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一部敦煌學者的必讀之作

        2015-04-29 12:01:44鄧文寬
        敦煌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寫本評介敦煌

        鄧文寬

        內容摘要:張涌泉新著《敦煌寫本文獻學》獨樹一幟,博大精深,提供了對中古時代寫本文獻認識和研究的基本路徑。書中呈現出作者的深厚功力:對漢字演化史了然于心;對敦煌寫本的書寫特征非常熟悉;實現了與寫手的溝通,極大地把握了寫手的原意;對研究寫本的相關文獻亦格外諳熟。職是之故,作者認為所有研究敦煌文獻的專業(yè)工作者均應將該書列為必讀之作,以便提升自己的研究水準。文末有作者對敦煌文獻中的六個口語詞(色、唱、坐、臥、攜、智量)的解讀,或闡釋其義,或提供佐證,亦可參閱。

        關鍵詞:敦煌;寫本;文書學;特色;評介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5)02-0130-06

        Abstract: Zhang Yongquans new book the Philology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presents a unique and profound study and provides a bas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ing medieval documents. As the book verifies, the author is not only versed in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but also very familiar with the writing style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He has succeeded i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riginal scribes and well understood their texts, and he has also done well in researching relevant documents. Therefore, all scholars specialized in Dunhuang documents must read this book to improve their research. The explanation or textual research of six colloquial words is attach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Dunhuang; manuscripts; philology; feature; review

        一般來說,“敦煌學”中的文獻研究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文獻學內容,二是分門別類的??苾热?。就??苾热輥碚f,由于其十分龐雜,幾乎囊括了近代以來的所有學科分類,諸如歷史、經濟、社會、民族、宗教、語言、文學、天文、地理等等,無所不包。所以,沒有人也不可能有人能對其做到樣樣精通。百余年來,學者們多是就其所熟悉的領域用力研究,偶爾旁及其他。但是,就其文獻學的內容而言,對全體敦煌學者來說,卻有著共同的研究任務和學術內容。那是因為,除了極少量的刻本外,6萬余號的敦煌文獻多是手寫而成。

        眾所周知,我國的文字記錄和傳播,唐代之前以手寫為主。只是從唐后期開始,印本才逐漸多了起來。宋以后,雕版印刷乃至其后的活字印刷成為文獻傳播的主流形式,手寫本漸次退出歷史舞臺,也消褪了昔日的風光。但敦煌文獻恰恰是手寫本的輝煌時代,涵蓋了其由盛至衰的全過程。而這樣的寫本文獻又恰恰是我們進行??蒲芯康馁Y料淵藪。由于寫本和刻本(以及排字本)有著多方面的不同,也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幾十年來,不斷有學者呼吁建立“寫本文獻學”[ 1-4]。張涌泉教授的《敦煌寫本文獻學》便是這樣一部應運而生的新作[5]。

        《敦煌寫本文獻學》(以下簡稱《寫本學》)屬于“敦煌講座書系”作品之一,出版3個月后,我即收到涌泉兄惠贈的該書1部。全書744頁,66萬字,堪稱皇皇巨著。收到書后,我即為涌泉教授的學術新成就而歡欣,但因故耽誤數月,未能即刻拜讀。2014年夏間,冒著酷暑,前后歷時近半個月,我將該書細讀一遍,收獲良多。這里,我想將自己的收獲寫出來,供各位參考,而且也十分愿意向學術界同仁推薦此書。因為我認為它是敦煌學者的必讀之作;若不讀此書,則不足言自己是敦煌文獻研究者。

        我這里所說的敦煌學者,主要是指從事敦煌文獻整理和研究的專業(yè)工作者。當然,這未包含敦煌藝術研究者,但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敦煌學者”,自不待言。我所要劃出的界限是,那些不直接從事敦煌文獻的整理研究工作,而僅僅是利用敦煌文獻研究專業(yè)問題的學者,不應在我所指稱的“敦煌學者”之列。

