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真
(民權縣人民醫(yī)院 五官科,河南 商丘 476800)
?
黃柏滴鼻液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臨床研究
楊玉真
(民權縣人民醫(yī)院 五官科,河南 商丘 476800)
目的:探討黃柏滴鼻液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0例慢性單純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0例,分別采用中藥和黃柏滴鼻液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和并發(fā)癥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黃柏滴鼻液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單純性鼻炎;黃柏滴鼻液;臨床研究
慢性單純性鼻炎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容易復發(fā),治療有一定的難度[1]。臨床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藥物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且作用時間短,復發(fā)率高。本文為進一步研究慢性單純性鼻炎的治療方法,選擇120例患者,分別采用中藥和黃柏滴鼻液進行療效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0例慢性單純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0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12~60歲,平均年齡(37.52±2.56)歲,病程6個月至20個月,平均病程(1.20±0.20)年;治療組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14~58歲,平均(37.21±2.61)歲,病程5個月至21個月,平均病程(1.10±0.30)年。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鼻塞、黏膜充血、鼻甲腫大、流涕,主要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頭痛、嗅覺減退、咽部干痛。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中藥治療,藥物組成包括生石膏20g、桑葉12g、元參12g、桔梗10g、菊花10g、辛夷10g、杏仁6g、黃芩6g。以水煎服,1劑/天,4周為1個療程。
治療組患者采用黃柏滴鼻液進行治療,購自山東漢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50097。采用頭后仰低位,鼻孔與天花板垂直,滴后10min 恢復直立位,2~3滴/次,3次/天,1周為1個療程。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隨訪12~24周,平均(17.50±1.50)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將治療效果分為四個等級,即無、輕度、中度、重度,依次記為0~3 分,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體征積分情況。重度:鼻炎癥狀無顯著改善且鼻涕增多,疼痛癥狀嚴重;中度:鼻炎癥狀有所好轉,但伴有1~2種臨床表現(xiàn);輕度:鼻炎癥狀明顯改善,鼻部伴有輕微不適感;鼻炎癥狀完全消失[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表現(xiàn)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鼻塞、黏膜充血、鼻甲腫大、流涕評分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患者治療后鼻塞、黏膜充血、鼻甲腫大、流涕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臨床癥狀表現(xiàn)比較 (±s,分)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頭痛、嗅覺減退、咽部干痛評分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患者治療后頭痛、嗅覺減退、咽部干痛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s,分)
鼻炎是肺病的表現(xiàn)病癥,以往患者在治療后容易復發(fā)且久治難愈[3]。黃柏的主要成分為小檗堿、黃柏酮,具有抗菌、收斂、消炎的效果,因此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4]。本次研究探討了黃柏滴鼻液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采用黃柏滴鼻液治療可有效減輕鼻塞、流涕和頭痛等癥狀,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根本上治愈鼻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婭梅.曲安奈德鼻噴霧劑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19):148-149.
[2] 孫希忠.黃柏滴鼻液臨床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探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19):87-88.
[3] 李玉瑾,李佩忠,金新,等.鹽水沖洗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學,2011,39(4):454-456.
[4] 駱平莉,汪冰.黃柏滴鼻液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30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11):1476-1478.
(責任編輯:尹晨茹)
2015-01-19
楊玉真(1976-),女,河南省民權縣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耳鼻喉科。
R285.6;R765.21
A
1673-2197(2015)10-0133-01
10.11954/ytctyy.2015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