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清銘 王煥現(xiàn)
多年的腦科學科研經歷使我懂得,搞腦科學研究,尤其需要大腦清醒。在紛擾中,我會一直思考目標是什么,怎么發(fā)展,用什么手段,可以做出更好的成果。我從不抱怨環(huán)境、條件、政策問題,而是坦然面對,在現(xiàn)有條件下想辦法,創(chuàng)新突破。2000年,我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為我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鼓勵我在腦科學廣袤的領域中自由探索,讓我更有機會和條件從事“感興趣的”科學研究了。梳理和回望過去的十幾年,我所取得的些許成績離不開當時“杰青”對我最初的資助和支持。
瞄準國際水平創(chuàng)新
多年來,我一直從事信息光電子學與生物醫(yī)學交叉的新興學科——生物醫(yī)學光子學研究。具體研究方向是,面向神經科學和免疫科學研究和應用中的重大需求,發(fā)展光學成像新技術和新方法。1997年2月從美國回國后,我創(chuàng)建課題組,白手起家,在各級領導和同行的支持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相繼發(fā)表在Science、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等期刊,部分專利成果也正在臨床前期試用。
經過“八年抗戰(zhàn)”,我和我的課題組建立了對全腦結構的高分辨光學成像新技術新方法,獲得了完整鼠腦的亞微米級三維結構圖譜。這項成果解決了高分辨快速切削及同步光學成像等一系列關鍵問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Science在發(fā)表這項成果時配發(fā)評論說:“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竭盡全力地創(chuàng)造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細的小鼠全腦神經元三維連接圖譜,雖然近期另外幾家單位也做了類似的工作,但都沒有達到中國研究成果的精細程度?!?/p>
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成果還算有些分量,我們也遭遇了一次被搶“紅包”的事件。成果在Science網(wǎng)絡版發(fā)表階段,有人轉發(fā)了美國某網(wǎng)站上的一篇文章,并認為我們抄襲了美國人的成果。Science很快又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還是肯定了我們的創(chuàng)新并正式發(fā)表了我們的成果。后來,這一成果入選該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時至今日,3年過去了,該系統(tǒng)還是國際上唯一能夠在亞微米分辨率水平獲得完整鼠腦三維精細信息的裝置。去年的Nature Methods發(fā)表的論文中評價我們“首次展示了鼠腦內每根神經軸突的長距離追蹤”。
這段經歷,也讓我體會了中國總體科研環(huán)境不斷理性發(fā)展的過程。從一開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就肯定了我們的研究方向,并給予有力支持。記得我們申請項目的時候,只有原始研究數(shù)據(jù)沒有相關文章,基金委根據(jù)專家評審意見,通過答辯等會議評審程序資助了170萬元的儀器項目基金。2008年該項目中期檢查時還是沒有文章發(fā)表出來,但基金委組織的專家根據(jù)我們的階段性實驗數(shù)據(jù),仍給了我們研究進展“優(yōu)秀”的評價?;鹞皶r支持了這個創(chuàng)新性想法,也營造了良好的寬松研究環(huán)境。
當然,只有外部支撐不夠,我們還必須有內功。1997年起步時,我們團隊只有3位老師。要做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必須選擇堅持和默默犧牲奉獻。比如,因為多年發(fā)表不了文章影響到評職稱,從而影響到待遇。再比如沒有時間顧家,只好把孩子帶到實驗室,于是一家人從早到晚在學校吃食堂,實驗室成了孩子的家。
直面國內環(huán)境推動成果轉化
創(chuàng)業(yè)艱難。當年我們都讀過陳景潤的故事,深受那個時代的科學家頂住壓力、獻身科學的精神的感染。所以,為了理想,我們也可以默默無聞地為一個科學目標一干就是10年。而當今時代,市場經濟的深刻變化,對外開放的宏大背景,科技發(fā)展的日新月異,要求科學家既要耐得住寂寞做科研,又要敢于擔當,能夠站在科技經濟市場融合的交匯點上,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上有所建樹。既能搞科學,也能搞轉化,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頂天立地。
如何將科研成果安家到企業(yè),造福于社會,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需求,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一方面,政府倡導科技成果轉化,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高校有大量科技成果在“睡大覺”。原因到底是什么?眾說紛紜。我們決定響應國家號召,拿獲得“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的這項專利成果來試試水的深淺。
科技成果公開掛牌轉讓,在國外是再普通不過的事。經過1年多的努力,以時間跨度23年、共計17個各級文件為依據(jù),在學校、教育部、財政部和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持下,這項成果終于以1000萬元在武漢光谷聯(lián)合產權交易所成功實現(xiàn)掛牌轉讓。
事后我們才知道,這次努力讓我們在體制機制探索方面實現(xiàn)了重要突破。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公開掛牌,還涉及知識產權類資產管理、稅務和財務政策配套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結果是倒逼出了一個新政策。我們成了教育部直屬高校采用掛牌轉讓專利成果且價格超過800萬元的第一家,為湖北省出臺推進成果轉化的新政策提供了重要案例。
底氣來自心氣
2010年以來,我們的團隊圍繞全腦網(wǎng)絡可視化研究方向迅速壯大,在經歷了幾年沉默期后,蓄積了更大能量,正孕育著更大的成果。我們在國際合作上打了一個翻身仗。,過去是求人家比較多,現(xiàn)在是平等對話。正在進行實質性合作的單位包括美國斯坦福大學、冷泉港實驗室等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合作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等。
當今世界,腦計劃被看作是可以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的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美國和歐盟投入數(shù)以億計的雄厚資金給予支持。中國也已清醒認識到這個領域的巨大潛力,已經或正在設立重大計劃。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究竟做什么和怎么做,我們才可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爭得我們的一席之地?新技術新方法也是有時效性的,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推廣和應用,并在推廣和應用中不斷完善。其實,早在1996年,我在美國做出第一個成果的時候,Science就發(fā)了評論,發(fā)現(xiàn)了我們成果的價值,但當時自己囿于有限的眼界,沒能注意并把握住那次機會。必須承認,這種情況在我回國后也發(fā)生過不止一次,這算是成長的代價吧。但這些經歷更促使我們脫胎換骨,學會了用獨到的眼光判斷科學價值,把握研究方向,這使得我們在面對今天的競爭時,多了一份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