摸就會消失,帶給人一種哪怕是“相擁”、“拉手”也是一種無比奢侈幸福的氛圍感覺。還有一部名字很長的動畫《我們?nèi)晕粗滥翘焖匆姷幕ǖ拿帧?,它是一部描寫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面對友情糾葛時、,有歡欣笑容也有傷心淚水的青春原創(chuàng)動畫片。從小一直青梅竹馬的六人,在升上高中之后彼此有了距離。漸漸自閉的宿海仁太、有點被小太妹熏染的安城鳴子、輟學(xué)而展開旅行的久川鐵道……在這群各奔東西的昔日好友中,唯有少女芽衣子不知為何一點也沒有改變。有一天,芽衣子對仁太說:“幫我實現(xiàn)一個愿望吧?!比侍m然有點為難,卻還是答應(yīng)幫助面麻實現(xiàn)愿望。以此為契機,為了實現(xiàn)芽衣子的愿望,分散在各處的大家又再次地聚集在一起……
說到底,小清新有點像我們所指的“文靜”,但文靜這詞不夠特殊、準確。隨著小清新團體的壯大,那種透著一股溫馨淡然氣息的拍攝風(fēng)格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每一下快門仿佛都是漠不關(guān)心的指尖觸碰,但照片中卻藏著一種神經(jīng)質(zhì)般的敏感,好像青春期的小情緒,猝不及防地便將我們吸入到一個淡淡的世界中。小清新們的世界,不是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亦不是濃郁卻苦澀的咖啡,而更像是一杯茉莉花茶,恰到好處的清香,不濃不淡剛剛好。
那些清新文藝的文字,彌漫著時光流逝的味道;那些無力的文筆觸及柔韌的紙張,記錄著的又是不可回返的曾經(jīng)歲月;那些在空閑時隨手畫下的字符,在清澈的天空、斑駁的陽光下,再次冉冉生輝;那些治愈的動漫,溫暖人心,凈化心靈,悲傷時看能得到安慰,心痛時能觸碰到平靜。在一段時間我們喜歡一段音樂,聽一段音樂我們懷念一段時光。小清新,大抵如此吧。
不過小清新也招來一些非議,有人覺得小清新太過理想化,有人覺得小清新太裝了。而且白色棉裙、帆布鞋、腳丫特寫、陳綺貞、巖井俊二、歲月靜好等符號構(gòu)建起來的少年群體,也被大家認為“為賦新詞強說愁”。但當(dāng)這個群體慢慢成長和擴大,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或許在那些“裝”的背后,也正是這一群體面對日漸浮躁的現(xiàn)實社會的一種柔軟反擊。
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有柔軟的地方,每個人心里也都有著小清新的元素,只不過網(wǎng)絡(luò)上的標簽太多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身份了。盡管小清新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但他們?nèi)匀粓远ǖ仃P(guān)注頭頂上的一小片天空湛藍或者灰暗,并不為潮流所動。這個世界已經(jīng)有許多媒體在揭黑和煽動憤青,如果再沒人去單純地傳遞一些溫暖美好、清新舒暢的美好情懷,青春也太殘酷了,世界也就更加沒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