        我想用8個字概括我對這部著作的評價:獨樹一幟,博大精深。具體有如下4端:

        一、對漢字的演化史了然于心。這對于以研究語言文字以及敦煌文學為主職的涌泉教授來說,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雖然重點研究紙質寫本文獻,但仍需把它放在整個漢字演化史及其載體變化的大架構下進行觀察,建立宏觀視域。我國的漢字,其字形與載體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迄今至少有3500年左右的歷史。無論是甲骨文的契刻,還是鐘鼎銘文的鑄造;也無論是從大篆到隸書,還是由楷書到行草,漢字一直是既在傳承著,也在變化著。而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紙質寫本文獻僅僅是這個長序列中的一段,亦即它有自己的時代性?!秾懕緦W》在多處強調“漢字是有時代性的”。如:

        敦煌寫本跨越四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六百余年,是漢字字體由隸變楷完成的階段,篆、隸、楷、行、草諸體皆備,形式各異,風格多樣。[5] 622

        又云:

        漢字具有時代性,往往因時而異。時代的發(fā)展,政權的更替,物資文化生活的改變或提高,往往會在語言文字上留下深深的痕跡。[5] 626

        在講到俗字時又說:

        俗字有時代性。每一個漢字都有它自己產生、演變或消亡的歷史蹤跡,俗字亦不例外。[5] 632

        其后又說:

        不同的時代既有不同的書體,也有不同的字體,漢字具有時代性。[5] 655

        作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強調漢字的時代性,就在于不能輕忽它的時代特色,或者說,必須按照它的具體時代對它進行認知和厘定,而不可以以今律古或者以古律今。在許多不從事敦煌文獻整理的學者看來,敦煌寫本的文字似乎并不難認讀。但是,它是寫本,而不是印本,這一點卻被許多人忽略了。不要說50多年前,《敦煌變文集》的整理者是6位大家,卻產生了許多在今天看來本不該發(fā)生的錯誤;就是當下正在整理并出版著的敦煌文獻著作,雖說比前人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忽略了漢字的時代性,錯誤仍在繼續(xù)產生(這也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在內)。想到這些,我頗覺有幾分汗顏!如果我們還想減少錯誤,那么就靜下心來,深入進去,對寫本文獻的時代特征花一番大力氣進行理解,然后再進行敦煌文獻的整理,庶幾可以將錯誤降到最低限度。在這個意義上,我呼應涌泉教授的拳拳心意,強調“漢字是有時代性的”,切勿大意!

        二、對敦煌寫本的特征十分熟悉。這也是《寫本學》一書的主體內容,也可以說是它的重頭戲。如果沒有這些具體的書寫特征,寫本的“時代性”也就成了空中樓閣。誠然,寫本文獻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很難一言以蔽之曰如何如何。概而言之,該書的“字詞編”(第二編)和“抄例編”(第三編)都屬于對敦煌寫本的認知和歸納。這里,請允許我借用作者在“后記”中的話對其內容進行表述:

        第二編為字詞編,對敦煌文獻的字體、俗語詞、俗字、異文等語言文字現象作了全面的介紹,指出敦煌寫本篆隸楷行草并存,異體俗字盈紙滿目,異本異文豐富多彩,通俗文學作品、社會經濟文書、疑偽經等寫本有大量“字面普通而義別”的方俗語詞,它們既為語言研究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也為敦煌文獻的整理設立了一道道障礙,掃除這些障礙是敦煌寫本整理研究的最基礎的工作;第三編為抄例編,對敦煌寫本中的正誤方法、補脫方法、卜煞符、鉤乙符、重文符、省代符、標識符等符號系統(tǒng)及抄寫體例作了全面的歸納,并通過列舉大量實例,指出了解這些殊異于刻本的書寫特例,是敦煌寫本整理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5]743

