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存在一種車窗玻璃,既能在白天呈現深色調以阻礙光線進入,又能在晚上變得清晰透光,同時還不消耗任何能量,那該是件多么讓人歡欣鼓舞的事情。來自南洋理工大學的一支科學家團隊目前找到了相關解決方案。他們發(fā)明的全新自著色玻璃技術不需要其它設備提供電能,依然能夠在陽光明媚的白天轉化成藍色,減少了將近一半的陽光射入;更為神奇的是,玻璃逐漸變暗時,它實際上還能夠儲存能量,所以可以充當透明電池組的功能,用來驅動各種不同輔助系統(tǒng)。這款智能變色玻璃具有遮陽和提供電能兩項功能。
它是怎么做到的?原來普通車窗玻璃由兩塊玻璃板組合在一起,中間添加一層超薄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材料;但這款智能變色玻璃與之不同,兩塊玻璃板鍍上了銦錫氧化物(即ITO),夾層之間用液態(tài)電解質所取代。其中一塊玻璃板還額外添加了普魯士藍顏料涂層,另一塊附著有鋁箔薄膜。兩層玻璃通過標準電線連接在一起,當供電回路被切斷,在耀眼太陽光照射下,顏料與電解質中的溶解氧開始發(fā)生化學反應,最終導致玻璃變成藍色。化學反應過程中,電能也得到儲存,所以如果你希望玻璃重新回到無色透明的狀態(tài),就必須再次接通供電回路,讓透明電池組釋放電能。駕駛員可以指定用這部分儲存電能來供應車內照明,為手機充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