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塞尚:普羅旺斯的紫藍色符號
口陳家萍
塞尚1839年生于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qū).精明能干的父親由帽子匠起家,一躍成為銀行家。母親是敏感的婦人,有著世俗的伶俐,將熱情大半給了眩暈在色塊、立體中,長著寬大額頭乖鷹鉤鼻子的矮胖兒子塞尚。
中學畢業(yè)時,塞尚得到美術學校的素描二等獎。母親快樂得尖叫,父親失聲驚呼:“孩子,孩子,想想將來,天才是要餓死的!”在父親焦灼的念叨聲中,塞尚勉強在??怂勾髮W法科聽了兩年課。
1861年4月,洞察兒子內(nèi)心躁動的母親說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尋覓藝術之路.
他狂愛的顏色在鬧別扭,初期作品不能夸人滿意。情知“濫用顏色”卻又舍不得向時人低頭,使他始終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作品落選官方沙龍。人們批評他:好像把一支裝滿各種顏色的手槍向著畫布狂掃。至少在他本人看來,這是丟臉的事:如何向父親交代呢?
父親以精明商人的篤定擁抱著金不換的“回頭浪子”,兒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預料之中,父親一把將兒子搡進銀行。但興沖沖來檢查兒子的工作進程時,他驚愕地張大了嘴巴:賬簿上、墻壁上涂滿了速寫或素描,他不費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畫像,還有塞尚的自畫像——一對面容酷似而內(nèi)心迥然的父子。父親絕望了。
18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賞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作品,此時的畫頗為浪漫,他自嘲地稱為“雜燴”。筆下的畫和周圍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賞心悅目。他結交畫友,并以頻繁的遷居方式而自動斬斷交情。他能聽到色塊和立體尖叫的聲音,苦于抓不住,這使他抵抗既定的畫理及前人或時人的畫風。
30歲時,他遇到了馬利奧爾丹摔·菲格,她以極大的耐心面對他的孩子氣的反復無常。她是一家裝訂工廠的女工,業(yè)余為塞尚做模特,賺外快貼補家用。她的溫柔使在模特處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動不已,兩人同居。
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貴族少女形象:金色頭發(fā),栗色肌膚,面容姣好,誘人的明亮眼睛,纖細的手腳,薄紗裙子,姿態(tài)優(yōu)雅。但,卻是困窘中的他所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溫情。
消息傳到家鄉(xiāng),父親震怒,以斷絕生活費相脅。
此后,她操持家務,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將模特角色持續(xù)下去。他留下來的作品中,以她為模特的有25件。《紅沙發(fā)上的塞尚夫人》中,她還是少女的容顏。紅色沙發(fā)和身上的藍綠色調相沖,就像他亂糟糟的畫室,就像他在藝術上的橫沖直撞。后來的畫,她便是辛苦的小婦人。在做家務的空隙給他當模特,在暗淡的舊絨沙發(fā)上低頭縫衣服,緊束的發(fā)髻,緊繃繃的生活,她咬牙撐著做一個不被家庭接納的窮藝術家的太太。孩子和債務同時來了,而成功猶遙不可及,一時一刻都放松不下來啊。
賣畫讓他覺得有辱自尊,也讓從不識人間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連話都說不連貫了。
真正讓他日子充裕的還是父親創(chuàng)下的家底。1886年父親過世,留給他兩億法郎的遺產(chǎn),使他一躍成為法國的大富翁,甚至歐洲最有錢的畫家,塞尚的內(nèi)心一定很復雜。
或許,正是妻子臉上的疲憊才讓他決定接受這筆遺產(chǎn)的。
一生不離不棄,且讓妻子永遠定格在畫史上:他的婚姻觀和畫理同樣堅實。
塞尚繪畫的主觀性改變了整個西方藝術的進程,對以后的藝術家產(chǎn)生了觀念上的震撼,導致了藝術思想的全面解放??梢哉f,現(xiàn)代藝術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觀感的藝術方法,為后來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因他對運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創(chuàng)造,晚年為許多熱衷于現(xiàn)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并尊稱他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現(xiàn)代繪畫之父”。
塞尚和薰衣草一樣,是一個紫藍色符號,是普羅旺斯的驕傲。
(選自《西安晚報》2010年11月14日)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自幼酷愛繪畫的塞尚,在中學時代便顯露出藝術天賦。由于父親的強烈反對,他被迫在??怂勾髮W學習了兩年的法律。