        大而言之,敦煌寫本的特征主要表現在異體俗字、方言詞義、書寫符號等幾個方面。而這些問題則會隨時呈現在整理者面前。我敢說,并非所有敦煌文獻整理者對這些特征都比較了解,許多人是倉促上陣的。而如果不在這些方面花大力氣增加并擴充自己的知識,整理出的東西就很難成為上乘之作。恰好,《寫本學》作者在這方面已經花過大力氣,其所取得的成功,也足以供我們學習和參考。為了加深對該書水平的認識,我這里僅舉一例以見一斑。第199頁有如下一段辨證: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寫本第125號《金剛般若經義疏》卷2有:“故阿耨菩提是如來事,付囑菩薩,菩薩即荷如來重擔,荷負如來十佛事故。”原卷“菩提”二字合文作“草頭”下一個“提”字,兩個“菩薩”合文作上下兩個“草頭”為一個“菩薩”,其下再加一個重文符號。這種情形,在印本書中能看到多少?總之,不花一番苦功夫去研讀敦煌寫本的特征,恐難言有資格整理敦煌文獻也。而《寫本學》歸納精當,例證豐富,是我們認讀敦煌文獻的便捷門徑,相信任何讀過的人都會收獲多多。

        三、實現了與寫手的溝通。宋以后的印本文獻多是經過整理加工的。從歷史學的角度說,二十四史也好,《資治通鑒》等編年史也罷,都是經過作者加工改寫的,多數已非第一手資料。出土文獻之所以受重視,就是因為它基本上都是第一手資料,沒有經過史學家的筆削,反映的是其本真面貌。換一個角度說,當時人抄寫這些東西是供自己或者某些公共部門如官府或佛寺使用的,而不是供后人做研究的。既如此,寫手自己明白并滿足其用途也就夠了,沒有義務為我們這些后來的現代研究者著想。今天,我們要使用這些資料,首先必須明白寫手的意圖,與寫手間達成溝通,才有可能吃透其原義。在這方面,《寫本學》也做出了表率和示范。這里舉書中兩例。S.388是《時要字樣》《正名要錄》的抄本。原卷凡抄寫有誤者,抄者往往把正字或誤字的構件在天頭或地腳中標出,數量多達20余處。如門闕之“闕”字,原字“門”內左半似在“幸”與“羊”之間,很難把握。但該行天頭有一個很小的“羊”字。這是抄手做的標識,確認“闕”字門內部分左半為“羊”。它當然是一個俗體字,類似于“逆”字由“羊”加“走”旁合成。而今人校者不察,將“羊”作“幸”,忽略了原抄手的提示[5]286。又比如P.3279《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昭公五年)》:“時晉侯亦失政,叔齊以此諷謙諫也。”原卷“諫”字略小,但“謙”字右側有一個小點,是廢除標識??墒墙袢瞬徊?,愣認為“謙”是正字,又作衍文處理,枉費周折[5]340-341。同類例證還可舉出很多,不必一一例舉。這些被《寫本學》指出的錯誤,使我想到,凡事該有敬畏之心,對古寫本亦應如此。如果我們謙卑一些,虛心一些,小心一些,犯錯誤的幾率必會降低,切不可大大咧咧地對待這些彌足珍貴的古代文獻。

