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
“青春期常常被認為是一個混亂的時期,隨著內分泌因素誘導身體的發(fā)育和成熟,在這個時期,還要接受和掌握一個廣泛多樣的社會心理方面的任務……假如青少年的身體形態(tài)不同于他們的同齡人,就會產生體像問題,由此使他們對性的態(tài)度和性行為發(fā)生改變。”上述觀點,是我國著名醫(yī)學與性科學專家吳階平教授在其《性醫(yī)學》一書中的著名論斷。
青春期社會心理方面的任務,即“個體特征的尋求”,或稱為“自我認同”,即是否能夠悅納自己。體像問題,又可稱為“體像煩惱”,一般是指青少年對自己的身材、容貌和性發(fā)育有不滿意之處,從而產生極度的敏感、焦慮和不安,會給他們帶來一系列心理行為問題,并表現為對自己的不認同和強烈的自卑心理。
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似乎“美麗”是有其具體“價值”的,美容則是一種“投資”。有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看到別人通過美容整形給人光彩照人的印象,于是對于美容整形抱有極高的期望,甚至當作主宰和改變自己命運的賭注與籌碼。那么,通過美容整形來解除體像煩惱,是否行得通呢?
單眼皮女孩的煩惱:我為什么長得不像媽媽?
14歲的小米本來是同學們公認的小美女,她是少年宮舞蹈隊的骨干,還經常去電視臺主持節(jié)目。一次翻看家人的相冊,她忽然發(fā)現媽媽和姥姥都是雙眼皮,“她們小的時候真漂亮呀!為什么只有我像爸爸,居然是單眼皮?”她很困惑,又不甘心。
暑假里,小米與好友萌萌終于策劃了一個“陰謀”:去做個雙眼皮小手術吧,可不能讓父母知道,否則,他們是不會同意的。小米編了一個理由:去萌萌的奶奶家避暑20天,就在郊區(qū)路不遠。她倆利用這段時間,做了“重瞼”即雙眼皮手術,那還是萌萌的姑姑介紹的一位朋友開的很大的美容院,兩個女孩可是把自己攢了兩年的壓歲錢都用掉了。
半個月后小米回家,眼尖的媽媽很快就發(fā)現女兒的眼睛“出問題”了:“你的眼睛怎么了?是發(fā)炎了嗎?走,去醫(yī)院看看吧!”小米極力否認也沒有用,媽媽是醫(yī)生啊!她只好告訴媽媽,她去做了雙眼皮手術。
“簡直是胡鬧!你怎么能夠去那種不負責任的美容院?”媽媽憤怒極了,但生米煮成熟飯了,無法挽回。媽媽告訴小米,在發(fā)達國家美容醫(yī)生必須接受正規(guī)的醫(yī)學本科教育,還要經過七年左右的實習,才可以獲得獨立開設美容門診的資格。在我國,一般的美容師都沒有受過醫(yī)學教育,甚至只有幾個月短期培訓,就可做美容手術,美容方面的立法也不健全。
當小米升入初三時,面臨中考學習緊張。但這時她的“雙眼皮”問題卻成了“心病”,嚴重干擾了她的學習。一是周圍同學看到她眼睛的變化,都以驚異嘲諷的目光看她;二是她學習時總覺得眼睛很容易疲勞,不停地閉目養(yǎng)神,點眼藥水似乎也沒有用。而且她照鏡子時,越來越覺得兩只眼睛不一樣,右眼似乎比左眼的割痕要深一些,這樣就顯得兩只眼睛不對稱,大小不一……雖然媽媽幫助小米找了不少眼科和美容醫(yī)生咨詢和治療,但因對于未成年人不可輕易動刀,醫(yī)生都說,要再等兩、三年,等到發(fā)育定型,才可能修復。
小米對于自己擅自去做重瞼手術后悔不已,但她不得不接受這殘酷的現實。這個愛美的女孩卻因此患上青春期抑郁癥,不得不休學一年,并且后來中考成績也不夠理想,只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文眉豐唇的男孩:難于接納自我
男孩也會熱衷于美容嗎?不錯,在這個青少年熱衷于偶像崇拜的時代,男孩子去整容也一點不算稀奇了。
小林正上初三,他長得文質彬彬,并有一頭自來卷的、但有點發(fā)黃的頭發(fā)。而令他苦惱的是他的長相:眉毛細細,嘴唇薄薄,皮膚白白,瘦高苗條,怎么看都有點像女孩。好起哄的同學,給小林起的綽號是“林妹妹”。
小林要升高中了,他暗暗開始動心思:到了新學校,我不能再讓人叫林妹妹了!他從舅舅那里聽說,男孩可以文眉和豐唇。舅舅雖是長輩,可只大他十歲,像大哥哥一樣關心他,并且,舅舅是某大酒店了不起的調酒師,他工資高,經常給小林零花錢。
在舅舅的支持下,16歲的小林走進了美容院,他要求文眉,要有兩道黑黑的劍眉;還要豐唇,男孩要有厚厚的嘴唇才顯得堅毅勇敢。可等文眉和豐唇完了以后,小林卻不敢照鏡子了:眉毛雖然黑了寬了些,但看著與自己白白的皮膚那么的不協(xié)調,簡直像是貼上去的假眉毛;他克服了無數痛苦,幾個月只能喝稀飯,竟然做了三次豐唇,可還是不夠理想,怎么看著都覺得很別扭……
小林上高中后,最怕同學議論他的長相,但仍舊有同學對他的容貌投來懷疑的目光,有時還遭到一些同學的盤問和質疑。所以,他三年的高中生活并不快樂。但為了使自己更具男孩氣質,他還是努力鍛煉身體,并成為學校籃球隊的隊員。
在高三階段,空軍招收飛行員的報名是個令人欣喜的好消息,并且學校運動隊的成員優(yōu)先接受體檢。小林激動無比,立即填寫了報名表。在體檢中,小林身體指標大多合格,但因有些輕度近視,又被醫(yī)生發(fā)現進行過文眉和豐唇手術,做飛行員,身體上是不能有任何疤痕的……無疑,這讓小林做飛行員的美夢破滅了。
當小林后來向自己的父母講述這些的時候,感到懊悔無比,一時忍不住號啕大哭。他的舅舅也愧疚地說:“怨我,都怨我?。槭裁串敵踝屗ッ廊菰耗??”
