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彩云
家庭因素及個性對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
文/張彩云
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競爭加劇,家庭以及女中學生群體所特有的個性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著影響她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障礙。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女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深入探討家庭因素對女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以及這一時期女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這兩方面,從而對女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家庭因素;個性;女中學生;心理健康
在中學時期,學生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和心理機能都逐漸成熟,與社會的接觸也慢慢增多,不再局限于家庭這個小范圍內,因此他們的心理在與外界接觸過程中就會受到外界影響,發(fā)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一)我國中學生當前心理健康的整體狀況
就目前來說,中學時期是心理健康問題出現(xiàn)最多的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學生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個性開始張揚,他們的內心經(jīng)常發(fā)生幼稚與成熟、幻想與現(xiàn)實、依賴性與獨立性等生理相對成熟但是心理卻不成熟的矛盾,她們對身邊和社會上發(fā)生的一切都很敏感,想要獨立但是又不具備較高的識別能力。據(jù)調查,中學生在學校心理出現(xiàn)問題或者隱含問題的比例較大。他們中有一些學生極度自卑,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下課也不敢主動問問題,甚至害怕與老師的目光接觸;有一些學生由于在班級及學校人際關系不好,導致大家集體排斥,嚴重者甚至形成了自閉癥;也有同學的個性偏執(zhí)孤僻,脾氣暴躁,經(jīng)常與同學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還有的過早接觸網(wǎng)絡,受到網(wǎng)絡荼毒,形成網(wǎng)癮、暴力及其他不良心理。上文我們所闡述到的都是一些相對嚴重的心理問題。在中學生中,還有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有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在班級中盛氣凌人,目中無人;對于成績差的同學,他們自己覺得前途無望,就開始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這些問題都屬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都會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因此,在中學這樣關鍵的時候,如果他們的心里稍微出現(xiàn)一些偏差,或者家庭和學校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他們很有可能就此走入誤區(qū),形成心理障礙,甚至可能出現(xiàn)心理疾病,造成不能彌補的后果。
(二)我國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
通過上述情況,在中學時期我們還要明確的是,學生們的生理發(fā)育逐漸顯現(xiàn)出來。據(jù)研究表明,在中學時期,女生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是遠低于男生的。從具體數(shù)據(jù)來看:在心理健康總體水平這一項,男生心理健康正常所占比例約為81.25%,心理有問題的約占18.75%;而心理整體水平健康的女生所占比例約為74.82%,心理有問題的約占25.17%。經(jīng)過進一步深入分析,我們還發(fā)現(xiàn):根據(jù)男女生在各自調查表上的心理健康狀況統(tǒng)計情況,反映出女生有問題者或問題較嚴重者的人數(shù)也都普遍地高于男生。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女生焦慮的情況也要高于男生約3.4%;她們的自責傾向也比男生高大約5.6%。在調查恐怖傾向時,女生有問題或問題較嚴重者約24.46%,而男生之間有問題以及問題較嚴重者僅有約11.4%。總而言之,在中學這個階段,雖然男女生都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但是相對比來說,女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遠高于男生,因此,學校和家庭在關注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要給予女生格外的關心和愛護。
從上面現(xiàn)狀的闡釋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在中學階段,女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比重要明顯高于男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與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首先,女生是相對比較敏感和容易產(chǎn)生羨慕嫉妒情緒的群體。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差異會引起她們心理起伏,一般來說,家庭經(jīng)濟水平低的孩子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會出現(xiàn)更多地問題,造成她們的人際關系緊張,心里不平衡等狀況。另外,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是影響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家庭破碎或者父母不和,會對她的性格形成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有時候會造成與周圍同學的敵對和偏執(zhí),導致人際關系破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與父母的關系,初中階段是女生們的心理強烈要求被承認的時期,她們希望能夠與父母有更多的交流,但是父母對她們的期望和要求又導致她們在與父母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壓抑、消極心理,還有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壓力,這也會導致她們心理的恐慌。
在影響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除了家庭這一重要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女生在中學時期的獨特個性因素。在這一時期,一方面女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她們的生理開始發(fā)育,出現(xiàn)一系列生理方面的變化,例如初潮的來臨。這一系列的變化都給她們帶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再加上之前沒有受到充分引導,因此這一時期她們常常處于一種焦慮害怕的感受中,對她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及其不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34%的女生有這種害怕焦躁的體驗。從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中家長給予女孩子的教育更多是一種“保護型”,使得她們從小在性格上缺乏“鍛煉”,形成依賴性強、膽子又小的個性。所以在生活或者學習中,一旦失去了周圍人的幫助,她們的心里就會缺乏安全感。內容是“當離開父母時間一長就感到不安”,的調查中,有約4.9%的女生都有這種感覺。因此,整體來說,在個性方面,由于女生從小受到的教育方式所形成的個性也會給她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中學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從教育教學實踐來看,當前女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我國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分析,尤其是其中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分析,探討了家庭因素和個性因素對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強調了關注女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姚麗芬,劉瑩.家庭因素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M].文教群論, 2007(02).
[2]妮樂.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成因及對策[M].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12).
B
A
2095-9214(2015)02-0231-01
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