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秋
1949年,陳毅出任上海市市長不久,他的岳父來到上海,住在他家。陳毅心想,現(xiàn)在剛剛解放,還在實行供給制,吃、穿、用都是由國家供給,多一個人,就給國家增加一份負擔,老人家住這里,國家要增加支出,還是動員他早些回去好。
他把這個想法對夫人張茜說了,張茜表示贊同。于是,陳毅便開始做岳父的工作,老人家滿臉不高興地說:“女婿當了市長,這么大的官,我吃幾頓飯就把我趕走,太無情無義了?!标愐隳托牡卣f:“共產(chǎn)黨的干部是為人民服務(wù)的,是人民的勤務(wù)兵,越是地位高,越要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這樣,人民才擁護,國家才會有希望,革命事業(yè)才會有前途?!?/p>
老人家聽陳毅這么一說,心情緩和多了。陳毅見老人家心情好轉(zhuǎn),接著說:“我知道您老人家是愛護、支持我們的,我?guī)ь^把工作做好,上海人民才高興。我不能以身作則,身不正豈能正人?工作做不好,您老人家臉上也無光?。 ?/p>
第二天,陳毅的岳父高高興興地離開了上海。
1950年,組織上為了照顧陳毅年老多病的父母,把他們接到了上海,妹妹也隨同來滬。當時,干部仍實行供給制。為了減輕公家負擔,陳毅讓妹妹自謀生路,動員她報考職業(yè)學校。妹妹想讓他寫個條子,或者給有關(guān)人員打個招呼。陳毅說:“這樣的條子我不能寫,這種招呼也不能打,我是共產(chǎn)黨的市長嘛,你有本事自己考,考不取就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