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河南省內(nèi)黃縣東莊鎮(zhèn)種植無公害大棚西瓜逾2000h㎡,年產(chǎn)值5億多元,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當?shù)毓限r(nóng)采取“大棚膜+二膜+雙拱棚膜+地膜覆蓋”的早春冷棚5膜覆蓋栽培模式,將育苗時問提早到12月上旬,2月上旬完成定植,4月中、下旬頭茬瓜收獲,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50-60d,經(jīng)濟效益顯著。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 棚膜覆蓋技術
大棚南北向,長40-60m,東西跨度12m,高2.6m。大棚薄膜要求透光性、消霧去滴性要好。扣大棚膜時先將2幅寬2m的膜分別放在東兩兩側,下部壓嚴,南北拉緊,向上再放2幅寬6m的膜直到頂部。相鄰2幅膜重疊30-40cm,形成3道放風口,注意使上邊膜壓住兩側膜,防止雨水流進棚中。二膜與大棚膜間隔20-30cm,需設內(nèi)拱架。方法是用細竹竿搭存拉桿上方,兩端同定在側柱上,中間與中柱固定在一起,側柱以下用竹片彎曲,插人士中,形成拱形。二膜用4塊寬4m的膜縱向拉緊,下面用土壓實,2幅膜之間用夾子夾住,放風時打開。大棚內(nèi)再在每個西瓜畦上撐起里外2個小拱棚,每個拱棚上覆蓋1層薄膜(外面的拱棚寬為3m,再在該拱棚里面設置1個寬為2m的拱棚),地面上再覆蓋1層薄膜。里面的這2個拱棚只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早上、傍晚)才蓋上棚膜,太陽出來后就撤掉。這樣覆蓋5層薄膜,既能保溫,又能滿足兩瓜生長對光照需求。
2 育 苗
2.1 營養(yǎng)土配制
選擇前茬為非茄科作物的菜園新土或大田熟土摻腐熟的雞糞或草糞,按體積比3:1配制。同時每1000kg營養(yǎng)土中加磷酸二銨1kg,再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并用40%甲基異柳磷1000-1500倍液殺蟲(卵),667㎡裝營養(yǎng)缽用營養(yǎng)土1.5-2m3。有條件的可用穴盤基質育苗。
2.2 苗床的選擇
溫室內(nèi)地面整平后在室內(nèi)以東西方向就地做畦,畦寬一般為1.5m為宜,過寬不利于嫁接時操作。畦整好后,在畦內(nèi)鋪l層農(nóng)膜以防營養(yǎng)缽內(nèi)瓜根下扎。一般每栽667㎡需苗床10-15㎡
2.3 裝缽
營養(yǎng)土配制好,畦整好后開始裝缽,裝缽時營養(yǎng)土的裝入量要一致,缽面要網(wǎng)、平,缽h 留1cm空間以利于播種、澆水,多余的營養(yǎng)土用于蓋種。
2.4 浸種、催芽
由于葫蘆種子種皮厚而硬,吸水困難,為提高葫蘆發(fā)芽率,浸種前應將種子晾曬4-6h,然后用70-75℃的熱水燙種,種子放入熱水后迅速攪拌,水溫降至40℃以下時停止攪拌,然后浸種10-12h,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后撈出,洗凈種子表面黏液,再用干凈的細紗布或新毛巾包裹,放于30-35℃的環(huán)境下催芽。催芽時應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種子,稍晾后繼續(xù)催芽。
2.5 播種前的準備工作及播種
葫蘆播種時間為12月上甸。播種前4-6d,育苗溫室內(nèi)開始燒火升溫(開始浸種時升溫),然后將葫蘆種子平放于缽內(nèi),種子上蓋lcm厚的營養(yǎng)土播種l畦用小拱棚蓋l畦。葫蘆出齊待子葉展平后,開始在沙盤內(nèi)播種西瓜種子冬至前后嫁接西瓜。播種至齊苗要求白天溫度25-35℃,夜問20-25℃。齊苗后至嫁接前白天溫度要求20-25℃,夜間15-20℃。
3 嫁接
3.1 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嫁接前6~8h集中在苗床上噴1次75%百菌清1000倍液,對接穗苗消毒。
3.2 嫁接
嫁接時2人1組,1人負責取苗、切苗,切苗時,在西瓜子葉下1cm處切成45。斜角;1人負責用竹簽插葫蘆苗,插苗時竹簽的角度與胡蘆的子葉呈45°,西瓜子葉與葫蘆子葉嫁接后呈“十”字型。嫁接時為預防病害感染應注意所用竹簽的消毒工作,一般每嫁接20株左右用酒精對所用竹簽消毒1次。
3.3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7d要求白天溫度30-35℃,夜間20-25℃。7d傷口愈合后,苗子開始生長,白天溫度要求20-25℃,夜間15-20℃,同時應注意苗期病害預防。