從科學健康的角度來說,除非有生理的畸形或殘疾,一般未成年人是不適宜進行任何美容與整形手術的。正規(guī)醫(yī)院的美容整形醫(yī)生都認為,至少要到20歲以后才可考慮。
減肥:難以預料的后果
對體重的敏感,也是體像煩惱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減肥,就是不少青春期女孩最關注的話題。
“我的體重不能超過70斤!”這是17歲的小菱每天默念的信條。她又黑又瘦的樣子,讓醫(yī)生嚇了一跳。據她媽媽講,小菱從14歲就開始減肥,其實她本來就不胖,她的媽媽也是苗條的身材。那她為什么非要一門心思地減肥呢?原來她特別喜歡看一些時裝、時尚和美容方面的雜志,那上面介紹的美容減肥方式讓她癡迷。小菱自從決心減肥,就給自己定下“70斤”的體重指標,而她的身高已經快1.70米了。
小菱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每天幾乎不吃主食,以水果和素菜為主要飲食,喝水都很少。結果,她曾出現神經性厭食癥和貪食癥的反復發(fā)作與循環(huán);并出現閉經、貧血、低血糖、嚴重營養(yǎng)不良、反復感冒咳嗽等癥狀,三年間已五次住院治療。最大的問題是她固執(zhí)地認為,她的體重不能超過70斤,節(jié)食減肥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其實,她已經患有嚴重的強迫性神經癥,必須在補償營養(yǎng)、調整飲食習慣的同時,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治療。
今年18歲的小玉,身高1.62米,減肥前的體重有57公斤。雖然偏胖了一點,但她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很少生病。高考結束后,為了讓自己成為大學校園里的一道“靚麗”風景,于是小玉開始減肥了。雖然知道減肥有很多方法,但運動和節(jié)食都是需要有耐心的,于是她選擇了吃減肥藥。效果還真的不錯,小玉每天都在瘦,可減肥藥讓人很痛苦,她每天吃得少,排泄的多。用小玉自己的話說,整個人都快虛脫了!半個多月下來,小玉足足瘦了10公斤,可體質卻越來越差,稍微有些降溫,她就開始感冒甚至腰疼。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我國現在的年輕人跟風減肥現象嚴重,尤其是大中學生。但盲目減肥必然會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后果。專家認為,減肥不能隨便做,也不是想減哪就減哪,必須找??漆t(yī)生做出正確科學的測量和療效評估。消化科專家也鄭重提醒:減肥藥會擾亂人的內分泌,內分泌紊亂了,免疫力就下降,免疫力下降就會經常生病。有人還“減”出了尿路感染,“減”出了肺結核……
自然之美:秀外慧中東方韻味
在這個多元文化、信息爆炸的數字化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也是多元化的,那種以特立獨行、天馬行空為美,以明星、偶像為美的標本的觀念,必然也會深深影響著青少年。我們很推崇標新立異、個性獨特的美,但以自然健康為美的審美觀念是不能忽視的。
羅丹說:“你不要忘了我最喜歡的一句箴言:‘自然總是美的?!敝挥姓娌琶?,只有真才可愛。從我國的東方哲學與國人推崇的傳統(tǒng)審美觀念來看,含蓄、睿智、秀外慧中的東方韻味是一種真正的青春之美。正如李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北R梭也說過:“真正的美,是在它本身能顯出奕奕神采。愛好時髦是一種不良的風尚,因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愛好時髦而改變的……”
自然美,是指各種自然事物呈現的美,它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tǒng)一。每個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本來就是很美的,這是無修飾、無裝扮、無雕琢、發(fā)自內心的、天真爛漫的自然之美:紅潤的皮膚、烏黑的頭發(fā)、富有神采的眼睛、充滿活力的身體……青春像噴薄欲出的紅日,激情四射!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無論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應補上科學健康的“審美”這一必修課。只有這樣,他們才不至于陷入審美的“迷宮”,能夠欣然地接納自我,并珍惜和坦然地欣賞自己的自然、青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