B.在母親的支持下,塞尚于1861年第一次到巴黎,開始尋覓藝術之路,但由于自己對繪畫的錯誤理解而“濫用顏色”,最終遭到別人的批評。
C.1862年塞尚再次來到巴黎,此時他的畫“頗為浪漫”,但他對既定畫理及當時畫風的抵抗,致使他的作品仍未被世人理解,他的性格也由此變得反復無常。
D.從以馬利奧爾丹摔-菲格為模特的25件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這位塞尚夫人的容貌的變化,也反映了塞尚窮困潦倒的一生。
E.塞尚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最終導致了西方藝術思想的全面解放,他被尊稱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現(xiàn)代繪畫之父”。
2.文末說“塞尚和薰衣草一樣.是一個紫藍色符號”。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于現(xiàn)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并尊稱他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現(xiàn)代繪畫之父”。結合文本,分析塞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xiàn)代藝術的畫家們尊稱塞尚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現(xiàn)代繪畫之父”,有人卻說塞尚是一個孤獨者,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凱利夫人的妖怪
[美國]喬恩·富蘭克林
冬天,一個寒冷的早晨,腦外科專家達克爾醫(yī)生天沒亮就起床了。妻子只給他端上華夫餅干,沒有咖啡——咖啡會使他手發(fā)抖。
57年來,妖怪一直躲藏在凱利夫人的頭顱里。凱利夫人出生時,后腦一處畸形血管纏結形成一個結,由于逐漸發(fā)展,開始在頭顱內(nèi)壓迫健康腦組織。從此,劇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她。她開始把它叫作“妖怪”?!斑@種情形決不能繼續(xù)下去了,”今天她膽戰(zhàn)心驚,卻橫下一條心,“我再也不愿這樣活下去了?!眲P利夫人決定做這個手術。
7時15分。11號手術室。技師在檢查腦外科手術顯微鏡,護士擺好繃帶和手術器械。凱利夫人靜靜地躺在手術臺上。達克爾醫(yī)生走進手術室,在夾著X光片的讀片器前停住,這些片子早已深印腦海,但他現(xiàn)在仍然又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片子上兩個脆弱的主動脈瘤上?!拔覀儾荒艹鲆唤z一毫的差錯?!彼f,確信夾鉗的三個夾子已將凱利夫人的頭顱牢牢地固定。
心臟“怦,怦,怦”跳著,每分鐘70次,很穩(wěn)定。
現(xiàn)在時間是上午8時25分。
今天達克爾醫(yī)生預備切除那兩個對凱利夫人生命構成直接威脅的動脈瘤。以后,他將再直接對付妖怪。這是個極擔風險的手術,注定要把達克爾醫(yī)生推向神經(jīng)外科的是非之地。好幾個專家說他根本不該做這個手術,說這只會讓凱利夫人死亡。不過,達克爾醫(yī)生說:“病人手術中死亡的可能性占三分之一。我曾在心里反復考慮,并和其他專家斟酌商量。我也替病人想過。在手術會怎么樣和不手術會怎么樣之間權衡利弊,我相信應當做這個手術?!?/p>
達克爾醫(yī)生切開凱利夫人的頭皮,露出肉白色的骨頭。半英寸長的鉆頭震顫聲在手術室里嗡嗡作響,淹沒了心肌監(jiān)測器的怦怦聲。當達克爾醫(yī)生將2X4英寸大小的三角顱骨遞給手術助理護士時,時針指向9時20分。
心臟跳動有力。1分鐘70次,1分鐘70次。
達克爾醫(yī)生把臉貼到顯微鏡上,小巧球頭的探針1毫米1毫米地往前移動。達克爾醫(yī)生小心翼翼。
現(xiàn)在是10時58分。
自從上午8時25分在病人右眼上方開顱以來,醫(yī)生已成功地找到并切除了兩個致命動脈腫瘤中的一個。動脈瘤如果破裂就意味著死亡。它的出現(xiàn)是因為妖怪——后腦動脈和靜脈發(fā)生大塊畸形。達克爾醫(yī)生最終希望切除或堵塞那塊畸形,但今天的目標只限于切掉它上面的兩個腫瘤。
現(xiàn)在正在尋找第2個腫瘤,達克爾醫(yī)生決定繼續(xù)向前。小心,再小心。每深入1毫米都充滿危險。手術越來越難,出血也越來越多。達克爾醫(yī)生精疲力竭?!罢媸莻€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贬t(yī)生哺咕著。
他身后的心臟監(jiān)視器“怦,怦,怦,怦”響著。每分鐘70次,很穩(wěn)定。
時鐘指在上午11時5分。
選克爾醫(yī)生臉貼在外科顯微鏡上.壘神貫注地開辟凱利夫人腦中通路。監(jiān)視器燈光閃爍,示波器上波形頻頻跳動,數(shù)據(jù)不斷變化,揚聲器傳來心跳聲。手術更慢了。達克爾醫(yī)生一直在向腦子中心進發(fā),有筷子那么長的一段儀器伸進去了。
心跳在繼續(xù),怦,怦,怦,每分鐘70次。
選克爾醫(yī)生繼續(xù)往深處推進,輕輕地,輕輕地。他日不轉睛地盯著靜脈血管,突然露出驚訝而又懊喪的表情。壞了,上x光片的當了!
