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之梅 劉硯
見證夢想的軌道
如今,我的女兒回到了祖國,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2年半的留學生活。看著站在我面前的這個嶄新的女兒,望著她臉上時時透露出的信心和智慧,我真的感到自豪和欣慰。當年為邁出這關鍵的一步,我們所經(jīng)歷的種種心理折騰,似乎還在眼前。
我和我的女兒,總的來說在大事上比較能達成默契。女兒從小喜歡畫漫畫,憧憬能到日本留學。開始我認為這是一個難以達到的夢想,因為我們的經(jīng)濟能力不能支持她實現(xiàn)這個夢想。我們都把她的想法當成小孩的玩笑話。但同時我心中卻冒出一個考驗她毅力的念頭。我宣布:我沒有這樣一大筆錢讓你留學,你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實現(xiàn)。這也只是想考驗她留學的決心大不大。其實她真的下了決心,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她出去。我知道我的女兒是個有思想有毅力的孩子,她常說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是她的志向,也是她的人生規(guī)劃。
這個夢想一直拖到女兒大學畢業(yè)工作了7年以后。我一直沒有忘記她的夢想,也真心希望她能夢想成真,因此我隨時留意著各種信息。2010年11月中旬的一個晚上,我在網(wǎng)上打開了一個留學的網(wǎng)頁,跟一個客服人員聊了起來,將我女兒的留學想法告訴了她,她馬上就幫我分析,并希望與我的女兒直接聯(lián)系。就這樣她們一拍即和,開始了留學計劃的實施。
因為留學的想法一直藏在我們的心中,實施起來沒有一點障礙。女兒要留學的決心簡直是不顧一切,她放棄了工作,放棄了舒適的白領生活,將她辛苦賺來的十幾萬元投入到留學中,經(jīng)濟擔保卻是她本人。就這樣,女兒在日本發(fā)生3.11大地震后到了日本。日本的大地震,也讓我們到了這個關口又有些猶豫起來,怕有輻射,但女兒卻說:“當?shù)厝嗣穸荚谶^自己的日子,我怕什么?”樂顛顛地東渡扶桑,開始了她的精彩留學生涯。
女兒東渡扶桑,我的心也像掉了魂兒似的跟著女兒在國外飄搖。日本的氣象、地震消息、各種動向……我都關心留意,唯恐漏掉一絲一毫。我和女兒保持著視頻聯(lián)系,隨時了解她的情況。如果哪一天沒有視頻,我都會瞎想,瞎想的內容五花八門,體現(xiàn)在我的夢中,那可是精彩曲折,現(xiàn)在想想都感到好笑。
女兒初到日本,前3個月,經(jīng)歷了一段新生活的磨練:語言不熟,各種人員的相處與磨合,學習的壓力,經(jīng)濟的支出壓力,都給孩子帶來惶恐和不安。在她的低谷中,我常常在夜里輾轉不眠,心里想著:丟在國外的十幾萬,如果在國內用,就是不工作,省著用也能用好幾年,留學這一步走對了嗎?我和我的孩子都在煎熬。
可我又想,開弓沒有回頭箭。面對孩子的煩惱、不滿、甚至哭泣,我統(tǒng)統(tǒng)接納過來,我知道,一個人在國外,舉目無親,沒有堅強良好的心理素質真的很容易崩潰。我的任務就是做好孩子的情緒疏導,讓她度過困難時期。我和孩子共同討論許多問題,分析各種情況,比如打工掙錢重要,還是學習重要?最后我們達成一致,必須突破語言關,融入國外生活,這才能達到留學的目的,真正學到本領。我鼓勵她要咬緊牙關堅持,同時也是在內心鼓勵我這個當母親的要堅持。
孩子真的不容易,她一步一步走過來,成績明顯提高,情緒好轉,我也高興,為她的每一個成功喝彩。她告訴我,她開始打工了,后來又驕傲地告訴我,她打了3份工,上午上課,下午到一個公司上班,晚上到料理店當?shù)陠T,隔天打掃公寓的廁所收拾垃圾,并且高呼,又有進賬了。我很感動,但又很心疼,尤其是知道她半夜才回家。哪一個母親不想讓孩子過悠閑幸福的生活,但不經(jīng)歷人生磨練,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是立不住腳的。年輕時的磨練是筆財富,孩子經(jīng)歷了這一切,她的一生再也沒有能難倒她的事情。這一點是我在她留學后最感到驕傲的事。
留守國內的父母并不弱勢,能當上留守父母,說明你的孩子有理想、有出息,敢于飛得更高、更遠,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我們的時代不是農耕時代,21世紀不可能像上世紀那樣,一個鍋里吃飯,一間房里出入。在孩子不斷更新他們的知識、增強他們的本領時,我們也要更新,與時俱進。我們和孩子就像沿著各自的軌道運轉的兩顆行星,不要干擾,遙遙相望,相互欣賞。在孩子留學期間我就不斷學習電腦知識,學唱歌、唱京戲,到世界各地旅游。這樣人生的視野開闊了,心胸也豁達。我們做父母的應該過好我們的每一天,要讓孩子也為我們驕傲。
我的孩子已經(jīng)完成了她的留學生活,但人生道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瓶頸”需要突破,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想對我的女兒說:你向著你的理想飛翔,媽媽永遠支持你,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好,媽媽就高興。唯一的希望是,你要經(jīng)常記得問問這句話:“我很好,你呢?你好嗎?”
