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燊
8620材料(AISI)是國外廣泛采用的一種滲碳鋼,這種鋼含合金元素Ni,因此該材料的齒輪在滲碳、淬火過程中形成的碳化物及氧化層比20CrMnTi材料要少。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滲碳設(shè)備由于機械或電氣故障原因,導(dǎo)致爐內(nèi)零件出現(xiàn)各種指標超差的情況,比較常見的有硬化層深超標、網(wǎng)狀或半網(wǎng)狀碳化物、組織粗大、殘留奧氏體超標、表面硬度低等問題。筆者結(jié)合自身工作實際情況,選取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對8620材料滲碳零件的返修提出一點看法。
我公司生產(chǎn)的某種片狀齒輪零件,材料為8620RH,材料成分見表1,模數(shù)為4.5,零件技術(shù)要求:滲碳硬化層深0.84~1.34mm(513HV),表面硬度58~63HRC,心部硬度30~45HRC,金相組織符合TES-003《Metallurgical Requirements for Heat Treated Components》要求,不允許有碳化物。
一臺氮甲醇氣氛的AICHELIN箱式多用爐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氧探頭嚴重故障,零件表面附有炭黑,對此爐零件進行剖檢。檢測結(jié)果:零件硬化層深1.38mm,表面硬度59HRC,心部硬度42HRC,組織6級,并且齒尖有網(wǎng)狀和半網(wǎng)狀碳化物,如圖1所示。
該零件原熱處理工藝為:在920℃、碳勢Cp=1.20%下強滲260min,先降到870℃,碳勢Cp=0.9%,降溫840℃,碳勢Cp=0.85%,保溫40min后淬火,淬火冷卻介質(zhì)為快速淬火油,回火為185℃,保溫180min。滲碳工藝見圖2。
針對以上情況,需要對零件進行返修。返修后既要消除零件碳化物,又要求零件硬化層深不超過要求的上限。
返修工藝Ⅰ:溫度890℃,碳勢Cp=0.80%,保溫90min,降溫到830℃,碳勢Cp=0.80%,均溫30min。淬火冷卻介質(zhì)為快速淬火油,攪拌轉(zhuǎn)速為500r/min。
返修工藝Ⅱ:溫度890℃,碳勢Cp=0.80%,保溫30min,降溫到830℃,碳勢Cp=0.80%,均溫30min。淬火冷卻介質(zhì)為等溫分級淬火油,攪拌轉(zhuǎn)速為300r/min。
圖1 返修前的組織
圖2 原滲碳工藝曲線
表1 8620RH鋼的化學(xué)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
返修工藝Ⅲ:溫度890℃,碳勢Cp=0.80%,保溫50min,降溫到830℃,碳勢Cp=0.80%,均溫30min。淬火冷卻介質(zhì)為等溫分級淬火油,快速攪拌為400r/min,慢速攪拌為300r/min,快攪時間為15s。
從理論上分析,奧氏體化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越有利于碳化物的溶解,但這樣會大幅提高零件滲碳層深,也影響零件的變形趨勢。因為返修工藝Ⅰ保溫時間夠長,就能消除掉零件碳化物(見圖3),但是返修工藝Ⅱ保溫時間不夠,所以不能完全消除碳化物(見圖4)。奧氏體化溫度低,也無法完全消除碳化物。設(shè)定較低的碳勢,是為了促進零件表面的過飽和碳向內(nèi)外擴散,降低表面奧氏體的碳濃度。但同時碳濃度不能過低,這樣會造成零件表面貧碳。通過對上述3個返修工藝對比(見表2),在890℃、碳勢Cp=0.80%下,保溫50min以上能夠消除原零件的碳化物。
由于零件要求檢測齒部硬化層深(513HV),我們可以通過降低次表層及心部的硬度,間接地降低零件硬化層深。選用冷卻能力更弱的等溫分級淬火油,并降低油槽攪拌電動機的轉(zhuǎn)速,使淬火階段零件的冷卻效果減弱,將零件心部硬度從44HRC降到37HRC,從而使零件硬化層深滿足要求。同時在淬火階段前期增加少量快速攪拌時間,也有利于零件組織轉(zhuǎn)變,降低零件表面的非馬氏體組織。
另外,筆者還對有類似網(wǎng)狀和半網(wǎng)狀碳化物的20CrMnTi材料齒輪件進行了試驗,發(fā)現(xiàn)用上述工藝Ⅲ進行返修,零件齒尖仍有大塊狀碳化物存在。于是將工藝溫度提高到900℃,碳勢Cp=0.80%,保溫時間90min,才完全將零件的碳化物消除掉(見圖5)。
通過實例可以得出,采用合適的工藝參數(shù)(溫度、碳勢、時間),可以將8620RH材料零件碳化物和硬化層深超標的零件返修合格。如果是20CrMnTi材料零件的碳化物超標,返修時所采用的工藝參數(shù)(溫度、時間)要更高一些。
削弱零件淬火過程冷卻效果,靠降低心部硬度的方法來降低零件硬化層深的方法,適用于零件技術(shù)要求是控制硬化層深的零件,如果技術(shù)要求是滲碳層深或需返修零件的硬化層深超差很嚴重,那這種方法就不適用。
同時返修工藝要考慮零件的二次淬火產(chǎn)生的變形,因此在編制返修工藝時盡可能降低溫度和時間,以及選擇更弱的淬火冷卻效果。
圖3 返修工藝Ⅰ沒有碳化物(組織4級)
圖4 返修工藝Ⅱ還有細小的碳化物
圖5 返修工藝Ⅲ碳化物消除(組織2級)
表2 三個返修工藝零件的檢測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