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了世界筑路史的奇跡:11萬藏漢軍民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3000多名英烈為之奉獻了寶貴的生命……這就是矗立在世界屋脊的豐碑——青藏川藏公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青藏川藏公路通車60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營造繼承和弘揚兩路精神的濃厚氛圍,今日,本刊將帶您重走青藏公路,重溫當年的崢嶸歲月,探尋沿途的滄桑巨變,一同探秘青藏公路的前世今生。
天路的起點就在我們身邊
在西寧市最繁華的中心廣場北邊,東西向的長江路與南北向的勝利路在此交會,在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匆忙的腳步中,誰也不曾想到,這里是聞名世界的“天路”——青藏公路的起始點。
“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公路通車儀式分別在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四川省雅安市和青海省西寧市同時舉行。當時在西寧的通車儀式舉辦地,就是現(xiàn)在的中心廣場一帶。青海省各族各界1萬多人參加了通車典禮大會。同時,30輛滿載著大米、面粉、汽油等物資的汽車當天從西寧市出發(fā),開往拉薩?!睋?jù)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交通史志編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李生祿介紹??辞嗖毓?0年如何變遷
據(jù)悉,青藏公路先后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稱謂的變化:1954年之前,西寧經倒淌河至玉樹州結古段稱青藏公路;1954年在搶修格爾木至拉薩、甘肅敦煌至格爾木公路過程中,這兩段均稱為青藏公路;1954年12月25日,康藏(今川藏)、青藏公路通車,西寧經格爾木至拉薩稱為青藏公路;1966年交通部將蘭州經西寧、格爾木至拉薩公路定名為青藏公路;1981年11月30日,青藏公路列為北京至拉薩干線公路網中的一段,將西寧至格爾木稱為青藏公路東段,格爾木至拉薩稱為青藏公路南段。
慕生忠——青藏公路之父
與川藏公路不同的是,青藏公路與一個人息息相關,他是被稱為“青藏公路之父”的青藏鐵路建設工程局首任局長、被人們稱為“筑路將軍”的慕生忠。1954年1月底,慕生忠提出要在青藏高原修一條公路。
恰巧剛從朝鮮戰(zhàn)場歸來的彭德懷給了青藏公路一線生機。據(jù)慕生忠回憶,彭德懷踱步走到掛在墻上的中國地圖前,抬起手,從敦煌一下指到西藏南部說:“這里還是一片空白,從長遠看,非有一條交通大動脈不可嘛!”
兩天以后,周恩來親自批準了青藏公路的修路報告,同意先修格爾木至可可西里段。當時周恩來指示:青藏公路要修,它如人的手背,平坦易為,而且斬不斷,炸不爛,非常保險。要急修,先粗通,然后再改善。為了戰(zhàn)略上的需要,青藏、康藏兩條公路并修。
7個月修通1200公里青藏路
1954年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臺大卡車,從格爾木出發(fā),直抵青藏公路終點拉薩,格爾木到拉薩全長1200公里的公路勝利打通。青藏公路僅用了7個月零4天的時間,就創(chuàng)造了高原上快速筑路的奇跡,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見的。1954年12月25日,在拉薩,青藏公路和康藏公路同時舉行了通車典禮。兩路并駕齊驅,世界屋脊從此走出沒有公路的時代。
6頂帳篷搭建起了格爾木
1991年3月慕生忠憶及這段歷史時說:“當時,格爾木空曠的原野上沒有一頂帳篷、一棵喬木。有的只是枯草和大漠戈壁。向南望去,昆侖山巔白雪皚皚;向北看,沙丘一座連一座,恰似一片破敗的墓葬群。有的同志問我,格爾木到底在哪里?我回答說,格爾木就在你的腳下。我們的帳篷搭在哪兒,哪兒就是格爾木?!?/p>
當時他們在茫茫的戈壁灘上扎下了6頂帳篷。為了防御野狼的襲擊,繞著帳篷壘起兩米多高的圍墻,這便是格爾木最初的建筑。6頂帳篷,就成了格爾木市的開端。
11萬筑路大軍開山修路
1950年4月13日川藏公路破土動工,此后的4年多,在雅安至拉薩之間2255公里的深山峽谷問,形成了一個散發(fā)著革命英雄主義的流動工地。11萬藏漢軍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鐵錘、鋼釬、鐵鍬和鎬頭做工具,翻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齊拉等14座大山;跨過岷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拉薩河等主要江河;貫通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橫跨數(shù)不清的沼澤區(qū)、凍土區(qū)、地震區(qū)、碎石塌方區(qū)、大冰川和原始森林……
3000多名英烈捐軀高原
當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眾以及工程技術人員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軀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總長4360公里的青藏川藏公路。在“人類生命禁區(qū)”的世界屋脊創(chuàng)造了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鑄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岸矫炊缮?,高呀么高萬丈,解放軍,鐵打的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的歌曲唱遍了全國,也把修建青藏川藏公路的艱難告訴了世人。
一部艱苦卓絕的養(yǎng)路史
青藏公路建成通車60年來,國家相繼投資幾十億元,進行了數(shù)次大規(guī)模整改。而在這幾十年的改建、養(yǎng)護中,青藏公路同樣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奇跡,不失為一部有別于艱難建設年代的奮斗不息的歷史。從只有鏟子、牛或駱駝車和架子車等簡易勞動工具的第一代養(yǎng)護工,到條件不斷改善的第二代、第三代……一代又一代養(yǎng)路工人更是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長年奮戰(zhàn)在高寒缺氧地區(qū),用青春和淚水譜寫著人生的篇章。
促進青西兩地經濟發(fā)展
青藏公路1954年通車,1974年公路改擴建,1985年公路全部實現(xiàn)黑色路面,大大提高了道路運輸效率,有力促進了青海、西藏兩地經濟發(fā)展。青藏公路是大部分進出西藏物資的重要運輸通道之一,青藏公路的通車,給青海經濟發(fā)展帶來了深刻影響。加強了青海與祖國內地的信息交流、經濟聯(lián)系,改變了青海交通、經濟發(fā)展的落后面貌;沿線道路運輸業(yè)已經成為支撐西寧、格爾木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沿線道路運輸業(yè)發(fā)展帶動了旅游、服務業(yè)等當?shù)仄渌嚓P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