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明
2015年5月8日,在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白俄羅斯《蘇維埃白俄羅斯報》上發(fā)表署名文章——《讓中白友好合作的樂章激越昂揚》,在文章的結尾總結道:“白俄羅斯人民常說:‘牢固的友誼利斧難破。中國人民也有句名言:‘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奏響中白友好合作的樂章,使之更加激越昂揚,這是我對中白關系發(fā)展的期待?!?/p>
其中的用典“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膠漆,堅于金石”,出自三國時期蜀漢學者譙周的《譙子法訓·齊交篇》。這里強調(diào)交友必須堅守道義,這樣即使相隔千里也會同心交好,心靈相通,并且友誼堅固如膠似漆,情誼堅定堪比金石。要使友誼“利斧難破”,長久堅固,就得以正道相交,這才是友情建立的基礎。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中道”,在思維方式上講究不偏不倚,過猶不及。作為邦交原則,“交得其道”正體現(xiàn)了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例如,《論語·學而》說“禮之用,和為貴”,但同時也強調(diào):“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本唧w到邦交實踐,就是追求“和”的結果或狀態(tài),但不能喪失主權,不能不遵循邦交之中諸如平等、互利等基本原則,否則,邦交就不正常,不牢固。
從很早的時候起,中國就有“克明俊德”、“協(xié)和萬邦”的傳統(tǒng),十分注重邦國、民族之間的和睦相處。兩國邦交就像二人交往,首先需要雙方的善意與真誠。孔子儒家特別強調(diào)“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換位思考。例如,曾子就常反躬自省,思考“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之類的問題,用這樣的方式和態(tài)度交友待人,何愁友誼不能天長地久,牢不可破!
竭誠待人,至誠相交,這是交友之道,也是邦交之道。《孔子家語》說:“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其莊足以成禮?!薄肚f子》也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君子看重道義,小人看重利益。君子之交可能平淡如水,但一定清澈純凈。君子之交平等相待,互敬互助,這樣才能走得更遠。要求邦交符合道義,道理也是如此。
交得其道,關鍵就是這個“道”,這是友誼具有持久的內(nèi)力基礎和根本。《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眲堇唤?jīng)不起風雨的檢驗,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邦交要有“固于膠漆,堅于金石”的效果,必須“交得其道,千里同好”,達到志趣一致。這正如東晉葛洪所說:“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卑罱徽x,雖然遠隔重山,依然能夠知心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