        四、對相關文獻非常熟悉。我們以學術為職業(yè)的人,一般都具備兩種能力:一是腦子里儲存著一定數量的專業(yè)知識,二是大概知道從哪里能夠查到自己所需的知識。但就敦煌文獻的整理研究來說,光是具備這兩方面的知識依然不夠。面對寫本文獻的諸多特征,除了從經驗中歸納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還要對時人的說法有全面的了解。而這些當時人的說法,對于不搞文字學的人如我者,多不熟悉。于是,《寫本學》提供的當時人的認識便有了極大的說服力。比如關于錯字如何刪除,宋人趙彥衛(wèi)《云麓漫抄》卷3云:“古人書字有誤,即墨涂之。今人多不涂,旁注云‘卜。諺語謂之‘卜煞,莫曉其義……”[5]328《寫本學》從敦煌文獻中歸納出的“卜煞”方法,有右側加一點、二點、三點、四點甚至七點,又有在廢字右肩加拐鉤的,有用類似加“非”字右半的,有加類似今人所用中括號右半的,有加圓圈的,等等,十分豐富。如果我們不了解抄手的意圖,怎能正確理解和使用這些文獻呢?又比如,關于雙行小注如何齊整的問題,清人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補》說:“唐以前古書皆抄寫本,此因抄書者以注文雙行排寫,有時先未核算字數,至次行余空太多,遂增虛字以整齊之,別無意義。故注文多虛字,而經文無有也。至宋代刊本盛行,此等皆刊落,然亦有未鏟除凈盡者?!盵5]510這種補虛字以求齊整的實例,《寫本學》從敦煌文獻中成批量地抉發(fā)了出來。除了補虛字的用例,作者又從敦煌文獻中找出不少“增添實詞”的例子,如加“大”“小”“下”等一些筆畫簡單的字,但也有筆畫多的如“病”字。抄者有時怕這些字混入正文,偶爾又把它們倒著寫。今天的整理者不少人未究明寫手的原意,在這些地方屢犯錯誤,實在是未達一間也。此外,關于重文符號的使用歷史等,古人都曾有過解釋。這些知識的運用,使《寫本學》歸納出的規(guī)則,獲得了歷史認識的支持,更顯得言之鑿鑿,令人信服。

        總之,我認為《寫本學》是一部成功之作,否則我不會認為它是敦煌學者的必讀之書。

        誠然,由于該書涉及的知識領域十分廣泛,也有一些小的瑕疵,用民間的話說,便是屬于“老虎打盹”的事情。我在這里將其指出,供涌泉教授參考。如果認為我說的還有點道理,再版時就可加以修改了。

        在談到“避諱字”時說:“改避帝王名諱是古書中的常見現象。敦煌文獻上起魏晉,下迄宋初,前后跨越六百多年,其中隋唐之前抄寫的文獻數量不多,總體上表現出不避諱的特點;唐五代抄寫的文獻是敦煌文獻的主體,其中唐代前期敦煌寫本避諱的現象比較普遍……”[5] 627

        這里認為隋唐之前的文獻有“不避諱”的特點,說法不確。敦煌文獻中隋唐之前的寫本數量較少,但也出現過因避諱而改字的現象。如S.613是著名的《西魏大統(tǒng)十三年(547)計賬文書》,內有劉文成戶“息女黃口,水亥生,年仵,小女”;其天婆羅門戶“息男歸安,水丑生,年拾仵,中男”。其中的“水亥”“水丑”,原本均為干支癸亥、癸丑,因避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名諱,改“癸”為“水”。這種改“癸”為“水”的例子,又見于今藏敦煌研究院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歷日》“七月大一日水未閉”“八月小一日水丑定”,均可參閱。

        在講“取同時之書以?!睍r,舉P.4017《渠人轉帖》為例:“今緣水次逼斤(近),切要通底河口,人各枝兩束,(亭)白刺壹(不)束,橛兩笙,鍬镢一事,兩日糧食。是酒壯夫,不用廝兒女。帖至,限今月廿九日卯時于口頭取齊?!?[5] 701其中“是酒”二字費解。《寫本學》參考P.3412《壬午年(982)五月十五日渠人轉帖》中有句“須得壯夫”,校前件“是酒”之“酒”為“須”,甚是,形近而誤也。然“是須”仍未校盡。愚意以為“是須”當校作“事須”,必須也?!笆马殹币辉~是敦煌文獻中的習慣用語[6]。在帖文中是強調,凡是參加這次用水活動的,必須是“壯夫”亦即壯勞力,而不能是小娃子。用水在西北地區(qū)的農業(yè)活動中是大事,身強力壯者方能承擔此類農事活動。

