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妮
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話是一點兒沒錯的!此刻,我正在疼痛的煎熬中寫下這些句子。
起先的疼,它連聲招呼也不打,就飄然而至。最可惡的莫過于我正大口吃著媽媽做的雞腿兒,那鮮嫩的雞肉,那美味的醬料……實在是妙不可言。突然,我大叫一聲:“哎喲!”牙疼起來了——先是牙根,接著是那一片牙齦,再接著擴散到半邊臉,它們氣勢洶洶地朝我涌來,毫不留情地吞噬我的理智,使我痛不欲生。從牙尖兒到整個大腦,都呻吟著,尖叫著,極端難受!我?guī)缀跤邪涯且淮蓝及蔚舻臎_動——是呀,已經(jīng)分不清楚是哪一顆疼了,在某一顆的“號召”下,其他的都紛紛響應(yīng),仿佛蟄伏在體內(nèi)的壞家伙在同一時刻爆發(fā)了,你爭我搶地折磨我的神經(jīng)。過了一會兒,疼痛有所緩解,我得意地大叫:“耶耶!又不疼了。”說著,我繼續(xù)大快朵頤。
剛吃了一口米飯,又疼起來。這回和上次可不一樣,是一陣兒一陣兒的,每隔幾秒劇疼一下,就好像伴著鼓點,和著節(jié)奏,砰、砰、砰——敲擊著我的大腦,似乎尖銳的疼痛在叫囂著,獰笑著,一蹦一跳的,把牙床當成了蹦蹦床。這時候,我覺得,“觸覺”這玩意兒真是可惡至極。每疼一下,我的神經(jīng)就劇烈地一振,向大腦傳達“敵軍”入侵的消息。可這又能如何呢?我無能無力。吃藥?藥可不是胡吃的,吃壞了反而更糟。拔牙?算了,我看著醫(yī)生的大鉗子難免會心里發(fā)寒。曾有一位高人曰:往臉上扇一巴掌,麻木了就好了。那得使多大勁兒呀,恐怕待到麻木之時,半邊臉沒廢就算好的了。由此看來,我只得乖乖忍著,任憑蛀蟲、疼痛折磨我的牙齒小世界。唉,就權(quán)當聽一場不太討人喜歡的“音樂會”吧,反正疼得也挺有節(jié)奏。
“算啦!”我皺著眉頭放下碗筷,“不吃了?!边B嘴都不敢張,恐驚了牙齒。
我確實是忍著痛的——一方面,可怕的牙痛在叫囂;一方面,你看著一屋子的珍饈佳肴,卻只能忍辱屈服在蛀蟲的腳下??粗职趾偷艿苊妹贸缘脻M嘴流油,吃飽咂嘴時,幾乎是恨得咬牙切齒了——不!不能咬牙切齒!一咬,便會感覺到一排牙齒長長了許多,尖銳無比,仿佛可以扎破嘴唇。它們形成一種怪誕的弧度,使你張開嘴吃力,合住嘴難受。
我大吼一聲:“蛀蟲,看我一個指頭能掐死你!”說罷就氣呼呼地朝臥室走去。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哎喲,疼死了,不說了,我扇自己一巴掌去也!
(指導(dǎo)教師:張馨月)
寫作亮點:在小作者的筆下,牙疼這一讓人痛心疾首的頑疾,時而成了牙齒“大暴動”,時而成了不討人歡喜的“音樂會”。語言形象逼真、思維靈動,成功地將讀者情感滲透其中。
你還可以這樣寫一本篇文章小作者寫的是牙疼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因此延伸開來,同學(xué)們在寫類似于頭痛、煩惱等感覺題材的作文時,也可借鑒這種寫法。如寫被父母逼迫練琴的煩惱,可以設(shè)置不同的場景,如自己耍小聰明偷懶被父母發(fā)現(xiàn)后受責(zé)怪、練琴時因失敗想放棄等情節(jié)未表現(xiàn)對練琴缺乏興趣的煩惱,重在通過描寫來渲染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