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根成
去英國旅游的時候,住在了老公的朋友家。老公的朋友叫查理,他們曾經(jīng)是中國公司的同事。查理和他的妻子凱瑟琳都非常友好,他們有一個7歲的兒子。小家伙一頭金黃色的頭發(fā),活潑好動,會講簡單的中文。在朋友家的幾天里,感受到了他們對孩子的另一種愛意,很值得我們深思。
到查理家的第一天,我們就發(fā)現(xiàn)英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同。那天晚上,我們吃完飯,我主動幫凱瑟琳收拾家務(wù)??刹槔矸驄D及時制止了我,他們說這些事情不用我們做。我想可能因為英國人也像我們一樣客套吧??烧l知讓我吃驚的是,做這些工作的竟然是他們的兒子小查理。我詫異地問:“他還這么小,怎么能做這些呢?”女主人笑著說:“不要吃驚,小查理從兩歲起就學(xué)著洗碗了,這些對他來說都不算什么?!蔽夷芨杏X自己當(dāng)時的失態(tài),一下子脫口而出:“天哪,兩歲的孩子怎么能干這些呢?”女主人顯然為我的吃驚感到不可思議,她說:“為什么不能?”
旁邊的查理為我們解釋說,幾年前他明知兒子是不可能勝任洗碗的,但他還是讓兒子嘗試地去做了。那時,他不僅把自己渾身弄濕還打碎了碗。 當(dāng)兒子沮喪地哭起來后,他給他洗了澡,換了干凈衣服,然后自己系好圍裙,給他示范如何把碗洗干凈抹干。小查理就這樣學(xué)會了洗碗。查理的想法非常簡單: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xué)習(xí)并掌握能力,同時也是教他一種人生態(tài)度。”
“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查理夫婦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震驚了我們。更多的時候,是我們?nèi)狈δ托?,想著讓孩子做還不如自己來呢??墒呛芏喔改竻s忽略了一個事實:敢于放手讓孩子嘗試,讓孩子從小學(xué)習(xí)規(guī)避危險。因為孩子不能總在我們的眼皮底下,被開水燙傷,被剪刀劃傷,這些都是生活里常見的危險。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見識了小查理的獨立能力。每天,他自己定鬧鐘起床,自己沖奶煎雞蛋。一切收拾好以后,他自己走到校車站牌下。不僅如此,家里的水管,電器壞了,小查理也能修,甚至修汽車,他也能說得頭頭是道。
和朋友家的孩子相比,我家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差得太多了。平時,孩子即使想要嘗試,我和很多父母一樣,擔(dān)心他做不好。可是不給孩子失敗的機會,他怎么可能學(xué)著成長呢。從英國朋友那兒,我不僅學(xué)到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還對自己以前的做法進(jìn)行了反思:我們中國的父母經(jīng)常喊累,是不是因為我們剝奪了孩子太多嘗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