        除了上述兩條很小的補充意見外,在對敦煌文獻的總體把握上,我覺得除了要充分認識“漢字的時代性”,同時也要關注一部分敦煌文獻的地域性特征。敦煌文獻的產生地,一部分源自敦煌以外的中原和其他地區(qū),一部分則產生于敦煌本地及其周邊地區(qū),尤其是社會經濟類文書。那些原產于敦煌本地的文獻,在整理和詮釋時,就不可避免地既會遇到唐五代西北方音互代字的問題,也會遇到一些方言詞語的準確含義問題。我覺得《寫本學》在這方面還有再延伸和擴充的余地。

        在閱讀《寫本學》一書時,我注意到一些字詞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仍然具有生命力,或者說它們今天依然活著。由于我出生在山西省稷山縣農村,語言與西北地區(qū)方言靠近,我又自小就在那里生活,23歲才到北京求學,所以,迄今還會講不少稷山話,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這里,我寫出幾個來,供同仁們在做研究時參考。

        1. “提”和“攜”是兩個不同的負重動作。《寫本學》第293至第294頁討論了S.1441《勵忠節(jié)抄·政教部》一條材料的??眴栴}。寫本原文如下:“孔子為魯司寇,攝政行政(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卿(卯),使男女行各別途,斑白不提。道不捨(拾)遺,而后行興。”又《詩·大雅·綿》毛傳:“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薄抖Y記·王制》則云:“輕任并,重任分,班(斑)白不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薄疤釘y”一詞司馬遷也用過,見《史記·循吏列傳》:“(子產)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僮子不犁畔?!盵7]至宋,《冊府元龜》卷703“令長部·教化”則云:“至于道不拾遺,耕者讓畔,斑白不攜(編者按:原文作‘挈),弦誦相聞者,蓋有之矣。”[8]在比勘過上述眾多文獻后,《寫本學》認為“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為提東西、負重,系同意復詞”;“‘不提、‘不攜(編者按:原文作‘挈)即‘不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5]294。也就是說,“斑白不提攜(編者按:應作‘挈)”是指老年人不負重。但是,為何古人有的地方作“提”,有的地方又作“攜”,有的地方又是“提攜”并用呢?毫無疑義,“提”和“攜”都是負重動作。但這兩個動作是否毫無差別呢?恐未必然。在今日稷山方言中,這是兩個有區(qū)別的負重動作?!疤帷焙美斫猓褨|西用手拎起離開地面就是“提”?!皵y”卻不是這樣,它是指曲臂以臂彎將東西拎起,并靠在軀干上帶著走,等同于今日北京話“挎籃子”的“挎”這個動作。比如,用這個動作帶一個荊條筐,稷山話叫作“攜筐(cuo)”,抱小孩則叫作“攜娃”。由此可知,在民間,“提”與“攜”是有區(qū)別的,在負重的意義上可以將這兩個字放在一起使用,但若強調其具體動作,則提、攜有別,不宜混淆。我查東漢許慎《說文·手部》云:“攜,提也。從手,嶲聲”。又云:“提,攜(編者按:原文作‘挈)也。從手,是聲。”此后2000年間人們便一直說了下來,從不起疑。而我頗懷疑當年許慎就未完全搞清這兩個字的區(qū)別之所在。

        2. “色婦”就是討老婆?!秾懕緦W》在解說“敦煌文獻中的異文”時說:“就敦煌寫本而言,所謂音同音近應立足于中古音,同時還要注意語音的地域變異,即敦煌所處西北方音的特點。” [5] 231以下作者以“色”“索”通用為例。P.3883《孔子項讬相問書》有句:“夫子當時即索草,爺娘面色轉無光。”句中“索”字,P.3833作“色”。P.2564《■■新婦文》有句:“已后與兒色婦,大須隱審趁逐,莫取媒人之配?!本渲小吧弊郑琍.2633、S.4129作“索”??芍?,“色婦”就是“索婦”。作者又從方音的角度解釋說:“唐五代西北方音曾攝與梗攝趨同,職韻、麥韻每多相押借用,所以‘色‘索二字經常通用也就沒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比绻f一般人僅是從經驗上認為“色”“索”二字可以互相借用的話,涌泉教授則從音韻學上通解了二字互相借用的根由,從而建立在完全可靠的基礎之上。我要補充的是,在稷山方言中,“色婦”這個詞迄今還在使用,叫作“色媳婦”。這主要是汾河南邊的人這樣說(汾河從縣城南邊通過,將縣域分成汾南、汾北兩部分)。汾河北邊的人給兒子討老婆叫“說媳婦”。這個“色”和“說”是小方言差異呢,還是從方音上也能講通,我就不曉得了。

