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叢
2015年1月,山東教育出版社社長劉東杰在2015北京圖書訂貨會“紅沙發(fā)”系列訪談上表示,山東教育出版社始終牢記著國有出版人的社會擔當,要成為推動“全民閱讀”的排頭兵,今后會更加關注大眾教育,關注全民閱讀,守護、解讀、傳承和發(fā)展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今,從經(jīng)典詩文誦讀比賽、“文明基因·孝誠愛”讀書征文比賽、“書話童年——2015年山東教育出版社作家校園行”,到 “閱讀與寫作基地”在校園落地生根,山東教育出版社已一步步將“全民閱讀”深入學校、家庭,用閱讀點燃起讀者心中的正能量。
促閱讀,從抓產(chǎn)品開始
近年來,隨著市場化轉型的深入推進,山東教育出版社在做好已有優(yōu)勢板塊的基礎上,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積累,結合自身出版優(yōu)勢,經(jīng)過充分的市場調(diào)研,以推動“全民閱讀”為目標,為廣大中小學生策劃、出版了一系列的優(yōu)秀讀物:有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明基因·孝誠愛》《中華經(jīng)典詩文誦讀》《不一樣的數(shù)學故事》《崔巒教你寫作文》等寓教于樂的助教、助學讀物,培養(yǎng)青少年語文閱讀能力的《中國當代實力派兒童文學作家精品書系》《新閱讀·小學新課標閱讀精品書系》(20冊)等。
以朗讀推閱讀、以比賽促閱讀、以作家導閱讀
產(chǎn)品有了,山東教育出版社便開始思考如何幫讀者更好地讀這些書。于是,從2015年4月開始,配合這些產(chǎn)品,山東教育出版社陸續(xù)啟動了經(jīng)典詩文誦讀比賽、“文明基因·孝誠愛”讀書征文比賽、“書話童年——2015年山東教育出版社作家校園行”等一系列活動,以朗讀推閱讀、以比賽促閱讀、以作家導閱讀。特別是“書話童年——2015年山東教育出版社作家校園行”活動,先后邀請了龔房芳、米吉卡、楊紹軍等多位作家,相繼到山東省內(nèi)的濟南、淄博、 德州、棗莊、煙臺、濱州、臨沂等地區(qū),以及江蘇省揚州地區(qū),走進當?shù)匦@,舉辦“享受閱讀,愛上寫作”公益講座,給同學們講述創(chuàng)作趣事、分享讀書的快樂,目前已累計舉辦公益講座一百三十余場,近十萬余名孩子在講座中受益。
“作家進校園”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閱讀熱情,使孩子們真正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動力,受到學校老師的歡迎。
“閱讀與寫作基地”在校園落地生根
“當我身處現(xiàn)場,看到孩子們與作家近距離接觸,并通過交流互動,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讀書學習熱情時,我的內(nèi)心產(chǎn)生無比的喜悅和興奮。” 山東教育出版社社長劉東杰這樣描述自己參加“作家進校園”活動的心情。這樣的感受,山東教育出版社每一位參與這項活動的員工都深有感觸。于是,為了將這樣的活動常態(tài)化、讓作家長期引導孩子們閱讀,山東教育出版社的領導班子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全省范圍的中小學中建立100所“閱讀與寫作基地”。這既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又需要后續(xù)的服務,需要付出極大的心血。為此,山東教育出版社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制定了《山東教育出版社“閱讀與寫作基地”實施方案》,積極與各地市相關部門聯(lián)系,請各他們按照《方案》規(guī)定的條件選出相應學校。工作小組在收到各地市報來的學校情況后,認真篩選、考察,最終在山東省內(nèi)選定了100所優(yōu)秀中小學。山東省作協(xié)主席張煒在得知要在全省范圍內(nèi)建立百所“閱讀與寫作基地”的消息后,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親自為濟南龍奧學校的“閱讀與寫作基地”掛牌,并在揭牌儀式上深情地說道:一個民族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閱讀,山東教育出版社在學校建立“閱讀與寫作基地”,對于提高孩子們的素質(zhì)、寫作能力非常重要。
著名兒童文學家湯素蘭也以實際行動對山東教育出版社的這一舉措給與了積極的支持。10月13日至10月22日,她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來到山東,為濟南、德州數(shù)所學校的“閱讀與寫作基地”揭牌,并為學校的學生們帶去了“基地”成立后的首場講座。對于未來“閱讀與寫作基地”的運作模式,劉東杰社長說:“我們將立足‘閱讀與寫作基地,定期開展贈書、講座等一系列公益活動,不僅促進校園的文化建設,也為作者、讀者、出版者架起一座連接心靈、傳遞閱讀的橋梁。”
“80后”兒童文學作家米吉卡更是先后九次跟隨山東教育出版社參加各類走進校園的讀書活動,“特別感謝山東教育出版社為我提供了這樣契機與條件,讓我與孩子們近距離接觸,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基本上都是在與孩子們接觸中迸發(fā)出的,他們的想法、興趣點、愛好等都與我的創(chuàng)作密不可分。”
目前,山東教育出版社 “閱讀與寫作基地”的建設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將在更多的校園架起連接作者、讀者、出版者的橋梁。這些“閱讀與寫作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個便捷的閱讀、寫作學習平臺,讓孩子們享受閱讀的快樂;為學校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教研資源,助力學校更好、更快發(fā)展。(未署名圖片由山東教育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