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是妖怪。小探針小心翼翼地想繞過它。
怦.怦.怦……怦……怦……怦……怦……
“心跳減慢。”麻醉師警告。
像手指頭碰到火焰一樣,探針縮了回去。
……怦……怦……怦,怦,怦。
“恢復正常。”麻醉師說。
達克爾醫(yī)生換了一個方向,試圖繞過妖怪。
怦,怦,怦,怦……怦……
時針指向12時29分。
醫(yī)生不無抱怨:“我們已經(jīng)碰到它了,我們知道它的位置。但是怎么也夾不住它。我們離它這么近,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怎么就是夠不到它呢?我們試了有10次?!?/p>
又一次接近。
怦,怦,怦,怦……怦……怦……
又一次嘗試。
時間已是l3時6分。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怦……怦……怦……
麻醉師警覺著儀表上的數(shù)字:“糟糕!”
達克爾醫(yī)生從顯微鏡前移開身子,整整有一分鐘他緘默無語。終于,他說:“醫(yī)學上有句格言:如果無能為力,聽其自然吧。”言詞之間流露出失敗、沮喪的情緒。達克爾醫(yī)生又來到X光片面前,瞅著后面那個瘤,即第2個瘤,也就是使他失敗的那個瘤。他細細看著X光片,想找出以前沒有看出的妖怪伸出的觸須。他還是沒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監(jiān)視器響著。怦,怦,怦,1分鐘70次?,F(xiàn)在穩(wěn)定了。
醫(yī)生們將顱骨裝回原處,縫合刀口。一切匆匆結束。
座鐘指向13點43分,一切都結束了:凱利夫人死亡,妖怪勝利了。
(選自《巴爾的摩太陽晚報》1978年12月12日,有刪改)
1.下列對新聞特寫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A.在做第二個動脈瘤切除的過程中,達克爾醫(yī)生試了差不多10次,隨著麻醉師的警告,他終于在失敗、沮喪的情緒支配下決定結束手術,“聽其自然”了。
B.早餐沒有咖啡,不是因為它會影響達克爾醫(yī)生的健康,而是因為它會影響作為腦外科專家達克爾醫(yī)生在手術時手的動作精度,由此可見達克爾醫(yī)生敬業(yè)、自律之嚴。
C.達克爾醫(yī)生很快很容易地切除了患者兩個致命的腦動脈瘤中的一個,但接下來醫(yī)生卻遇到了難以預料的困難,雖花費了很長時間,耗費了極大的精力,卻還是失敗了。
D.達克爾醫(yī)生流露出失敗.沮喪的情緒主要是他沒有能看出“妖怪”的蛛絲馬跡,沒有能預料到會和它不期而遇。本文以此暗示他的醫(yī)術還不夠高超,以致手術失敗。
E.達克爾醫(yī)生知道病人術中死亡的可能性,但站在病人和醫(yī)學的立場上決定做這場風險很高的手術,顯示出敢于擔當?shù)膫€性,讓讀者對這位“失敗者”有了新的認識。
2.這篇新聞特寫中基本的新聞事實是怎樣的?請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篇特寫有兩個細節(jié)描寫:一個是手術中時間的推移,一個是凱利夫人“怦、怦”的心跳變化。請從新聞特寫寫作的角度,談談這樣寫的意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疾病戰(zhàn)勝了病人和醫(yī)生,凱利夫人死亡,手術終以失敗結束,達克爾醫(yī)生非常沮喪。這跟人們的期待相差極大。你覺得病人和醫(yī)生的努力值得嗎?類似手術不做是否更合適些?請站在病人或醫(yī)生的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