        3. “坐”字有聚餐的意思。我們在敦煌社邑文書中看到,一些轉帖的內容是“春座局席”或“秋座局席”,這是古代民間社邑活動的通知書,內容是通知社人在春秋兩個社日聚餐。而在敦煌寫本中,座、坐二字很少嚴格區(qū)分,尤其是在民間活動形成的文字中。除了稱作“春座局席”和“秋座局席”,又有叫“坐社”活動的轉帖。如S.5813“社司轉帖”:“二月坐社氾子昇,人各助麥一斗五升、粟二斗……”[9]又如S.6104《座社局席轉帖抄》:“社司 右緣年支座社局席,次至慶果家。人各粟一斗,面斤米(半),油米(半)勝(下略)。”[9]216-217顯然,前件的“坐社”和后件的“座社局席”所言是同樣的事情,均是社日聚餐。關于“坐社”一詞的含義,張小艷博士論述得非常詳贍,大致認為“坐社”是“社日飲宴”。“坐社”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仍在使用,如山西平陸、霍州等地[10]。我這里關注的是“坐”字單用的問題。S.1733背《某寺諸色斛斗入破歷》:“蓯蓉二升,草豉一升,椒四合,以上味口帖(貼)招提冬至坐用?!盨.1053背《丁卯年至戊辰年某寺諸色斛斗破歷》:“蘇二勝,付心凈,寒食座(坐)用?!睆埿∑G認為其中的“坐”皆謂“聚坐飲宴”,所見甚是。但尚未像論證“坐社”那樣舉出現代漢語的實證。我想補充此證,為張博士一助。在稷山方言里,某些時候“坐”就是聚餐的意思。1992年,我返回故里過春節(jié),兒時好友田國發(fā)兄邀我到他家“坐一下”,我以為僅是說說話、聊聊天而已。哪知去后才看到,他已備好酒飯,且有另外幾位他的朋友已先我而到。毫無疑義,這個“坐”便成了聚餐飲宴。遺憾的是,田哥已辭世20年,否則,我還會邀請他到我這里再“坐一下”的。

        4. “智量”就是智慧?!秾懕緦W》第294至第295頁在講述寫本“有旁記直音”的現象時,引用P.3268《氾府君圖真贊》:“廣負奇能,深懷智量?!盤.3716《晏子賦》有:“晏子對王曰:‘齊國大臣七十二相,并是聰明智慧,故使向智量之國去;臣最無志(智),遣使無智國來也。”作者認為“‘智量謂智慧”,所見甚是?!爸橇俊币辉~在今天的稷山話中仍在使用。如在贊揚某人時可說:“外(那)人智量大(音“特”)的?!?/p>

        5. “臥”即釀造?!秾懕緦W》第139至第140頁在討論“不明俗語詞而誤釋”一目時,舉出“臥酒”一詞。P.2049《后唐同光三年(925)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保護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云:“粟七斗,馬家臥酒看侍佛人用;粟一斗,秋轉物日沽酒用?!睘榱苏_闡釋句中“臥”字的含義,作者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yǎng)羊》之“作酪法”:“屈木為棬,以張生絹袋子,濾熟乳,著瓦瓶子中臥之……其臥酪待冷暖之節(jié),溫溫小暖于人體為合宜適(‘宜字疑衍——引者)。熱臥則酪醋,傷冷則難成?!弊罱K認為“所謂‘臥酒,其時就是釀酒。”所言極是。除了上面的臥酒、臥酪之外,我要補充一個“臥醋”。我住的張開西村在呂梁山前沿山腳下,盛產柿子,鄉(xiāng)民們有釀造柿子醋的傳統(tǒng)。兒時母親每年都要做這件事,叫作“臥醋”。這樣,臥酒、臥酪、臥醋之“臥”,均是釀造之意,堪為的論,不必再疑也。