4 定植
4.1 定植時間
大棚西瓜最佳定植時間為2月上旬。過早易受凍害,瓜苗長勢弱;過晚結瓜期錯后,上市遲。4.2定植前的準備及定植
定植前10-15d扣大棚、整地、施肥,要求667㎡施雞糞4-6m3,三元復合肥50kg,耕地深20-30cm,澆水升溫,當棚內(nèi)15cm處地溫3d平均升至13-15℃時定植。定植前5-6d要在育苗溫室內(nèi)進行煉苗,溫度要求前3d白天25-28℃,夜溫20℃左右;后2-3d白天20-25℃,夜間15℃左右。在移栽前l(fā)d要在苗床上用75%百菌清1000倍液+75%甲基硫菌靈1200倍液+內(nèi)吸性殺蟲劑1000倍液集中防治1次病蟲害。早春大棚定植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時穴澆加500倍液多菌清的定植水,每株500g。定植行距2.8m左右,株距0.33m,667㎡栽800株左右。定植后隨蓋小拱棚升溫。
5 定植后管理
5.1 定植后到授粉前的管理。
5.1.1 濕度管理西瓜定植后到緩苗期(7-10d),要求晴天白天棚內(nèi)溫度25-28℃,夜間15℃左右,最高溫度白天不能超過32℃。緩苗后到西瓜授粉前,要求棚內(nèi)溫度白天28℃左右,夜間15-20℃,最高不超過35℃。
5.1.2水肥管理西瓜緩苗后,長出1片新葉時澆第1次緩苗水(小水),每667㎡施尿素10kg、磷酸二銨10kg,第2次水在西瓜長到5-6片葉時,也就是授粉前10d澆1次清水,不沖任何肥料。
5.2西瓜授粉期管理
5.2.1 人工授粉時間、溫度早春大棚西瓜種植最適宜的授粉時間是晴天上午8:00-10:00,棚內(nèi)溫度在28℃左右,這時雌花柱頭和雄花花粉生理活性最旺盛,是進行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
5.2.2 雌花選擇棚內(nèi)種植西瓜人工授粉不是將所有開放的雌花都進行授粉,而是選擇適當節(jié)位的雌花進行人工授粉。大棚西瓜的最佳授粉處在瓜蔓1-1.2m(也就是瓜蔓的第10-第12節(jié)處)處選擇雌花授粉。
5.2.3 授粉方法每天上午8:00-10:00,將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露出花藥,將花粉輕輕地涂抹在坐瓜節(jié)位雌花的柱頭上即可(1朵雄花可授2朵雌花)。
5.3 授粉后的管理
5.3.1 溫度管理授粉后為提高花粉成活率,要求1周內(nèi)棚內(nèi)溫度白天28-30℃,夜間15-20℃,I周后要求棚內(nèi)溫度白天28℃左右,夜間20℃左右。瓜膨大期要求棚內(nèi)溫度白天30-32℃。
5.3.2 水肥管理 大棚西瓜授粉后到成熟一般需“3水2肥”:第1次澆水是80%西瓜長到雞蛋大時,澆水的同時每667㎡施硫酸鉀15kg、高效復合肥20kg;第2次澆水是在瓜長到碗口大時,同時沖施高氮、高鉀的肥料;第3次澆水是在西瓜即將成熟前l(fā)周,只澆清水。
6 病害防治
6.1 西瓜疫病
西瓜感染疫病后瓜面上出現(xiàn)溢縮凹陷,高溫下病部生白霉,后期爛瓜,有腥味。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25%瑞毒霉600倍液、40%乙磷鋁25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任意一種噴霧。
6.2 西瓜炭疽病
葉柄及莖蔓染病生水漬狀長圓形褐色凹陷病斑,瓜染病時瓜皮上形成圓凹型病斑,斑部干爛一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25%嘧菌酯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7-10d噴1次,連續(xù)2-3次,或50%多菌靈400-500倍液葉面噴防。
6.3 西瓜枯萎病
初期瓜葉中午萎蔫似缺水,早晚可恢復,莖部呈黃褐色,根部變褐,縱部病蔓維管束為褐色,高濕時病蔓上有粉紅色霉層。防治方法:50%福美雙500倍加96%硫酸銅1000倍每株灌250g。坐果初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7d噴1次,視病情連續(xù)2-3次。
6.4 西瓜蔓枯病
葉部和葉柄發(fā)病時產(chǎn)生褐色不規(guī)則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點,潮濕時軟化、變黑一防治方法:用36%三唑·多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300倍液、或25%咪酰胺150倍液涂抹病莖、病株的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