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一個亙古常新的話題,以它魅力永存的深厚意境,牽動著少年的想象,青春的夢境和成年的心靈。當愛情遇上高三,絕對是最有看點,最值得探討,最能留下回憶與思考的話題。愛情主題的存在,是人性中最溫柔與最熱烈、最細膩與最豪放、最微妙與最詩意的部分得以施展。
愛是一種本能
很多人認為高三戀愛是件奢侈的事,也是件冒險的事。對異性產生感情是青春期學生的正常心理發(fā)展過程,也是處在學生階段想獲得健康的情感和獨立人格的實踐與嘗試。高三學生發(fā)生戀愛現象,只要他所依戀的對象、愛戀的方式是正常的,那就應該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因為這一特殊階段,戀愛并不一定是適當的。
除此之外,不言而喻的壓力使得學生很少有時間和機會放松自己。有學生戲言“不在壓力中戀愛,就在壓力中變態(tài)”。高三學生內心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著現實的苦悶,在身心俱疲的時候,能與一個同樣處境的人傾訴、分享,會讓他們獲得一種認同和情感的安慰。就如某些戀愛中的高三學生所說,“我們的學習非常緊張辛苦,每周只休息半天,我不要求別的,只希望他(她)能陪我出來散散心?!?/p>
人的情感容易因為情緒的過度緊張而變得脆弱,并且對他人的判斷也出現相應偏差。這個時候,覺得誰理解自己就容易跟誰親近,并迅速拉近距離,同時也容易忽視那些顯而易見的毛病。大家嘴里常說的“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這都不算愛
高三的學習壓力突然增大、學習生活相對單一,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皭矍橹ā痹谶@個時候最容易開放。但也正因為這種種原因,容易讓高三的學子們陷入情感黑洞。下面將舉出三種非典型愛情效應誤區(qū),看看你中槍了嗎?
高三黨們異性之間的接觸,家長和老師通常會顯得尤為敏感,一旦發(fā)現男女之間走得很近,他們就如臨大敵,神經過敏,并想盡一切方法阻撓。這種盲目的假意推測和莽撞干預,反而會鞏固和明確少男少女之間原本朦朧、脆弱的關系,促成現實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此外,一部分學生會因為感情空虛、內心孤獨而開始戀愛。他們大多數會因為同父母、老師存在代溝,或因為家庭環(huán)境因素(單親家庭、留守家庭)等,缺少家庭溫暖和親情,造成了他們的心靈創(chuàng)傷。當這種心理體驗變得強烈時,他們渴望傾訴,希望有人能給予情感的慰藉,于是就會產生尋找知音的需求。此時,如果有異性給予關心同情,愿意耐心傾聽,或者彼此都是同病相憐,就極有可能發(fā)生戀愛,這樣的戀愛帶有明顯的補償色彩。
從眾心理亦是似愛非愛的一種典例。高三學生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有限,模仿性極強??吹接械耐瑢W談戀愛了,自己也想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戀愛“榜樣”,使他們產生了也要嘗試一下的沖動。在對高中戀愛原因的調查中,顯示有很多學生因為身邊的很多朋友、同學都在戀愛,所以也想談一次。
愛情,Are You Ready?
一天,有個高三男生找到一位心理咨詢師,向咨詢師尋求方法為他的好朋友解一燃眉之急。他的好朋友被感情的事弄得很頹廢,每天都是人在教室,可心卻不知飛哪兒去了,而且現在這個快要高考的非常時期,眼看朋友第一次模擬考試,由前幾名一下掉到30多名。他們是最鐵的哥們兒,男生真不忍心看到朋友成績這樣下滑……
這樣的案例,每年,每個月,每個學校,每間高三的教室,都會遇到。高三時期戀愛,存在風險的系數會加大很多。原本如果我們所依戀的對象和愛戀的方式是正常的,那就可以看作是一種正常的交往行為;但因為高三,這個只占整個生命中短短一年的時間,卻可能承載著我們將來一生的前途與命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未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考慮到這個時期的感情是否應該繼續(xù),或者是否需要在這一時期將異性交往發(fā)展為戀愛的問題之前,我們的學生應該先問問自己——我是否已經足夠成熟?是否能面對隨之而來的種種情緒波動?是否能在感情受傷時及時調整情緒不影響學習和生活?如果都滿足了上述條件,才可以稱得上為愛情所承受的精神已經準備就緒。
愛TA,就和TA一起走向優(yōu)秀
最美的時光,學會愛。戀愛時,彼此是崇拜者;交流時,彼此是傾訴者;得意時,彼此是分享者;失意時,彼此是支持者;痛苦時,彼此是安慰者;患難時,彼此是依偎者。愛情,除了浪漫之外,還有更加珍貴的功能——教會彼此成長,給予彼此力量。
2013年,天津新華中學的“學霸情侶”董宇陽、孫維維分別獲得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世界第一、二名;2013年,北京十一學校的“最佳損友”,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錄取的“白瘦美”孫婧妍(班長、高考語文狀元148分)和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錄取的“黑瘦高”鄭沛驚(校團委學生書記,國際地理奧賽銀牌)也加入愛情長跑的大軍……
他們的愛情受到了全國的同齡人的祝福。人民日報發(fā)出微博:“愛TA,就和TA -起走向優(yōu)秀!”央視新聞也評論說:“美好的愛情,可以讓兩個人共同成長?!?/p>
高三的愛情故事和現實中的這些“學霸情侶”故事一樣,只要正確引導,有正能量的加入,充分考慮對自己和對對方的發(fā)展責任,對兩個人將來的發(fā)展做理性的籌劃,懵懂的“愛情”也會有炫目耀眼的明天!
我們之所以懷念并有感于柯景騰與沈佳儀,陳尋與方茴,鄭微與陳孝正、林靜之間的感情,是因為我們艷羨—種最美的愛情,叫做懂你和舍得。把“愛”字分開來,你會發(fā)現它其實是一只手撫慰著朋友的頭。無論對待親人還是朋友,我們用心去愛,用手去撫慰他們的痛苦,這就是愛的真諦。當你真正愛對方的時候,應該助對方一臂之力,讓TA去飛翔。高三的愛情,就應該表現為互助彼此的學習,讓彼此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