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強(qiáng) 李繼保
1月27日,梁山縣獨(dú)山村“臘八古會”斗羊賽熱鬧開場。來自梁山縣周邊三省六市的1500只小尾寒羊一決高下。
梁山縣是中國“好漢”的故鄉(xiāng),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發(fā)祥地,當(dāng)?shù)孛耧L(fēng)淳樸,但自古習(xí)武之風(fēng)盛行,“喝了梁山水,都會伸伸胳膊踢踢腿”。而斗羊,則是梁山縣所在的魯西南農(nóng)村地區(qū)盛行的一項民俗活動,始于西漢初期,流行于蘇魯豫皖交界地區(qū),梁山一帶頗為有名。在當(dāng)?shù)亍岸费颉泵耖g協(xié)會的組織下,每到冬春農(nóng)閑時節(jié),或集市、廟會都會舉行斗羊比賽,主角是魯西南地區(qū)的雄性“小尾寒羊”,這個品種的羊個大、性躁、善斗,和傳統(tǒng)觀念里羊溫順、軟弱的特點截然相反。
斗羊比賽“熱身”時,兩只羊被主人牽著走到一起,彼此撓毛,但很快就用角互蹭。最后,“選手”被各自主人拉開幾十米距離,或主人牽著跑或放開,兩只羊就沖刺對跑,羊頭四只大角相撞。有時,“選手”自知力弱,會棄跑,則判輸。
上午10點多,獨(dú)山村的文化廣場上,人來羊往。參賽的1500只羊被有序地看管著,一見有人靠近,便會低下頭做出一副怒視、攻擊的狀態(tài)。管理員拿著皮鞭和竹竿,不停地警告大家不要靠近。隨著一聲“開始”,擂臺兩頭的兩只羊,使出全身力氣助跑,“咣當(dāng)”一聲悶響,重重地撞在一起,直至一方倉皇逃離現(xiàn)場,不敢應(yīng)戰(zhàn)。“獲勝方趾高氣昂,乘勝追擊;戰(zhàn)敗方低頭氣餒,四處躲藏。一方不再跟另一方斗了,這樣就分出了勝負(fù)?!绷荷娇h斗羊協(xié)會主席王本福介紹說。 不少人知道,梁山有一只“羊王”,體重440斤。在過去的一年里,它多次參加比賽,戰(zhàn)無不勝,不少“對手”見到它不寒而栗。王本福介紹,羊的年齡靠看牙來分辨,斗羊比賽分為三個組,1歲組、2歲組、3歲以上組。
比賽一直持續(xù)到當(dāng)天下午3點多。最終,梁山縣高先生的羊獲得1歲組冠軍;東平縣袁先生的羊獲得2歲組冠軍;梁山縣王先生的“羊王”獲得3歲以上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