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倍“嗍羌议L與教師建立互相信任、理解、合作關系的重要階段。有的家長在開學之初因不能理解和認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會對教師的一些做法產(chǎn)生質(zhì)疑,這時就需要教師積極地與家長溝通,打消家長的疑慮,使幼兒能在家庭與幼兒園良好的互動中獲得較好的發(fā)展。
下面我通過幾個小案例說一說我們班級的家長工作:
一、耐心幫助孩子——得到家長的配合
案例一:煒煒(化名)小朋友剛?cè)雸@時體質(zhì)比較差,經(jīng)常咳嗽、感冒,吃飯容易挑食偏食,不愛吃菜,飯也是吃了兩三口就開始在那玩了,跟媽媽交流溝通,媽媽的反饋是:在家吃飯要看電視、電腦才吃,而且素菜只吃土豆。因此我們建議的第一步就是吃飯絕不能看電視,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接著我們在學校采取鼓勵措施,鼓勵多吃飯菜,但效果不明顯。于是我們改換了冷處理的措施,采取緊迫盯人的戰(zhàn)術,讓他自己把飯菜吃完,由于10月初的天氣還是比較熱的,那天我們要求他把飯菜吃完,他吃了很久才吃完。放學跟媽媽溝通:今天我們請他把飯菜吃完了,但是時間比較久,說明他是有耐心把飯菜吃完的。他媽媽跟老師說:他要吃就吃,不吃就不要給他吃了,就立刻離開了。我們考慮的是孩子本身的體質(zhì)就不好,那就應該在飯菜上加強營養(yǎng),抵抗力才能跟上,我們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進餐習慣,家長卻說了這么一句隨便的話。第二天早上我們繼續(xù)找到了她:我們這么做都是為了你的孩子的健康著想,你覺得順著孩子的脾氣愛吃就吃,不吃就算了,這對孩子有好處嗎?學校不可能順應他的要求,每天給他做他愛吃的土豆絲,學校也是小社會,需要的是他來適應學校的這種生活環(huán)境。而且冬天快來了,飯菜容易涼,以他的這種吃飯習慣會讓他的體質(zhì)更差,更容易感冒、咳嗽了。你在家也要讓他嘗試吃不同的菜,哪怕今天只喝一口肉湯,明天吃一小塊肉也是進步,只有我們老師在幼兒園努力是沒有用的,需要的是家長與我們老師的配合,才能讓你的孩子健康成長……談話后,媽媽的態(tài)度確實有所改變,在家也配合我們督促孩子吃飯,慢慢一個學期下來,雖然有時可能還是比較慢,但是基本能夠全部吃完了。
二、細心照顧孩子——獲得家長的認可
案例二:飛飛(化名)小朋友剛進班的時候不愿意與老師接觸,每天上學的時候也是眉頭緊鎖,我們問他:“怎么了?!彼驼f:“我不舒服,我心情不好。”通過我們與奶奶的溝通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比較特殊,他的爸爸患有憂郁癥,媽媽從不管他,一直是跟著奶奶,奶奶下地干農(nóng)活的時候也跟著,因此與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比較依賴奶奶。當下我們就認為家庭的生活氛圍以及爸爸的病都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奶奶聽他說“我不舒服”這句話的時候,有時也會忍不住地掉下眼淚,正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在平時對這個孩子也是關注的比較多的,希望他能開朗一點,不要受父親的影響。飛飛的爸爸由于身體的原因,基本在家休息,媽媽在一家小工廠里打工,一家人的經(jīng)濟來源少,也是低保戶??赡苡捎谠诩页缘姆矫娌皇呛芎?,孩子也是比較的瘦弱,學校的飯菜比較豐富,搭配也合理,我們也想著在學校里讓他多吃點,但是這個孩子對一些沒怎么吃過的菜就不吃,如牛肉、鴨等,所以我們就在吃飯的時候多鼓勵他:“吃了長得高、聰明?!蓖ㄟ^我們的引導,以前吃飯比較慢,不愛吃的就不吃,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全部吃完,飯量也有所增加;經(jīng)常跟他說說話,上課回答問題及時表揚,貼大蘋果、五角星;經(jīng)常關注他。慢慢地他的臉上開始有笑容了,通過看到我們細心地給孩子鋪好被子睡覺,大便在褲子里了,老師幫他更換清洗,還有園領導了解我們班有這樣一位特殊家庭的孩子后給予的關懷,這些都讓飛飛奶奶對我們放心了,每次過來接孩子都要跟我們說一些感激的話,我們也謝謝她對我們工作的認可。
兩個小小的案例不足以代表所有家長的想法,但我們真的努力真誠地做好我們的家長工作。作為教師,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與理解,讓家長感受到我們喜愛他的孩子,這樣家長們就會對我們產(chǎn)生很大的信任感,樂于與班級老師接近,愿意與我們溝通,愿意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家長見到孩子在我們的手里跟在家里是一樣的,家長們能夠放心、安心、信任地將孩子托付給我們。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家長工作的重要意義,他們是我們共同育兒的伙伴,每一位幼兒的點滴進步與家園緊密配合是分不開的,所以做好家長工作是我們的重中之重。