        6. “唱”是競賣之義。P.6005是一件寺院唱布歷,內列幾十位僧眾名字,名下為數量不等的布的尺寸。其中有十來位僧人的名字上有一“唱”字,被今人定名為“唱布歷”[11]。按,“唱衣”是中古寺院活動之一,《釋氏要覽》“唱衣條”有解釋。大體意思是說,和尚身亡后,其重要物資歸寺院所有,但日常所用輕便之物,除生前已留遺囑送人者外,余物由眾僧共有。在無法分割時,便集合僧眾競賣,將所得之錢進行均分,賣衣稱“唱衣”,賣布稱“唱布”,等等。這個“唱”的活動類同于今天的競拍。2007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在福建南平開會,劉進寶教授發(fā)言對“唱”進行闡釋[12],認為是競拍,這無疑是正確的認識。我要補充的是,這樣的“唱”我不僅見證過,而且也參與過。1969年,我在家鄉(xiāng)教書時,年末生產隊宰羊后,羊皮讓大家“唱”,我出價最高,用二元六角錢將兩張羊皮“唱”到了手。但稷山人發(fā)音很不準確,將“唱”讀作“撐”。這大概類似于將“黃”說成“活”,以便區(qū)分與“紅”(稷山話音“混”)的讀音屬于同一性質,將競拍時的“唱”說成“撐”,恐怕也是為了方便與“唱歌”的“唱”加以區(qū)分吧。

        以上諸條管見,或許對讀懂某些敦煌文獻會有些許助益。如有不妥,還望是正。

        參考文獻:

        [1]藤枝晃.敦煌學導論[M].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油印本),1981:80.

        [2]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40-352.

        [3]鄭阿財.論敦煌俗字與寫本學之關系[J]. 敦煌研究,2006(6):162-167.

        [4]方廣锠.遐思敦煌遺書[M]. 方廣锠.隨緣做去:直道行之:方廣锠序跋雜文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145-146.

        [5]張涌泉.敦煌寫本文獻學[M]. 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

        [6]蔣禮鴻.敦煌文獻語言詞典[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294-295.

        [7]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3:3743.

        [8]王欽若.冊府元龜:令長部:教化[M].北京:中華書局,1960:8377.

        [9]寧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書輯校[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204.

        [10]張小艷.敦煌社會經濟文獻詞語論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566-580.

        [11]唐耕耦,陸宏基.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第3輯[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1990:154-157.

        [12]劉進寶.從敦煌文書看唐五代佛教寺院的“唱衣”[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53-59.

        猜你喜歡
        寫本評介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抽象藝術》評介
        美育學刊(2021年5期)2021-10-13 01:35:44
        《文藝美學如何可能》評介
        美育學刊(2020年1期)2020-01-15 08:43:44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西夏寫本《佛前燒香偈》考
        西夏文寫本《整駕西行燒香歌》釋補
        敦煌藏文寫本的回顧與前瞻
        国产自拍在线视频91|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欧洲一级无码AV毛片免费| 亚洲av高清一区三区三区| 美女用丝袜脚玩我下面| 国产二区交换配乱婬|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91在线观看国产自拍| 国产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绿色| 六月婷婷久香在线视频|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加勒比婷婷色综合久久|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日韩精品永久免费播放平台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av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 超碰观看| 日韩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 毛片大全真人在线| 国产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视频观看一区二区| av素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 另类专区欧美在线亚洲免费|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影片|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av| 国产性感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精品爆乳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