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集《凃鴉集》,厚厚實實的一本,大字印刷。那大字想必是為了照顧年老詩友閱讀的需要。
“一載程門空立雪,千秋小屋暗傳燈?!弊x詩才知道,王去非先生與德高望重的安徽天柱老人烏以風先生有著師生關系。他的詩詞寫作,源于少年時代的私塾教育。據說,《唐詩合解》,他少時能倒背如流。退休后,再次讀《唐詩合解》,他依然激動,覺得那些文字如久別的故人。
少讀私塾,讀《百家姓》《三字經》《龍文鞭影》,又讀《孟子》《古文觀止》《東萊駁議》以及唐詩宋詞,王去非先生"19歲便當上校長,他的人生開始應該是平坦、順暢且積極的。但在他滿懷信心,剛剛為人師表不久,1958年的秋天,他的人生噩夢降臨了。拿他自己的話說,在“引蛇出洞”的陽謀中,他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出洞右派”之“小蛇”。至此,他的人生列車開始脫軌。“欲說無語,欲哭無淚,唯祈青繩來吊,慰我形骸而已?!保ā秲蝤f集·自傳》),從此“右派”、“摘帽右派”,讓他一戴就是20年。那時的他“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這種打擊對一個人生命的影響,是深刻而殘酷的。
王去非先生說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是“抒發(fā)一己之衷懷,交流親友之生活,緬懷先烈之英氣,描繪新農村之風貌。尤以河山之壯美,為余所獨鐘,每游覽心詩之頌之,以為樂事也?!?/p>
《凃鴉集》描摹山河的妙句佳構,渾然天成。而他的詩詞大都直抒胸意,既有“快意晨昏繞平仄,秋來肥碩採新詩”(《瓜園吟》)的自得,也有“幾渡浮沉終練骨,也柔也硬襯余生”(《有悟》)的自悟;有“趁興淋漓揮椽筆,詩無半句愧舒州”(《潛河春游即興》)的自豪;還有“聞道于晨堪夕死,護花甘愿化塵?!保ā镀呶鍓邸罚┑淖詣?更有八十高壽“化鶴等它三劫后,皖峰巔上看飛鳴”(《自囑》)的自囑……而對人生與社會,國家和民族,他并非呈“一己”之私利,而是積極參與社會現實,關愛、關切和思考,或“十二人金牌千古恨,瀟瀟風雨哭英雄?!保ā队挝骱劳鯊R遇雨》),或“可憐六朝金粉地,夜夜人潮哭祭墻?!保ā兜跄暇┐笸罋ⅰ罚?,他贊美拾金不昧的女清潔工“橋頭佇立尋失主,一樹紅梅火樣燒”,而對某些公仆“一路專車朝三祖,不問蒼生問鬼神”卻充滿了嘲諷與鞭笞……
“短信寥寥千里發(fā),偷將春訊泄一枝。”據說,在幾十年前的批斗會上,有人把他寫給妻子的一封信拿出來批判,人們聽到他那優(yōu)美的文字時鴉雀無聲,都被深深感動。而今,讀他的這些詩詞,我就當是“春訊”一枝,泄盡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