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摘要】新課改實施以后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方法、在專業(yè)涉及度、在師生互動等方面都會有一個新的挑戰(zhàn)。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也顯得更加重要。但是如果說老師與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哪一個更重要的話,那么我認為老師的作用會顯得更加重要。
【關鍵詞】音樂教學;教學心得
就音樂課程而言,新的教材從學生的需要和發(fā)展出發(fā),充分重視高中生的音樂興趣及能力水平。仔細分析我們就不難看出,既然新的教材是從學生的需要和發(fā)展出發(fā)的,那么這就向教師提出了要求,你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在學生的發(fā)展中音樂課能為他們提供什么。特別是音樂高中音樂課堂中細化分出的六個模塊,讓學生有不同的選擇。這六個模塊分別是《音樂鑒賞》《演奏》《歌唱》《音樂與舞蹈》《創(chuàng)作》《音樂與戲劇表演》。在這六個模塊中,除了必修的《音樂鑒賞》模塊,在中學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歌唱》模塊。
歌唱的實踐性很強,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如果要開設《歌唱》模塊,根據(jù)培訓講座的精神和學校的實際,必須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因為每個學生在初中學習音樂的情況及自身的音樂素質(zhì)都不一樣。絕大多數(shù)學生音樂素質(zhì)不高;一部分學生比較熱愛音樂,也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少數(shù)學生在初中專門學過音樂,音準、節(jié)奏感都不錯,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是音樂“苗子” 。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學生,我們必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也可以說是因材施教。具體的教學方法如下:
一、歌唱的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唱歌姿勢
這種良好的唱歌姿勢不僅體現(xiàn)在舞臺上,還應在生活中養(yǎng)成習慣。
(一)兩腳分開約十公分(一拳左右)。有許多教師讓學生把腳分成一前一后,中心在前腳,后腳支撐。我認為在獨唱時使用這樣的姿勢是合適的,在合唱時,還是中心放在兩腳上更好些,因為這樣更能用上力。
(二)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處。這樣坐是為了不讓學生后背依靠椅背,因為那樣會影響唱歌,還會使學生變得懶惰,所以說坐在椅子前三分
之一處有利于積極的歌唱。
(三)收復、鼓胃、直腰、挺胸、兩肩打開。以腰帶為界,腰帶一下為下腹部,腰帶以上為上腹部。收復指的是下腹部,鼓胃指的是上腹部,腰要挺直但不僵硬。胸挺起有利于歌唱的支持而兩肩的打開則顯非常的精神。
(四)下巴微收。在剛開始學習歌唱時,學生很容易犯下巴緊張、抬起的毛病,如不及時的糾正即會影響今后的聽演唱,要至始至終的提醒學生的下巴放松,要往下張。
(五)眼睛看指揮。眼睛看指導教師或指揮對于合唱團的學生尤為重要。一般的情況下都讓學生的眼睛平視略往上(高)看,但在合唱團中萬萬不可以這樣,眼睛的視線要統(tǒng)一的集中在指揮的上半身,要看到指揮的手勢變化,又要看到指揮的面部表情。
針對以上五點歌唱的姿勢,通過教學中的實踐與摸索,我把它總結(jié)成了一個順口溜,方便學生記憶。如下:
站分兩拳左向前
坐上椅子靠前三
收腹挺胸肩向后
下巴微收眼睛看
二、注重學生審美能的培養(yǎng)
但是不管針對哪種類型的學生,歌唱教學中都是一樣要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心中有美,歌聲才會美。
首先,我們應該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體驗人聲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美感,注意模塊的特點,從而讓學生用健康的審美意識規(guī)范自己的歌唱實踐。例如,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二單元贊美祖國里的《祖國頌》,A段中“太陽跳出了東海,……”是4/4拍,旋律緩慢進入,展示了壯美山河的意境;之后再現(xiàn)的A 段變成了6/8 拍,意境更為壯麗,瞬間讓我們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前段重在描繪意境,后段則強調(diào)抒發(fā)民族自豪感。節(jié)奏方面也由前者的平穩(wěn)變成了后者的富于動感。接下來就是要結(jié)合欣賞過程,歌唱這兩段旋律,讓學生親身體驗人聲的表現(xiàn)力與美感:平穩(wěn)、緩慢、開闊——描繪意境;富于動感、激動——抒發(fā)民族自豪感。學生可以用歌唱的形式表達意境。通過實踐,掌握了歌唱技能,養(yǎng)成用歌唱的形式描繪意境,并在實踐中享受美的愉悅,最后達到情感的升華。
其次,歌唱的實踐性非常強。對于歌唱模塊來說,歌唱的過程和方法對歌唱學習非常重要。讓學生學習樂譜,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讓視譜能力好的同學帶頭。這樣,既鍛煉了學生,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還要說的就是有氣息支持的發(fā)聲、正確的呼吸方法、圓潤的音色、以及有感染力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地歌唱等,這些歌唱的基本技能一定要融入到歌唱實踐活動中。教師也要在口形、呼吸、發(fā)聲、到咬字吐字進行示范。
從選擇作品到熟悉作品,從學生的識譜到教師的示范,一直到熟練掌握和表現(xiàn)作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有了這些,相信學生就可以很好的、很自如的進行歌唱了。
三、教師技能的重要性
除了對學生的訓練和指導以外,教師的專業(yè)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教師應具備以下技能:
1.能給學生伴奏,并且自彈自唱。
2.能看合唱總譜并對譜子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3.能演唱及示范。
4.能排練出所符合作品需要的聲音。
5.能選擇適合學生的作品。
6.能解決排練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7.能全方位掌握作品排練出最佳效果。
結(jié)語
藝術(shù)是一葉神奇的小舟,歌唱是音樂藝術(shù)中最直接的表達,或美妙動聽、或博大宏遠、或親切柔婉的樂曲能給我們帶來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升華。讓我們和熱愛音樂同學們一起走進音樂,與他們一同在音樂的殿堂里感悟人生!
參考文獻
[1]人民音樂出版社《歌唱》.
[2]金盾出版社《童聲合唱輔導與指揮》 陳巧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