追逐夢想的軌道
在一個極其平常的午后,吃完午飯打著飽嗝,又昏天黑地胡看了一通“沒用”的漫畫之后,我第一次說起要去日本留學,那時我正讀初二。
我說得斬釘截鐵,充滿遠大志向。偏偏家里人都用一種見慣不怪的態(tài)度來打擊我“又一次的遠大理想”。按我媽的說法,這孩子看漫畫看得又腦抽了——想去日本可以啊,沒錢。想去就自己掙唄。
雖然時隔多年,我媽根本就忘了她當時的態(tài)度,完全一副洗白自己的高端說法,“我那是為了鍛煉你”。但是對著一個初二的家伙說這種話,確實讓當時的我絕望了,帶著對現(xiàn)實不公的一絲怨憤,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傷害”。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對我一直癡迷的漫畫和動畫,家里人一直都抱著這種態(tài)度:這小孩就是不聽話,成天看這些沒用的玩意兒,以后看來是成不了大器了。我也因此落得輕松,只要保持平均成績,業(yè)余想干嘛就干嘛。
之后就跟所有人一樣,參加高考,考上北京的大學,遠離家鄉(xiāng)開始獨自在外的生活。留學什么的,對家里人來說,對當時的我來說,確實只能是白日夢一般的“夢想”。
越長大,越怯懦,夢想也只保持著夢想的狀態(tài),害怕打破現(xiàn)狀。邁出現(xiàn)實的那一步,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周圍的人會為你羅列出“成熟”應有的姿態(tài),擺出成功的事例。仿佛循規(guī)蹈矩地照做就能復制出一樣的幸福。
就像《東邪西毒》里描述的一樣,人們總是向往山的那一邊,覺得山那邊一定很美,但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山那邊也就那樣,甚至不如這邊。
可是從小就不安分的我,在一帆風順的生活里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當在職場打拼了些年頭,新人已經(jīng)變成前輩的時候,心底還藏著一絲不知所謂的惆悵。
因為工作的機會,接觸了好幾次日本的藝人。在采訪之余談起自己這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對方用一種很驚奇的神情問:你是真的想去嗎?真的想去,你說的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人生只有一次,不讓自己后悔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就那么一句,把我從夢中驚醒。也許幸福是有大眾的規(guī)則,也許開心有一定的方法,但至少,我并不想讓只有一次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遺憾。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契機,我聯(lián)系留學中介,辦好所有的材料,通過審查后辭職去了東京。所有的這一切都發(fā)生在短短的1個月之內。
當我拎著大行李箱,站在成田機場的大廳時,才發(fā)現(xiàn)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其實也不是那么遙遠。所謂國界,跨越海洋也就3小時的飛行時間。
當留學生活真正開始,卻是連1秒鐘傷感的時間都沒有。
最難過的就是語言關。即便有過社會經(jīng)驗,有許多的想法,但在語言完全陌生的國度,想說說不出,想和人溝通交友都非常困難。剛開始的3個月最難熬,連我這樣獨來獨往慣的都覺得有些憋不住。
這種時候,每天和家人的匯報倒成了自己堅持努力的動力。好在我早在幾年前就逼著我媽學電腦,所以她不必跟很多家長一樣守候著不知什么時候才會打回來的電話。按我媽的說法,這得感謝偉大的比爾·蓋茨和互聯(lián)網(wǎng),她每天通過視頻看著我,就跟看著隔壁一樣安心。
剛開始留學就像一夜回到解放前。國內還比較優(yōu)越的生活消費,到了海那邊簡直就是毛毛雨。加上當時匯率奇高,學費生活費樣樣要錢,恨不得1塊掰成5塊花。學習、打工,融入新的社會。極其焦躁不安的時候,也只有家人的一句安慰才能真正安心。
如今回頭想想,在每個快要熬不過去的時候,我媽裝得很霸氣地對我說一句:“大不了明天給你買機票就回來了!”但那明顯猶豫的聲音卻出賣了她糾結的真心??墒遣坏貌徽f,這樣的安慰還是很給力的。
留學的快樂和苦楚都是成倍的。家庭的支持是繼續(xù)追逐夢想的原動力。當一切的辛苦都成為過去,默默在身后支持的父母也才終于松了口氣。留學結束,我學到了新的知識,了解了有趣的文化,有了更多新的朋友,甚至有了新的人生觀——一切,都和曾經(jīng)的夢想一樣。
至于這一切的苦與樂,我當然要跟我的家人分享。為了我下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得繼續(xù)說服母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